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習慣了把痛收起來的姿勢。
「有什麼好難過的?」、「忍一下就過了吧?」、「我應該要堅強一點。」
但你知道嗎?
很多時候,你以為該被解決的痛,其實不是壞掉,而是還在找出口、找語言,想被好好理解而已。
為什麼我們總想快點「修好」情緒?
因為在這個效率掛帥的社會裡,連情緒也被當成可以優化、整理、清除的「障礙物」。
悲傷?太負能量。
憤怒?不夠成熟。
脆弱?會不會太玻璃心?
我們太快學會了壓抑,卻沒人教我們如何陪伴痛。
但痛,不是問題,它是訊號。
你不需要立刻療癒它,而是先學會聽見它。
你可能正經歷的「無聲之痛」有哪些?
- 下班後突然空虛,但不知道為什麼
- 一句話讓你鼻酸,卻不好意思表現出來
- 總是習慣笑著說「沒事」,但晚上偷偷掉淚
- 明明外表看起來沒事,心裡卻覺得自己快撐不住了
你不是太敏感,也不是反應過度。
你只是累積太久的「沒說出口」,終於找不到位置安放了。
讓情緒成為橋,而不是牆
疼痛,不是阻礙我們成長的牆,而是邀請我們走進自己內心的橋。
當你開始理解它、聆聽它,你會發現:
這些痛,其實只是你渴望被理解的那一部分自己。
你不需要趕快好起來、也不需要每次都笑著面對。
你只需要願意給自己一點空間,讓痛也能成為一種被看見的語言。
下一次,你再感覺心悶、眼酸、心口糾結時,請別急著說「沒事」,
先問自己一句:「你是不是有什麼,還沒被好好說完?」
這一次,請讓你自己說完。

就讓我們一起慢慢找到適合我們的語言吧!
歡迎加入我的Discord,有專屬的樹洞空間可以私訊找我聊聊,記得先領取身份組 ~
如果你也常常對自己太苛刻、太用力,
願這本《善待自己:允許的力量》, 能成為你心裡那雙願意接住情緒的手。
它不是教你變強,而是陪你慢慢學會,能允許自己,就已經很好了。
讓我們一起練習溫柔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