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的成功,如何成為現在的枷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過往成功的經驗,卻成為現在的枷鎖。」

這句話,是在一次職涯諮詢後慢慢浮現的。

那天,碰到兩位個案,他們是同一間公司的同事,A與B。兩個人都想離職,但換作六年前,這是他們想像不到的的,因為這是間他們「曾」夢寐以求的公司。

幾年前,他們進入這家公司時,公司講求實作、重視專業,小規模試錯是文化的一部分,做事有節奏,錯了可以再修,對了才擴大。

這種強調「不需要走很快,但每一步都必須踏穩」的理念,讓他們曾覺得自己來對了地方,也讓公司在這段時間穩步發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但過去一年多,A與B卻感受到公司正在劇烈地改變。

A覺得公司變的故步自封、剛愎自用;而B則是覺得在前主管離開後,老闆開始任用一些與公司文化極為不合的人擔任主管,導致她在做起事來感覺到強烈的違和感。

這些摩擦讓他們感覺身心俱疲,進而想要離開。

但聽完他們兩個人的故事後,我覺得其實老闆的想法都沒有變,只是因為過去的成功,容易讓人造成「倖存者偏差」。


倖存者偏差:過往的成功,是祝福,也是詛咒

A在諮詢時這麼形容他的公司,就像一個老態龍鍾的巨人,還維持著原本的步伐,但身邊的世界早已奔跑起來。他感受到一種落差,也感受到一種疲憊。

他提到,現在許多專案如果要看到實際成效,往往一開始就需要大量資源的投入。但當他向老闆爭取時,得到的回應是,要他先證明這樣的投入值得。

問題在於,公司過去沒有做過這類專案,自然也拿不出明確的佐證。老闆於是主張從小規模開始,但資源不到位,專案往往無法順利推進。等到失敗了,老闆則認定,可能是這件事情本身就不可行。

A覺得自己像是在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輪迴裡打轉。他認為專案之所以做不起來,是因為沒有照市場的方式投入;而老闆卻認為,案子從一開始就不值得做。

在我看來,老闆的想法並不是錯,他用的是自己熟悉的方式應對未知。他相信小規模試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再放大投入。這是一種穩健,也是一種保守。

我想起父親曾說過的一句話,人要賺自己認知之內的錢,不要貪認知之外的,因為那不是你能駕馭的。

這句話背後,是對風險的敬畏,也是一種從經驗裡長出來的秩序感。

A的老闆或許正是這樣。但在A的眼中,市場需要更快的反應、更大的投入,公司卻仍困在謹慎的邏輯裡,錯過了轉彎的時機。

曾經的成功,如今成了一種遲疑。原本的穩健,也變成無法轉身的重量。


倖存者偏差:並沒有改變,只是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

B在意的,是在這波轉型中,過往的功臣一個個離開,其中包括她長期信任的前主管。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擅長描繪藍圖的新主管,但對B來說,他少了把藍圖變成現實的能力。

B這麼說:「老闆開始喜歡那個畫大餅的人,卻忽略了真正能把餅做出來的人。」她甚至把這段關係形容成「皇帝寵信奸臣」。

但在我看來,老闆的欣賞,其實不全是因為他不在乎執行力,而是來自他過去的成功經驗。他相信,只要找到一個能看清方向的人,就能減少試錯的代價。

這種模式曾在創業初期幫助公司活下來,現在卻讓他誤以為策略的清晰可以自然通往成果的落地。

事實上,當年公司的成功,當然是靠一群能執行、願意扛事的員工把東西做出來。但隨著成果累積成「公司故事」,老闆回顧那段歷程時,開始聚焦在「當初是什麼決策,讓我們走對了方向」,而不再是「是誰,讓這些事真的發生」。

久而久之,他強調的變成了判斷與策略,相信是「想法」、「眼光」和「掌握趨勢」推動公司往前。

那些真正落地的雙手,因為太日常、太安靜,也太容易被當成理所當然,慢慢從敘事中被淡化了。

但真實情況是,如果沒有那些能在模糊中前行、把方向轉化為現實的舊部屬,當初那些「對的想法」根本無法站得住。

只是他們的貢獻太安靜,太不戲劇化,所以在老闆心裡,從原本的關鍵條件,變成了一種背景設定。

而新主管所提供的,是語言上的掌握,是一種讓人聽起來像是未來已被規劃好的幻象。只要方向說得夠清楚,事情彷彿就自然會成。

這就是倖存者偏差,我們從成功的路上撿出一些我們相信有用的片段,當成今天決策的依據,卻忘了那些被遮住的、看似不重要的部分,才是當初成功真正站得穩的基礎。


想離開的原因,不是公司變了,而是排序變了

聽完 A 和 B 的分享後,我沒有急著告訴他們「要不要離職」,反而先帶他們回到一個更根本的問題:這份工作,對你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我覺得,他們會卡住,不只是因為環境改變了,更是因為心中的價值排序,已經和公司不一樣了。

讓他們失望的,其實不是轉型本身,而是那些過去努力爭取、用來定義自己的價值,在現在這個新的秩序裡,慢慢變得不再重要。

他們在熟悉的地方找不到位置,自然也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還適合留在這裡。

對我來說,真正的選擇從來不是「走」或「留」,而是「你希望未來,把自己的價值放在哪裡」。

一個人能否適應變局,關鍵不在於他多能幹,而在於他能否在變動中找到新的位置,或勇敢承認,這裡已不是他該站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致淮的職涯寫作筆記
7會員
35內容數
我是一名有社群行銷經驗的課程規劃師,也是一名職涯諮詢師。 曾在媒體擔任社群行銷,並撰寫與職場相關內容。過去也曾於大人學負責課程製作,參與 LinkedIn 經營與主管管理相關課程的設計。 我將在這裡,分享自己對職場寫作與職涯諮詢的觀察與想法!
2025/05/26
一位自由工作者分享其如何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初期,因缺乏財務規劃導致資金快速耗盡的經驗,以及如何藉由建立個人財務報表改善財務狀況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5/26
一位自由工作者分享其如何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初期,因缺乏財務規劃導致資金快速耗盡的經驗,以及如何藉由建立個人財務報表改善財務狀況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5/13
克服演講焦慮,自由工作者如何戰勝冒牌者症候群?透過改變心態,將焦慮轉化為動力。
Thumbnail
2025/05/13
克服演講焦慮,自由工作者如何戰勝冒牌者症候群?透過改變心態,將焦慮轉化為動力。
Thumbnail
2025/05/04
成為自由工作者後,如何穩定接案並維持生活?本文作者以自身經驗,結合企業管理五面向(產品、銷售、人資、研發、財務),分享如何規劃自由工作者職涯,並強調做好準備的重要性,而非一畢業就貿然投入。
Thumbnail
2025/05/04
成為自由工作者後,如何穩定接案並維持生活?本文作者以自身經驗,結合企業管理五面向(產品、銷售、人資、研發、財務),分享如何規劃自由工作者職涯,並強調做好準備的重要性,而非一畢業就貿然投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有可能遇到推力,包含人際相處的挑戰、老闆/主管的領導風格不適應、工時與壓力議題、個人的成長空間受限、薪資遇到天花板等等。 由於我們假定自己已經汲取了現職工作的教訓與限制,並且將其設定為條件,用來篩選下個工作,以避開過往的教訓與限制,也因此我們很容易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Thumbnail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有可能遇到推力,包含人際相處的挑戰、老闆/主管的領導風格不適應、工時與壓力議題、個人的成長空間受限、薪資遇到天花板等等。 由於我們假定自己已經汲取了現職工作的教訓與限制,並且將其設定為條件,用來篩選下個工作,以避開過往的教訓與限制,也因此我們很容易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職場中的競爭與挑戰,以及各種人際關係和策略。它列舉了許多具體例子,讓讀者一同解析其背後的動機和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職場中的競爭與挑戰,以及各種人際關係和策略。它列舉了許多具體例子,讓讀者一同解析其背後的動機和影響。
Thumbnail
討論了個體與企業間的矛盾,企業主注重整體投資報酬率與成長性,而員工則更在乎個人福利感受。探討了在不同立場下的觀點分歧,同時也提到了顧客與店家的衝突,以及個體差異和過度分析的問題。最後分享了韓劇中的哲理,提醒讀者要勇於做選擇,不必追求不存在的答案。整篇文章的思想深刻,能啟發讀者思考不同立場下的對立。
Thumbnail
討論了個體與企業間的矛盾,企業主注重整體投資報酬率與成長性,而員工則更在乎個人福利感受。探討了在不同立場下的觀點分歧,同時也提到了顧客與店家的衝突,以及個體差異和過度分析的問題。最後分享了韓劇中的哲理,提醒讀者要勇於做選擇,不必追求不存在的答案。整篇文章的思想深刻,能啟發讀者思考不同立場下的對立。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兩年前HR突然告知在建構HR系統時職等誤植,要降一個等級,但薪資、職稱都不會受影響。 當下雖覺得不安,但基於在公司己走入了老賊的階段,半年前因政黨輪替走了很多人,所以也不敢多問。
Thumbnail
兩年前HR突然告知在建構HR系統時職等誤植,要降一個等級,但薪資、職稱都不會受影響。 當下雖覺得不安,但基於在公司己走入了老賊的階段,半年前因政黨輪替走了很多人,所以也不敢多問。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