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兒知道了這件事情後,對我頗不認同。
她覺得我對那些認真努力的學生太不公平了,為什麼那些摸魚鬼混的學生也能跟他們得到相同的等地。她不知道,我做這個決定也是掙扎萬分,掙扎到我認為既然沒辦法真正有效幫助孩子,我到底在教育場域做什麼?不如歸去啊!
我告訴女兒:每個人的精力都有限,媽媽下班後已經花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跟對方溝通理念,但對方沒辦法接受,要是我繼續跟他堅持下去,陪伴你的時間就變少了,陪伴我們家庭的時間也會變少,對於其他乖的孩子,媽媽也會沒有力氣去欣賞他的好。既然這成績並不影響什麼,只有他會因此有所損失,那麼,我全班都打優,吃虧的也只有他而已。
女兒還是有點不了解,但是對於別人來瓜分她媽媽精力這件事情,她深深有感。如果媽媽不去理會這些煩心的事情,就能有多點精力陪她睡覺跟聊天,這對她來說是好事,於是她有點鬆動。
她又說:那些很認真的學生呢?他們怎麼辦?
我斟酌了一下,說:
認真的孩子,老師沒有虧待他,我給他他應該的分數,不是要跟人家比較,才能夠顯出自己厲害。真正厲害的人,從來不需要靠別人肯定。
每一堂課媽媽都認真準備,他能夠從我這邊吸收多少,那就是他獲得的東西,成績只是額外的結果。
最後,我告訴她,如果今天這個成績,會影響每一個人站上台去領獎,那麼,媽媽這麼做就是錯的,因為我必須要公平;但今天這個成績,根本不代表什麼,媽媽如果一直糾結,讓別人纏著我不放,影響了我的時間精力,讓我整天心情煩躁,反而對我其他的學生、對我的兩個女兒、(我老公此時還補一句還有老公)是非常不好的事情。
看她似懂非懂的樣子,我又補了一句:所以你有些事情也不用太糾結,該放下就要放下。像是對她說,也是在對自己說。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道門,我透過這個事件學到了些,也指導了我孩子,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