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振作起來,而是——允許你有感覺
真正卡住你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你不允許它來。
我們是不是很習慣這樣對自己說:
- 「不要想太多了啦!」
- 「這點小事,有什麼好難過的?」
- 「別人都比你更慘,你已經很幸運了。」
我們總以為療癒的開始,是「快點想開」、「重新振作」、「正能量一點」,
但其實,真正的療癒從來不是把情緒壓下去,而是你願不願意——讓它來。
情緒不是問題,它是訊號。
我們常常把難過、沮喪、焦慮、羞愧等情緒,視為「負面情緒」,
彷彿有這些感受就代表我們狀態不好、能量低、甚至人格有問題。
但真相是——情緒沒有分好壞,它只是你內在最真實的反應。
它們是提醒,不是故障;是告知,不是該被清除的雜質。
很多人說自己情緒勒索自己、情緒內耗,其實是因為我們長期不被允許「有感覺」。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懂事、成熟、要穩重、要控制情緒。
但沒人教我們:「你有感覺,是很正常的。你可以難過,而且不需要立刻好起來。」
療癒的第一步,就是允許——我可以感覺、不需要隱藏。
也許你今天心情很差,但你還是告訴自己「不能讓別人擔心」。
也許你其實對某人很失望,但你還是笑笑地說「沒事啦」。
也許你正在焦慮害怕,但你還是逼自己堅強、正面。
我們總是表現得「比實際狀況更好」,為了維持形象、關係、秩序。
但在這一切之下,那個最真實的你,是不是其實一直在壓抑自己?
親愛的,你可以允許自己不開心、不積極、不穩定,這才是真實。
你不需要馬上回覆訊息,不需要笑臉迎人,不需要假裝很堅強。
你只需要允許自己在這一刻,感覺你所感覺的。
今日療癒練習|三分鐘感覺容器
這是一個「不解決情緒、只陪伴情緒」的小練習。
請你在今天空下一點時間,問自己這三個問題,並把答案寫下來(或留言):
- 「我現在有什麼感覺?」
(例如:沮喪、緊張、煩躁、空虛、沒來由地不安……) - 「我願不願意暫時不去解釋它,只是容許它存在?」
(不要立刻分析、不要批評,單純陪伴。) - 「我可以給這個感覺一個形狀或顏色嗎?」
(這會讓你的情緒不再那麼抽象,也不那麼壓迫。)
這個練習不需要答案正確,而是讓你學會一件事:我有感覺沒關係,我可以接住我自己。
留言區開放你說說:
「我今天的情緒是____,我願意陪它一下。」
你可以:
- 留言與分享你的情緒,這不是脆弱,而是誠實
- 把這篇文章分享給總是壓抑情緒的朋友
- 收藏這篇,在情緒湧上來時再次閱讀
明天,我們要聊的主題是:
「那些你說沒事的時候,其實是最大的求救。」
你不是太敏感,也不是太玻璃心,
你只是開始,重新聽見你內在的聲音了。
歡迎加入我的Discord,有專屬的樹洞空間可以私訊找我聊聊,記得先領取身份組 ~
如果你也常常對自己太苛刻、太用力,
願這本《善待自己:允許的力量》, 能成為你心裡那雙願意接住情緒的手。
它不是教你變強,而是陪你慢慢學會,能允許自己,就已經很好了。
讓我們一起練習溫柔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