關於履歷 — 別讓「亮點」綁架你的真實人生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一位高中生因履歷爭議,被四間醫學系取消錄取,引發一波波關於誠信與競爭的討論。

有些人批評他不誠實,有些人覺得他太張揚,才會因為把履歷放上社群而惹禍。

但比起這些,我更想說的,是一種我們長年以來習以為常的教育風氣。

升學制度從來不問你最挫敗的經驗,只問你最精彩的成果。沒有一欄,讓你坦白你曾經後悔。這樣的設計,讓我們愈來愈擅長說出被期待的答案,也愈來愈少機會練習怎麼誠實地面對自己。

所以我不懷疑,那位學生的履歷,可能出自一間流程完備的補習班。那些地方或許沒有鼓勵他造假,但一定教了他怎麼「強化敘述」、怎麼「突顯亮點」。

這些技巧本身沒有錯,只是當「寫得漂亮」變成比「寫得真實」更重要時,界線就已經開始模糊。

簡單說,我們一路走來,都在學著如何成為人上人。

我曾在一場談如何寫履歷的講座中說過:「履歷的確是包裝,但它不該是虛構。」

它應該是凸顯你的特別,讓你做過的事情變得具體,而不是憑空創造不存在的經歷。就像一則廣告,你要讓面試官更了解你,而不是讓他產生不實的期待。那樣的履歷,就算一時成功,也會在現實裡綁住你,讓你舉步維艱。

我也把履歷的撰寫,當作是一種認識自己的練習。如果一份履歷最後看不見你自己,那不只是誠信的問題,更是一種方向的喪失。

你會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往哪裡走,只記得別人喜歡哪種版本的你,而這樣久而久之,不僅會在現實中穿幫,也會讓你對自己的天賦熱情越來越模糊。

要如何做到凸顯亮點卻又不造假呢?我自己覺得可以從三個方向著手。

第一,要學會換位思考。

履歷不是寫給你自己,是寫給未來的老師、面試官、招生委員會。你要知道他們在找什麼,重視什麼,才知道該怎麼表達你的價值。

那要怎麼知道呢?其實去看科系的課程、教授的研究方向、學長姐的經驗、過去的備審範例。

很多時候答案不難找,難的是你是否願意花時間,從對方的角度去想。

這一點,那位學生其實做得不算差。他知道該怎麼講一個吸引人的故事,也知道醫學系重視表達力與參與感,只是他錯在誇飾了自己的經歷,因為太急著被看見,以至於沒讓自己真的活進那些故事裡。

努力對準對方,是聰明;虛構內容迎合對方,是冒險,也是失焦。

第二,要找尋亮點。

不是每個人都有驚人的成就,但每個人都有值得被聽見的經歷。你做過什麼、參與過什麼、為什麼選擇這條路,每一段都可能是亮點。

重點是,把你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至於不那麼出色的部分,不用特別強調。面試官知道這個年紀的人不可能完美。

他們期待看見潛力,而不是一份毫無缺陷的清單。

之前我看到一個案例,一位學生在履歷上寫:「雖然我參加校內專題競賽沒得獎,但學到很多,尤其在簡報上被評審認為是做得最好的...」他交代了所有細節,連評分比重都寫上。

這樣確實很誠實,但通常面試官只會看到「沒得獎」,但如果改成「參加校內專題競賽,在簡報方面獲得評審肯定。」沒有說謊,也沒有自貶,讓亮點更清楚地被看見。

履歷不是辯解的現場,而是你選擇讓別人看見你哪一面的機會。

第三,如果暫時找不到亮點,那就開始去創造。

多參與、多學習,對事情保持好奇,對人保有熱情。履歷,不只是記錄你做過什麼,更是提醒你還可以做什麼。

我分享過一個方法,從三個面向下手:頭銜、作品、受眾。這三個切角,有助於你釐清你真正做過什麼。

  • 頭銜:你是誰。可能是社團幹部、報告負責人。
  • 作品:你做了什麼。一份簡報、一個活動、一個實驗。
  • 受眾:你為誰做。是同學、老師、還是整個社區?

一位同學曾擔任班級活動的主持人,雖然沒有獎狀,但展現出來的臨場反應、時間掌控與協調能力。這三項能力,就足以成為履歷上的亮點。

看到這裡,或許有些人會覺得自己沒有亮點。

但我想說的是,沒看到,不代表不存在。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太習慣去「融入別人的期待」,反而忘了往自己身上看。也可能是,你還沒開始讓自己走進那些,值得被寫下的場域裡。

履歷不是一張用來說服別人的紙,而是一個讓你和自己對話的過程。當你寫下它的同時,其實也在回答一個問題:你正往哪裡去,又希望別人怎麼認識你。

與其急著成為人上人,不如先試著成為一個,連自己都願意相信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致淮的職涯寫作筆記
8會員
41內容數
我是一名有社群行銷經驗的課程規劃師,也是一名職涯諮詢師。 曾在媒體擔任社群行銷,並撰寫與職場相關內容。過去也曾於大人學負責課程製作,參與 LinkedIn 經營與主管管理相關課程的設計。 我將在這裡,分享自己對職場寫作與職涯諮詢的觀察與想法!
2025/06/07
從上班族到自由工作者,如何建立穩定的財務系統?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建立緩衝金、釐清財務結構,到多元配置資產,以及自由工作後如何預估營收、策略性記帳和觀察案源結構,逐步建立一套個人財務系統,讓自己在收入不穩定的情況下,也能維持財務穩定,並擁有更多選擇權。
Thumbnail
2025/06/07
從上班族到自由工作者,如何建立穩定的財務系統?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建立緩衝金、釐清財務結構,到多元配置資產,以及自由工作後如何預估營收、策略性記帳和觀察案源結構,逐步建立一套個人財務系統,讓自己在收入不穩定的情況下,也能維持財務穩定,並擁有更多選擇權。
Thumbnail
2025/06/03
過往成功的經驗,卻成為現在的枷鎖。本文探討倖存者偏差如何影響企業決策,並以職涯諮詢案例分析公司轉型過程中,員工與老闆價值觀的錯位,點出想離開的原因,並非公司變了,而是價值排序改變了。
Thumbnail
2025/06/03
過往成功的經驗,卻成為現在的枷鎖。本文探討倖存者偏差如何影響企業決策,並以職涯諮詢案例分析公司轉型過程中,員工與老闆價值觀的錯位,點出想離開的原因,並非公司變了,而是價值排序改變了。
Thumbnail
2025/05/26
一位自由工作者分享其如何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初期,因缺乏財務規劃導致資金快速耗盡的經驗,以及如何藉由建立個人財務報表改善財務狀況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5/26
一位自由工作者分享其如何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初期,因缺乏財務規劃導致資金快速耗盡的經驗,以及如何藉由建立個人財務報表改善財務狀況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備審資料是申請入學第一印象,自傳是面試焦點。建議聚焦於專業相關興趣、成果及對未來期許。特地分享常見NG自傳,並提供五大撇步,例如展示自己的獨特性和特點。進一步提供英雄崛起、靶心人公式、STAR模板來塑造自傳故事。
Thumbnail
備審資料是申請入學第一印象,自傳是面試焦點。建議聚焦於專業相關興趣、成果及對未來期許。特地分享常見NG自傳,並提供五大撇步,例如展示自己的獨特性和特點。進一步提供英雄崛起、靶心人公式、STAR模板來塑造自傳故事。
Thumbnail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Thumbnail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Thumbnail
相信有很多國中生和我一樣,對於高中的生活有許多的憧憬。不管是參加社團活動成為受人景仰的幹部;或是成為人氣王,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這些畫面肯定在不少人幻想的青春裡出現過。 然而,一旦真正踏入高中生活,就會發現現實與幻想的距離究竟有多遠。各種大小報告、段考接踵而來;更糟糕的是,不再有人無時無刻提醒你
Thumbnail
相信有很多國中生和我一樣,對於高中的生活有許多的憧憬。不管是參加社團活動成為受人景仰的幹部;或是成為人氣王,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這些畫面肯定在不少人幻想的青春裡出現過。 然而,一旦真正踏入高中生活,就會發現現實與幻想的距離究竟有多遠。各種大小報告、段考接踵而來;更糟糕的是,不再有人無時無刻提醒你
Thumbnail
一個國中生對於公立和私立學校升學觀唸的思考,反映了學生對於標籤和成績的困惑和無奈。
Thumbnail
一個國中生對於公立和私立學校升學觀唸的思考,反映了學生對於標籤和成績的困惑和無奈。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Jemmy Ko 大神發問)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Jemmy Ko 大神發問)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