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小芹總是醒得比鬧鐘還早。不是因為她精神好,而是因為胃脹的難受感讓她睡不著。一睜眼就是沉重的胃脹氣,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控制不住的噯氣,像是體內有股氣,找不到出口,只能一聲聲「ㄜㄜ」地往喉嚨跑,更慘的是,如果不讓胃的氣排出來,頭就會開始痛,偏頭痛就像緊箍咒,讓她一天都被綁架了。
當壓力住進胃裡該怎麼辦?
情緒壓力、焦慮、失眠,會影響自律神經,而自律神經又控制著我們的胃腸蠕動、胃酸分泌與腸道氣體排放。一旦神經紊亂,腸胃就開始「出狀況」,可能是起床時上腹悶脹,一直打嗝、噯氣,或是空腹時胃部隱隱作痛、排氣不順、排便習慣變動,但就算到醫院檢查無異常,卻感覺「很不舒服」,這類情形常被歸類為「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腸胃自律神經失調」,不是單純的胃病,是心理與生理交錯的結果。
小芹的狀況,其實是很多現代人的縮影,身為上班族,老闆要求嚴苛、自我期待也高,回訊息從早到晚,文件像排山倒海往她倒,即使下班腦袋仍停不下來。她說:「白天我習慣壓抑情緒,不敢生氣、不敢表達意見,但到了夜深人靜,這些壓力全都跑到肚子裡了。」這不一定是「胃不好」,而是心理緊張、緊繃的身體反應。
她之所以每天清晨噯氣,其實是因為整晚腸胃蠕動變慢、胃氣積存,加上情緒未放鬆,自律神經無法切換回放鬆狀態(副交感神經),於是氣體排不出,胃部悶、脹、痛,自然也難以入眠。她看了醫生、查了許多資料,讀了醫藥保健的書,也藉著寫 覺察日記 觀察自己的變化,有了一些小心得,她決定用 3 個調整步驟,把氣順回來。
❶ 讓早晨變得柔和,為腸胃「熱機」
每天起床後先喝一杯溫熱的舒胃飲品(如陳皮薑茶、洋甘菊茶),再做10分鐘的扭腰、抬膝或原地踏步,就像慢慢打開一部卡住的引擎。她發現「輕運動」不難又不花時間,但小小行動就有很大的效果,只要慢慢扭腰30下+抬膝深呼吸10次,有助排氣與自律神經穩定,一早也能提振精神,不會賴在床上離不了身。
❷ 吃得簡單、吃得溫和
早餐以白煮蛋+小米粥或蒸地瓜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冰品、辣、炸物、咖啡),腸胃就不會一早被「嚇醒」。她喜歡溫豆漿可以補充微量元素,但怕豆製品又引發脹氣,沒有煮安神養胃的小米粥時,就用有纖維質的無糖燕麥植物奶、稀釋的養腎黑芝麻糊代替。
她發現很多朋友都習慣早上喝黑咖啡「開機」,但反而是拉緊神經,容易造成頭痛,或是往上疊加的續杯造成依賴,若再用止痛藥卻又阻斷神經的靈敏度,對身體都是傷害。
❸ 學會情緒放鬆,就是放胃放一馬
她發現自己只要緊張、焦慮、壓力大,胃就會不舒服,她不選擇吃藥,而是開始觀察:「我今天是否又把所有情緒往下吞了?」於是她學習簡單的情緒放鬆法,每晚睡前 5 分鐘腹式呼吸(吸氣 4 秒、慢慢吐氣 6 秒);寫下 3件今天覺得自己值得感謝的事或要感恩的人;每週至少做一次覺得輕鬆的事,例如散步、聽音樂、看書。
不是胃太差而是心太撐
我們的胃不是機器,它也有情緒,也會疲累。很多時候,那些「噯」不出的氣,其實是我們沒有說出來的壓力;那些「脹」得難受的感覺,其實是我們心裡的焦慮,沒人發現。如果你也是每天早上醒來,覺得胃悶、氣堵、心煩,不妨從一杯溫水、一次深呼吸開始,把那口氣慢慢「順」出來,讓胃、也讓自己,重新輕鬆起來。
容易胃脹氣嗎?容易對一些東西過敏?其實腸胃敏感,未必只有吃太多、吃不對而造成唷!或許是太常「以別人為主」,內在情緒、情感太滿;或是常常「反芻」不開心的事,讓負面情緒在身體裡發酵;或是,過多的期待及不敢承認的失落感……。腸胃與「愛自己」的連結很深很遠,也是胃脹氣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滿肚子憤怒委屈卻不說出口,可能是礙於身分、地位、形象,拉不下臉;有的人承擔家計、家業,只想撐起一片天,卻為了照顧內在 #小周天;也有人「全心照顧家人」,總是以別人為主,不知如何兼顧自己和他人的需求,身體和心靈就失衡了,「一份充滿智慧、輕盈的愛」是核心,該怎麼更有智慧的愛?兼容並蓄又圓滿的愛自己也愛他人,需要不斷的學習。
內服加外用,效果比較顯著
人的習慣養成習性,習性又造成習氣,最基本的還是要從生活習慣出發,小芹也試著這麼做,看起來簡單,但要做到且養成生活態度,也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呢!
❶調整飲食習慣
- 睡前至少3小時不吃東西。
- 減少油炸、甜食、碳酸飲料和豆類等易產氣食物。
- 用餐慢慢吃,避免邊吃邊說話。
- 早上空腹可攝取含益生菌的食品(如優格)或酵素補充品,幫助腸道平衡。
❷保持良好作息與姿勢
- 睡覺時可以稍微墊高頭部,避免胃酸逆流。
- 起床後可以先坐一會再起身,幫助腸胃慢慢啟動。
❸按摩腹部及身體動一動
- 起床後做些輕微的扭腰、下蹲或腹部按摩,可幫助腸氣排出。
- 減壓放鬆,壓力過大會影響自律神經與腸道蠕動,試著每天留時間放鬆,例如深呼吸、冥想、散步。
這些問題可以自問自答
總是在為家人、為家庭付出?
以為「這個家是因為自己,所以發光」,但真的非自己不可嗎?看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雖是 #愛自己 的開始,但也要相信別人可以。
智慧從哪裡來、如何淬鍊呢?
智慧從「愛」而來,先讓自己過得好,才有辦法去看照他人。從愛裡,學習如何愛得有智慧。
沒有看到自己的價值?
不僅容易在胃部出現狀況,其實到頭來或許會「氣自己」,氣自己當初的決定、氣自己的身不由己….這些心底深處的委屈,糾結在心裡和身體裡,要讓愛自由及心甘情願,沒有「犧牲」這塊沈重的大石頭在裡面。
讓心鬆一點,可以有滿滿的愛,但不要讓噯氣存成一肚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