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我們都搞錯了「學得很快」的意思:學習的不是越快越好

更新 發佈閱讀 14 分鐘


raw-image


身邊是不是總有那種人學習新事物好像不費吹灰之力,一本厚厚的書幾天就看完還能說出個所以然,學一項新技能也總能快速上手,讓我們這些還在原地掙扎的人忍不住懷疑自己是不是天生就學得慢。


這種對於「速度」的焦慮,幾乎是每個努力上進的人都曾有過的共同心魔,我們總下意識地把「學得快」跟「聰明」劃上等號,然後在無盡的追趕與比較中感到氣餒。


但我們可能都搞錯了,因為那些在知識領域裡真正走得深、走得遠的人,他們內心追求的從來就不是速度。恰恰相反,他們享受甚至刻意地「慢」下來,沉浸在一個概念反覆咀嚼的過程裡,因為他們明白表層的績效與深刻的理解,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路。


這會是一趟重新審視「學習」這件事的旅程,內容融合了一套極具系統性的「認知升級藍圖」以及我們在思辨中碰撞出的火花。它不會提供速成的捷徑,但或許能給予一個更誠實、更可持續的思維框架,幫助我們擺脫速度的焦慮,最終走向一條成為自己學習主宰的道路。


心態的重置-拆解「速度」的迷思,重建我們的學習導航


在我們展開任何學習行動之前,最關鍵的第一步,是徹底拆解那個深植於心的「速度迷思」。我們的社會文化,無處不在地獎勵著速度,考試要在時限內完成,工作要看效率,就連看影片我們都習慣性地開了倍速。這種習慣讓我們誤以為學習也是一場跟時間的競賽,但這種觀念恰恰是通往深度學習最大的絆腳石。


這裡必須釐清一對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績效」與「學習」。好比說一個學生為了明天的期末考,徹夜未眠地把所有重點死記硬背下來,第二天或許真的拿了高分,這就是一種短期可見的「績效」,它看起來非常快、非常有效。但一週之後,問他同樣的問題,他可能腦中一片空白,因為知識從未真正進入他的長期記憶裡,這就不是「學習」。真正的學習,是一種內在的、持久性的認知改變,它必然需要時間發酵,從外部看來,甚至可能是緩慢且笨拙的。


所以,我們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腦中的計分板換掉。學習的目標不再是追求「更快」,而是三個更具體、也更有意義的指標:


  • 高保留率: 資訊是否能被牢牢記住,而不是讀過就忘。
  • 高精通度: 不只是記憶,而是能深刻理解、舉一反三,甚至用來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
  • 高時間效率: 在達成前兩者的前提下,找到最省時省力的方法,讓每一分鐘的投入都產生最大的價值。

當目標從虛無飄渺的「快」,變成這三項可以衡量的指標後,我們的所有努力才有了清晰的方向。但光有目標還不夠,我們還需要驅動這一切的燃料。


羊羹我自己的體會是,所有學習技巧都只是工具,真正能驅動一個人廢寢忘食去鑽研的,終究是那份發自內心的「好奇心」。當一個主題真正引起我們的興趣,我們便會自然而然地慢下來,享受那種沉浸其中、渾然忘我的狀態,心理學家將這種體驗稱為「心流(Flow)」。在心流之中,我們不再計較時間,學習本身就成了最大的獎賞,效率反而是隨之而來的副產品。


那要如何開始這場心態的重置呢?我們可以從學會「觀看」自己開始。認知科學中有個概念叫「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白話來說就是「對自我思考的思考」。多數人從未有意識地檢視過自己的學習習慣,只是憑著過去的慣性在摸索。


我們可以試著拿一張白紙,描繪自己的「學習流程圖」,當一個新知識進到腦中時,我是怎麼處理它的?並透過一個簡單的四步反思法,來為自己的學習系統做一次全面的健康檢查:

  1. What(做了什麼): 客觀描述你採取的學習行動。像是「我花了三個小時閱讀這本書的第三章,並劃了線」。
     
  2. How(怎麼做的): 詳細說明你使用的方法。像是「我是一邊讀一邊劃線,覺得重要的地方就用螢光筆標示出來」。
     
  3. Why(為何這麼做): 挖掘你採取這個方法背後的理由。或許你會發現「因為從小到大老師都這麼教」、「因為感覺這樣比較有在念書的樣子」,甚至「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習慣了」。
     
  4. Now What(接下來呢): 根據前面的反思,提出一個可以優化的小實驗。像是「下一次,我是不是可以試著不用螢光筆,而是每讀完一個段落,就用自己的話在旁邊寫下總結?」


這個反思的過程,就是後設認知的具體實踐。它強迫我們從自動駕駛的狀態中驚醒,開始有意識地去設計、去優化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是踏上高效學習之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


認知的鍛鍊-與「恐懼地帶」共舞


當我們校準了心態,也學會了如何自我診斷後,就將進入整個認知升級藍圖中最核心,也最具挑戰性的階段。這個階段的目標是透過刻意的鍛鍊,將那些我們知道應該做的高效思維習慣,真正打造成彷彿呼吸一般自然的「肌肉記憶」。而這個過程,必然是不舒適的。


我們可以將自己的學習狀態,劃分為三個環環相扣的區域。最內層,是我們無比熟悉的「舒適圈」,這裡存放著所有我們慣用的、感覺毫不費力的學習方法,像是單純的重複閱讀、或是前面提到的劃線筆記法。


最外層,是我們嚮往的「學習區」,那裡有著我們想培養的各種新能力,好比說批判性思考、或是建立知識體系的能力。而介於兩者之間的,就是一片遼闊而充滿迷霧的「恐懼地帶」。


當我們嘗試從舒適圈往外跨出一步,踏入這片地帶時,不確定性便會迎面而來。我們會害怕新的方法沒有效果、害怕犯錯會浪費時間、害怕自己做不來而顯得愚笨。這種源於未知與風險的感受,就是恐懼的來源,也是多數人選擇退回舒適圈的主因。成長,也就因此停滯。


---羊羹學堂訂閱牆預備處---


羊羹學堂功德箱
本篇內容共 543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羊羹學堂:學習與生產力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迷途的羊羹
68會員
416內容數
在資訊紛繁的時代,知識的累積往往是決定人生方向的關鍵。 作為一個熱愛學習並致力於提升自我的人, 我希望能夠透過分享自己在學習、投資與健康這三大人生基礎領域的一些見解。 給讀者帶來些許啟發,並幫助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進展。
迷途的羊羹的其他內容
2025/06/18
曾把聽書當成日常的背景音,卻總覺得知識左耳進右耳出,沒有真正留下什麼?羊羹我過去也為此困擾許久,後來才發現,關鍵從來不在聽了多少,而在於我們「如何聽」。這場思辨之旅,將分享一套完整的聆聽心法,從深度學習的具體步驟到注意力管理,讓我們一起將聆聽這件小事,升級為一套強大的個人心智調節系統。
Thumbnail
2025/06/18
曾把聽書當成日常的背景音,卻總覺得知識左耳進右耳出,沒有真正留下什麼?羊羹我過去也為此困擾許久,後來才發現,關鍵從來不在聽了多少,而在於我們「如何聽」。這場思辨之旅,將分享一套完整的聆聽心法,從深度學習的具體步驟到注意力管理,讓我們一起將聆聽這件小事,升級為一套強大的個人心智調節系統。
Thumbnail
2025/06/13
我們或許都曾學錯了方向,把心力耗在無效的努力上,感覺讀了很多,卻什麼也沒留下。這份思考整理,是羊羹從一次次痛苦經驗中提煉出的學習底層邏輯。期待能與走在同樣道路上的夥伴們,一同探索如何從被動的資訊過客,成為主動的知識建構者,蓋出那座屬於自己的知識大廈。
Thumbnail
2025/06/13
我們或許都曾學錯了方向,把心力耗在無效的努力上,感覺讀了很多,卻什麼也沒留下。這份思考整理,是羊羹從一次次痛苦經驗中提煉出的學習底層邏輯。期待能與走在同樣道路上的夥伴們,一同探索如何從被動的資訊過客,成為主動的知識建構者,蓋出那座屬於自己的知識大廈。
Thumbnail
2025/06/10
學得越多卻忘得越快的窘境,羊羹我曾深陷其中。後來才發現問題不在記憶力或意志力,而在於學習的「方法論」本身。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資訊,而是一套更高明的「個人學習作業系統」。這裡整理出的是一套從根本上重塑學習方式的思考藍圖,讓我們能一同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轉變為主動的價值創造者,擺脫那種無止盡的焦慮。
Thumbnail
2025/06/10
學得越多卻忘得越快的窘境,羊羹我曾深陷其中。後來才發現問題不在記憶力或意志力,而在於學習的「方法論」本身。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資訊,而是一套更高明的「個人學習作業系統」。這裡整理出的是一套從根本上重塑學習方式的思考藍圖,讓我們能一同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轉變為主動的價值創造者,擺脫那種無止盡的焦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繪製個人學習藍圖,戰勝拖延與分心,並運用直接學習法,讓你的學習更加目標導向。重複練習與自由回想則能幫助你鞏固知識,根據反饋調整學習方向,確保你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進步。立即開始,讓學習變得更高效!
Thumbnail
繪製個人學習藍圖,戰勝拖延與分心,並運用直接學習法,讓你的學習更加目標導向。重複練習與自由回想則能幫助你鞏固知識,根據反饋調整學習方向,確保你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進步。立即開始,讓學習變得更高效!
Thumbnail
學習效率提升指南 一、什麼是學習 學習是一個獲取新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它涉及接收信息、理解概念、記憶重點,並將所學應用於實際情況。學習是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過程,不僅發生在正式教育環境中,也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 二、為何我們要學習 1. 個人成長:學習幫助我們擴展
Thumbnail
學習效率提升指南 一、什麼是學習 學習是一個獲取新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它涉及接收信息、理解概念、記憶重點,並將所學應用於實際情況。學習是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過程,不僅發生在正式教育環境中,也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 二、為何我們要學習 1. 個人成長:學習幫助我們擴展
Thumbnail
我們都想要學習,但是往往真的學會的人少之又少。 讀完《超速學習》後,我想要跟你分享如何在這個變化快速的世界裡,有效率地學習技能。無論你在求學、想要加薪升職、轉職、或是存粹想要學一直想要學的吉他,我們一起來看《超速學習》教我們如何學習吧。
Thumbnail
我們都想要學習,但是往往真的學會的人少之又少。 讀完《超速學習》後,我想要跟你分享如何在這個變化快速的世界裡,有效率地學習技能。無論你在求學、想要加薪升職、轉職、或是存粹想要學一直想要學的吉他,我們一起來看《超速學習》教我們如何學習吧。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滿腔熱血買了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卻在開始後不久就感到力不從心?或是實際動手做之後,才發現根本對這個主題沒興趣?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速成」、「保證學會」的資訊轟炸,卻忽略了學習的本質與方法。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目前我的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滿腔熱血買了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卻在開始後不久就感到力不從心?或是實際動手做之後,才發現根本對這個主題沒興趣?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速成」、「保證學會」的資訊轟炸,卻忽略了學習的本質與方法。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目前我的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只是如何學,成效如何,就可以打個大大的問號了。有時候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自己學會了一些技能而不自知,或是很努力想朝自己想學習的目標前進,卻又覺得最後變成了原地踏步。 那超速學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作者有辦法辦到在一年內就學會麻省理工學院四年的課程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只是如何學,成效如何,就可以打個大大的問號了。有時候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自己學會了一些技能而不自知,或是很努力想朝自己想學習的目標前進,卻又覺得最後變成了原地踏步。 那超速學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作者有辦法辦到在一年內就學會麻省理工學院四年的課程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智勝你的大腦,意味著去做一些感覺更難,但從長遠來看會帶來最大好處的心理鍛鍊。
Thumbnail
智勝你的大腦,意味著去做一些感覺更難,但從長遠來看會帶來最大好處的心理鍛鍊。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