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會無止境拖延、不作為的人,其實早就在演化的舞台上被淘汰了。
你現在還在這裡,說明你是那些擁有行動力、能果斷出擊的勝者後代。
所以,不要小看自己。❧
想像一下:
你正和曖昧對象講電話,對方語氣突然變得結結巴巴,說自己喜歡上一個人,還問你想不想知道是誰。這時候,你的手機只剩下1%電!
你會躺平說:「沒電了,你明天再說......」
還是瞬間從棉被裡跳起來,挖出充電線,哪怕是百米衝刺,也要撐到對方把話說完?
如果你會跳起來,那就證明你其實充滿幹勁,擁有不拖延的潛能!

❧
拖延,其實也是一種高效行動。
只是,它不朝目標前進,而是迴避不舒服的感受,高效地轉移注意力。
正如行為心理學家 B. F. Skinner 所說:
「一個人只要曾因為某種行為得到獎勵,就會持續這麼做。」──《超越自由與尊嚴》
每一次的拖延,其實都是你在練習「怎麼逃跑」。
你變得擅長假裝很忙,直到最後一刻,才讓勉強應付。
所以,其實你也是大能力者,只是你這些年的技能樹都點在「拖延」。
與其厭惡自己,想要來個脫胎換骨,不如先搞清楚:
是怎麼樣的經歷,把我們訓練成逃跑大師?
⚜︎
市面上講拖延的書,大多在教你如何分類拖延症類型、如何用工作法破除。
但根據《韋伯字典》的定義:拖延是「有意識地延遲應該要做的事」。
有意識,代表它是有目的的。
有目的,就代表這不是「壞習慣」,而是「選擇」。
你會選擇不開始,是因為你太清楚——一旦開始,你可能會面對不如預期的自己。
對於人類來說「活下去」永遠比「做出成果」更重要。
身為社交動物的我們,過去體驗到的失望跟批評,跟死了沒有兩樣。所以,每一個流產的計劃,其實大腦在保護你。不想讓你受傷,不想讓你失望。
❧
我們明明知道該做什麼,也有能力做,卻不想動手;一卡關就想放棄,一拖延就越來越沒有信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根本沒天份、不值得。
心裡對「失敗」有太多誤解。以為,只要能解決問題,就會變成那個理想中完美、有才華、被讚美的人。
可是只要現在還做不到,就會覺得自己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你可能這樣想過:
「我想完成作品,因為那樣我就會變成一個被看見的人。」
「我需要變得更好,這樣才值得被喜歡。」
於是,你開始急著證明自己,跳過準備、忽略學習過程,一心只想趕快有成果。
雖然這種本能極為常見,但如果意識不到這一點,反而會陷入一個惡性迴圈:
- 想被看見:未滿足的慾望,投射到某種理想狀態。
- 急於求成:無法忍受當下的自己,所以想要快點到達「彼岸」。
- 越急,就越不想踏實完成
- 做不好:忽略具體步驟,導致的必然結果。
- 自我否定:把缺少準備歸咎為人格缺陷,未滿足的慾望依然存在。
- 又想用別的方式被看見(回到原點)
由此可知,想要沒被滿足的渴望,並不能真的幫助自己實現目標。
❧
還有一種拖延,是在告訴自己「我不是那種人,所以這件事與我無關。」
比如:
- 覺得報告只有好學生才需要寫好,「不是好學生的我,隨便做也沒差。」
- 覺得職場表現是優良員工幹的事,「不是優良員工的我,有交出來就不錯了。」
這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認知,也是種變形的自我保護機制。
因為一旦你全力以赴,卻還是被否定,那就不只是「表現不好」,而是「你整個人都不好」了。
即使有不如意的結果,也能夠事後宣稱:「我根本沒認真啦!」、「我本來就不想啊!」
這樣一來,就算失敗也能保住自尊——但也因此,你無法真正靠近成功。
❧
過度的自尊為了掩蓋自卑,最後往往會演變成「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貶低、逃避和攻擊那些內心渴望的領域,其實是在合理化自己的退縮與不作為。
想創作,卻又害怕批評,就說「創作圈都很亂」;想賺錢,卻又害怕失敗,就說「成功純靠天賦和運氣」;想看動漫,卻又害怕幼稚,就說「小孩子才看動漫」。
但你並不是討厭那些人。你只是還沒學會怎麼正面面對自己的渴望。
這一切都很正常,但也提醒著你:是時候走出低自尊的保護殼,用行動去告訴自己:
我可以不完美,但我也可以隨時開始。
⚜︎
生物演化至今,能夠留存下來的人都會生老病死,但是絕對有行動力的人。
說白了,只要戳破你賴以為生的錯誤腳本,大多數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首先,要拋棄掉達成目標就能一帆風順的幻想,斷開沒辦法完成任務就等於失敗的自己。把任務回歸成一種責任,而非獲得某種特質的工具。
再者,釐清意識跟潛意識是否有衝突。如果你明明渴望一件事情,卻又想得到千百種理由否定,那麼,很可能是這些年來吸收太多道聽塗說。最常見的詞,不外乎是:社會上、大家都覺得、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有人說......這種都是你為了支持認知偏誤而引用的匿名權威。不能幫助你的「大家」,盡管拋棄就是了。
最後,承認問題存在,然後開始認識問題。每個人要處理的課題都不同,學生需要處理作業跟報告,職場人需要處理報告跟客戶。不論是哪種問題,現在都有大量資源可以參考。與其羨慕或是批評別人辦得到,不如先學起來。
其實你比想像中的自己還要強大。
你的生命不停流轉,所以不要回首,相信自己。

請告訴自己:「我相信你。」
⚜︎
這次的附圖都是親自畫的,希望讀者們喜歡有插圖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