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人總是從遺憾中學習,會不會太行為主義?
大學五年,幾乎每一堂課都是以考試作結。考前,我們拼命背定義、記單字、預想申論題,永遠有來不及說出口的感謝、太多提早交卷而沒說到的再見。到了隔年,經過同樣的教室,只有同樣的老師,卻不同的學生。校園很小,小到一間教室就能讓我們相遇,但校園也很大,大到走出教室,彼此便消失在茫茫人海。有些人的出現,只是為了與你展開同一段旅程,然後帶著留給彼此的勇氣,繼續踏上不同的冒險。
在外文系,我很幸運能與不同導師相遇。有的給我工作機會,有的送了我至今依然反覆細讀的書,更有的留下了永遠珍藏在心的溫暖。更幸運的是,我也得以受到心理系的照顧,在兩個系所彷彿都有照顧我的爸爸媽媽。即使是在感到格格不入的教育學程,我也遇到很棒的朋友,有些甚至不是來自常常一起相處的英文科,卻還是在擦肩而過之後,靈魂彷彿有什麼被吸引、被捕捉似的,留下一些微光與火花。依然不明白自己為何這麼幸運,有你們在我一路跌跌撞撞、敷衍了事、惹出各種麻煩之餘,透過一次次的吃飯聊天(老先覺火鍋、新店的熱炒、咖啡廳...),化解了我的冷漠和執拗。(在此向所有我不小心雷過的組員道歉,也對於我過去曾經抱怨組員很雷而道歉......)

期末報告當天,組員特地送的歐趴糖...是我第一次吃到Coco brownies!
一位老師曾經告訴我,念教育學程不只是為了當學校老師。現在,我好像找到答案了。最美好的回憶,往往都是旅途中那些不曾規劃的相遇和火花。所有的風景,都會有意義。
生活本來就不會一切順利,但求「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Burn out rather than rust out. 既然無法熊熊燃燒,那麼,就做暖暖的光。
以下是本學期想感謝的幾個人,用他們跟我說過的話來表示,按照時間排列(各位應該不會想要我用APA格式吧):
- 「妳已經閃閃發亮!不僅是照在他人身上,更要照在自己心上。❤️」
- 「這部分我出,就當作投資你。」(「可能會賠喔,還是你就是放空?」)「喂,有自信一點!」
- 「也許你會這樣做,不只是因為你學的是心理學,而是因為你是一個好人,有開放而清晰的思維。」

老師說他讀了我的文章,非常喜歡,決定把最後一本(已不再版)送給我🥹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
- 臺大校級交換學生經驗分享(3)赴歐交換帶給我的6大收穫
- 《老師沒講的24件事》:從西班牙教授的人生智慧,看那些課本沒教的人生功課
- 生活省思|春心常在:教學,讓我找回人性的溫度
- 【生活省思】熱情,點亮生命
- 【生活省思】歸屬,會在適當的時機到來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對文中的的風景感到共鳴,
或是對小芝女其他歐洲旅行、英文學習、好書閱讀、美食日常等內容有興趣,
歡迎隨喜打賞,或者訂閱、請我喝杯咖啡☕️
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