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能力不差,為什麼老闆總看不見你?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鼓起勇氣在會議中表達自己的意見,卻換來冷場與沉默?甚至事後開始懷疑:是不是我又說錯話了?

你以為你在「做自己」,但其實你只是把未被滿足的渴望,投射在錯的對象身上。

為什麼你一被拒絕,就覺得世界崩塌?

Amy是部門中一位表現認真的同仁,但她經常因為一句建議而玻璃心碎滿地。一次專案簡報後,主管Jack提醒她資料可以更精簡,她沉默了兩天,之後傳來一封長長的訊息:「我是不是做不好?是不是大家其實都不喜歡我?」

Jack並不陌生這種情況,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她的防衛與受傷,似乎超出了當下事件的本身。Jack逐漸發現,她不只是在回應主管的話,而是在回應過去從未被理解與照顧的自己。

心理剖析與本質解讀

我們以為在做自己,其實是在滿足嬰兒時期未被滿足的渴望。

這種「誤以為的做自己」,其實是情緒的衝動與渴望的投射,是內在傷痕在說話。當我們未曾被無條件地愛過,就可能在職場或關係中,拼命想證明「我值得被愛」,一旦沒有被接住,便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

這時,若內在已存在「我不夠好」、「我會被遺棄」等負面標籤,便容易進入自我應驗的輪迴,強化自己其實最害怕的劇情。

主管如何引導員工?

  1. 協助團隊成員「分清楚情緒與事實」:幫助他們看到,是這次簡報內容需要調整,不代表個人價值被否定。
  2. 鼓勵以「自我觀察」取代「自我否定」:用開放的問題幫助員工覺察內心,例如:「你覺得自己為什麼那麼在意這句話?」而不是直接安撫或批評。
  3. 建立選擇的空間:從「我只能這樣反應」轉為「我還有其他選擇」——這正是從本能反射到成熟自我的過渡。

職場高情商的「做自己」

職場不是療癒創傷的地方,但它卻是我們不斷重演與翻轉的舞台。

當你覺察那些反覆上演的劇情,也就開始有了重新寫劇本的可能。

你值得被理解,但更值得擁有自己定義的樣子。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2.5K會員
666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6/22
在職場中,「做自己」常被誤解為任性,但對那些從小壓抑感受、受過羞辱創傷的人而言,「做自己」其實是一場重建自我價值的勇氣歷程。透過真實案例與心理分析,提醒主管們如何成為支持員工找回真實自我的關鍵角色,創造更安全、真誠的職場文化。
Thumbnail
2025/06/22
在職場中,「做自己」常被誤解為任性,但對那些從小壓抑感受、受過羞辱創傷的人而言,「做自己」其實是一場重建自我價值的勇氣歷程。透過真實案例與心理分析,提醒主管們如何成為支持員工找回真實自我的關鍵角色,創造更安全、真誠的職場文化。
Thumbnail
2025/06/21
在職場中,總有人透過貶低他人來凸顯自己,其實這背後常藏著未癒的羞辱創傷。當表達曾經帶來傷害,他們便學會用攻擊來保護自我。這不是「故意傷人」,而是「害怕受傷」。唯有理解這層心理機制,我們才能跳脫對錯的框架,用共感重建真正的職場信任與連結。
Thumbnail
2025/06/21
在職場中,總有人透過貶低他人來凸顯自己,其實這背後常藏著未癒的羞辱創傷。當表達曾經帶來傷害,他們便學會用攻擊來保護自我。這不是「故意傷人」,而是「害怕受傷」。唯有理解這層心理機制,我們才能跳脫對錯的框架,用共感重建真正的職場信任與連結。
Thumbnail
2025/06/20
許多職場人害怕被拒絕,不敢提出需求,擔心被視為「麻煩」或「無能」。這種恐懼常來自過往創傷,形成「凡事自己扛」或「你一定要答應我」的極端模式。其實,拒絕不等於否定價值,而是對方的選擇。學會健康表達需求,才能在人際關係中獲得真正的信任與自由。
Thumbnail
2025/06/20
許多職場人害怕被拒絕,不敢提出需求,擔心被視為「麻煩」或「無能」。這種恐懼常來自過往創傷,形成「凡事自己扛」或「你一定要答應我」的極端模式。其實,拒絕不等於否定價值,而是對方的選擇。學會健康表達需求,才能在人際關係中獲得真正的信任與自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先問問自己為什麼工作要這麼拼命? 是自我要求? 還是想升官呢? 想被重視光努力還不夠的,要懂得看人!!!! (1)你的優勢不是你的相對優勢 學經歷十分優秀,工作又十分認真,但這又如何呢? 如果這份工作有光環,或者PAY很高,競爭者非常多。此時背景、人脈、靠山、人格特質、向上管理就會
Thumbnail
先問問自己為什麼工作要這麼拼命? 是自我要求? 還是想升官呢? 想被重視光努力還不夠的,要懂得看人!!!! (1)你的優勢不是你的相對優勢 學經歷十分優秀,工作又十分認真,但這又如何呢? 如果這份工作有光環,或者PAY很高,競爭者非常多。此時背景、人脈、靠山、人格特質、向上管理就會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經過這一次的面試,讓我知道公司分工太細,可能會讓專業能力停止進步......
Thumbnail
經過這一次的面試,讓我知道公司分工太細,可能會讓專業能力停止進步......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懂得反省是好事。如果缺乏自我反省的標準,面對所有的批評或者錯誤,全都歸咎自己,這樣將會在職場上迷失自我,面對工作惶惶不安,隨波逐流不知所往。
Thumbnail
懂得反省是好事。如果缺乏自我反省的標準,面對所有的批評或者錯誤,全都歸咎自己,這樣將會在職場上迷失自我,面對工作惶惶不安,隨波逐流不知所往。
Thumbnail
這本書的標題真的下得超讚,簡直是直擊靈魂深處阿。我想應該很多人在職場的磨難中都有自己問過這個問題。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努力也很有才華,但老闆就是只能看到哪幾個人?到底為什麼?我想大家要的不是老闆一視同仁,大家要的應該是:「我如何成為老闆最喜歡的那個人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這本書能給我們甚麼解。
Thumbnail
這本書的標題真的下得超讚,簡直是直擊靈魂深處阿。我想應該很多人在職場的磨難中都有自己問過這個問題。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努力也很有才華,但老闆就是只能看到哪幾個人?到底為什麼?我想大家要的不是老闆一視同仁,大家要的應該是:「我如何成為老闆最喜歡的那個人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這本書能給我們甚麼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