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31
下午跑步時,一位爸爸跑來問我是不是阿秉弟的媽媽,然後就提到了他兒子跟阿秉是在社團中伙伴,因為上次有肢體糾紛,小二生跑出去,阿秉抱著他要制止?之後把他放開時,讓他跌倒,頭不慎撞到。這件事情後來由學務主任出面處理了,但這位爸爸提到這周四阿秉在社團時間拿了弟弟的20元,還說你上次害我被我媽罵,所以我要跟你拿20元,之後還是還了對方,但是卻是又丟的方式,掉到垃圾桶,可憐的小二弟還自己去撿。
找來了事主本人,沿路一直說,我有道歉了啊~我們已經解決了啊~而且我沒有跟他說那些話啊~
又是場羅生門一貫原則,我相信你,但你是否說謊,要為自己負責。(班上學生都會說小天使都會記錄下來)
小二弟長得很高大,比阿秉弟還高,或許就是這樣,讓這群四五年級的小孩以為年紀相當,一堆仿社會化的行為脫序而出。但畢竟還是弱勢的低年級孩子,面對這群四五年級生必然會心生害怕,在過程中提醒他要更有同理心。每次處理糾紛時,孩子的心結往往在於道歉沒做到位,你道歉了,但那不夠啊~你仍需要幫忙對方把東西撿起來才是真正的負責任行為。道歉要安撫對方的心,小二弟後來在阿秉弟的再次道歉說明後也放下心結了。
事件的處理真的是其次,或許是自我內心的情緒起伏方是我想記錄的重點。客觀處理學生糾紛是每天的日常,但面對衝動控制力差的阿秉弟蠻難客觀的,這或許也是我們要在地球學習的課題。
【情緒的歷練】。來地球體驗情緒,從中學習感受、思考和調整。那是重要的學分。
聽聞事件當下,的確血壓飆升,但轉念告訴自己,在小學中的糾紛就是幫助孩子釐清價值觀,他們必須在不斷的犯錯中逐步學習正確的應對方式。對方願意告知,孩子才有改進調整的空間。能幫助阿秉弟就是我們得努力再心平氣和一點,面對事件不讓心浮動,好難的課題,但自己的內心今天乘坐了情緒的雲霄飛車,感恩最終仍安穩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