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驗]《努力焦慮症候群》:總怕不夠好,總想做更多,我是不是病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時刻:

才剛完成一項任務,還來不及放鬆,腦海又跳出下一個清單; 身體已經累得像洩氣的皮球,卻還是對自己說:「不行,再撐一下。」 朋友說你很拼、很強,但只有你知道,你不是在追夢,而是在逃命。

你不是不夠努力,你只是患上了一種很流行但常被忽略的現代病——努力焦慮症候群。


💡什麼是「努力焦慮症候群」?

這不是正式的醫學名詞,而是一種心靈現象:

當「努力」變成一種無法停止的強迫行為,
當「做得不夠多」讓人產生罪惡與焦慮,
當「休息」被等同於「失敗」—— 我們就落入了這個悄悄吞噬身心的深坑。


💭【努力焦慮症候群】小測驗:

⏳你努力的是夢想,還是焦慮?

請根據你最近一個月的狀態,誠實回答以下 10 題,
看看你是否也陷入了「努力焦慮症候群」。


請用 0~3 分為每一題打分:

(0分=完全沒有/1分=偶爾如此/2分=經常如此/3分=幾乎每天)

1️⃣ 就算很累,我還是會覺得不能停下來,因為「總覺得還有事情沒做完」。
2️⃣ 放假沒安排任何進修或目標時,我會感到焦慮或空虛。
3️⃣ 我常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即使別人已經很肯定我了。
4️⃣ 我會對自己的懶惰或休息感到自責。
5️⃣ 我害怕被別人看見我「沒事做」的樣子,會覺得丟臉。
6️⃣ 當朋友在進步或分享成就時,我會焦慮,覺得自己被落下了。
7️⃣ 我會下意識地比較自己與別人的進度或表現。
8️⃣ 我很難讓自己好好休息,不做事會讓我感到沒有價值。
9️⃣ 我常給自己設很多「應該」:應該早起、應該學更多、應該不浪費時間。
🔟 我知道我過得太累,但我總對自己說:「現在不能倒」。


✨總分對照解析:

💚【0~9分】休息系星人|你很懂得照顧自己

raw-image



你目前對努力和休息的拿捏還算不錯,知道何時要衝、何時要慢,身心能量很平衡。繼續保持這份自在與自我覺察,別忘了分享給身邊那些還在硬撐的朋友喔。


💛【10~18分】焦慮苗頭區|你值得多點喘息

raw-image



你可能正在一條看似順利但其實有點過度燃燒的路上。請練習允許自己慢下來,放鬆並不是失敗,而是對自己的溫柔允許。也許放一杯熱茶、看一段無用的影片,就是你現在最需要的事。


🧡【19~24分】努力過載中|你正在硬撐的邊緣

raw-image



你很用力地生活,也很努力地扮演著「堅強的人」,但別忘了,你也需要被照顧。建議每天保留「無條件耍廢」的時段,或試試寫日記、自我對話,釋放內在那個總是說「不夠好」的聲音。


❤️【25~30分】焦慮高危群|你不是失敗,你只是太累了

raw-image



你可能長期處在「過度努力」的狀態,內在高度緊繃,卻總是習慣用「再撐一下」來解決一切。請你試著對自己說:「我已經做得很好了。」或尋求適合的心理支持與陪伴。你不是一個人,也不用一個人撐。



努力不該是讓你掉眼淚的事。
真正有價值的成長,是「讓你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而不是逼你變成「不敢停下的機器」。
如果你覺得累了,請記得, 你不是因為努力才值得被愛,你本來就值得。


😔 我們為什麼會得這個症候群?

因為這個社會太愛讚賞「拼命三郎」。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贏就要比別人更努力」。
這種思維像一根鞭子,揮在我們背上,逼著我們跑。

久而久之,我們學會了這種交換邏輯:

✅ 越努力 → 越值得被愛
❌ 一放鬆 → 就是懶惰沒出息
我們以為自己是主動追夢,但其實是被恐懼驅趕。


🌷 你其實可以不用這麼累

努力沒有錯,錯的是我們忘了休息也是一種能力。

你可以很努力,也可以很溫柔地對待自己。
你可以追夢,也可以偶爾停下來喘口氣。
你可以為了目標奮鬥,也可以允許自己迷茫、沒方向、什麼都不做。

你不是機器,不需要24小時都在運轉。
你是人,有情緒、有波動、有「不想努力」的時候。那很正常。


✨ 給努力過頭的你,一份溫柔的處方

🩵 每天留一段「不生產」的時間
不是要你打卡、不是要你回訊息,就是靜靜地耍廢。

🩵 重新定義成功
不是只有KPI或業績才叫成果,內心的穩定、關係的陪伴,也是生命的「進帳」。

🩵 練習「不那麼好也沒關係」的心態
你可以不完美,你可以偶爾失誤,不代表你的人生就報廢。

🩵 對自己說:我不再需要靠「表現」來換取價值。


🌱 結語:努力的你,不需要再加油了

有些時候,你不需要再更努力,而是需要更願意善待自己。
世界不會因為你休息了幾天就忘了你; 但你的身體、你的心,會記得你怎麼對待它。

願我們都能在努力與療癒之間,找到剛剛好的平衡。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說中了你心裡的某個聲音,也歡迎分享給那些總是太拼、太撐的朋友,讓我們一起找回自己❤️


歡迎加入我的Discord,有專屬的樹洞空間可以私訊找我聊聊,記得先領取身份組 ~


如果你也常常對自己太苛刻、太用力,
願這本《善待自己:允許的力量》, 能成為你心裡那雙願意接住情緒的手。

它不是教你變強,而是陪你慢慢學會,能允許自己,就已經很好了。
讓我們一起練習溫柔地活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誠熙聊療
39會員
80內容數
這裡不是教你成為「更好的人」,而是陪你學會:「如何溫柔地擁抱當下的自己」,不再與自己為敵,而是攜手走過每一段起伏,你不需要完美,你只需要記得:「在這裡,你已經夠好了,也一直值得被愛著」--- 分享 情緒療癒 ✧ 與自己和解 ✧ 溫暖陪伴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造成這種拖延症的原因很複雜,可能和個性有關,如優柔寡斷、不敢冒險、總是不停地批判自己、強迫症、或是自制力薄弱等。但也有可能是時間管理上的問題,可心理學家認為會造成拖延症,涉及更多的是情緒管理等各種心理因素。
Thumbnail
造成這種拖延症的原因很複雜,可能和個性有關,如優柔寡斷、不敢冒險、總是不停地批判自己、強迫症、或是自制力薄弱等。但也有可能是時間管理上的問題,可心理學家認為會造成拖延症,涉及更多的是情緒管理等各種心理因素。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曾覺得自己疲憊卻不敢休息,或是一直覺得自己總是不夠好 ,要一直跑一直跑,像是被什麼追趕一樣,還是只想贏想被看見。如果你有任何一點的跡象,我覺得非常適合看這本周慕姿心理師的作品《過度努力》。 過度努力的人的生存策略就是,我沒有選擇,只能這樣做;只有這樣做,才能讓我擺脫現在的困境。
Thumbnail
曾覺得自己疲憊卻不敢休息,或是一直覺得自己總是不夠好 ,要一直跑一直跑,像是被什麼追趕一樣,還是只想贏想被看見。如果你有任何一點的跡象,我覺得非常適合看這本周慕姿心理師的作品《過度努力》。 過度努力的人的生存策略就是,我沒有選擇,只能這樣做;只有這樣做,才能讓我擺脫現在的困境。
Thumbnail
焦慮症患者害怕休息放鬆可能並不是因為懶散,而是因為焦慮症帶來的一種心理狀態。焦慮症患者可能會感到害怕休息放鬆,因為當他們處於放鬆狀態時,他們可能感到更加無助、失控和….
Thumbnail
焦慮症患者害怕休息放鬆可能並不是因為懶散,而是因為焦慮症帶來的一種心理狀態。焦慮症患者可能會感到害怕休息放鬆,因為當他們處於放鬆狀態時,他們可能感到更加無助、失控和….
Thumbnail
前提:本篇以意識流的方式書寫,所以如果很跳tone是正常的。我可能明天在打開網頁的時候我會哀嚎尖叫說我到底都打了些什麼!!!!!? 但也可能不會。因為我覺得那個當下的我,也很重要。
Thumbnail
前提:本篇以意識流的方式書寫,所以如果很跳tone是正常的。我可能明天在打開網頁的時候我會哀嚎尖叫說我到底都打了些什麼!!!!!? 但也可能不會。因為我覺得那個當下的我,也很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