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看過那些職場上最忙的人,反而最常寫文章、開直播、上台演講?
你可能以為他們時間太多,但真相恰好相反——他們用「輸出」來放大自己的人生槓桿!
今天要分享的好書是楊琮熙老師的《職場原力》,內容不只是人資主管的經驗談,更是每個上班族都該學習的「職場升級術」。不論你是剛出社會的菜鳥,還是正在轉職的中階主管,這本書都能帶你思考:我,正在用什麼姿態走在職場上?
為什麼人資主管那麼忙,還要堅持寫作與演講?
楊琮熙老師是《職場原力》作者,他的身份是超級忙碌的人資主管,但他同時也是「人資主管UP學」社群經營者、一位部落客、還經常受邀演講與授課。你會好奇:這樣的時間表怎麼可能還有空寫文章?但他說:「正因為忙碌,更要寫作。」
理由有三:
- 將經驗轉換成「能力」:每天在處理的問題,如果不整理成系統,就只是「經驗」而非「能力」。寫下來,才能沉澱與升級。
- 利他分享可行的「方法論」:把你已經走過的路寫出來,是給剛起步者的一盞燈,也讓你自己走得更遠。
- 提醒自己以身作則、學以致用:寫下來的東西,是一面鏡子,讓自己不斷校準職場上的角色與態度。
這段話讓我深深共鳴,因為我自己也是在直播與寫作中,才越來越清楚自己在傳遞的價值。
不只會做事,更懂得看事與說事
書中提出了三個打滾職場多年後,最關鍵的核心面向:
- 視野(怎麼看事情)
- 溝通(怎麼說事情)
- 態度(怎麼做事情)
我自己最有感的是「視野」。因為同樣的問題,在不同層級眼中看到的是不同的東西。
這讓我想起書中提到的一句話:
「高手經營時間,凡人管理時間。」
這句話震撼了我。我開始反思:
如果時間是一種資源,那我的時間值多少錢? 你也可以問問自己——
如果你是老闆,會用多少錢聘請現在的你?
當你對自己的「時間價值」有具體的認知,就會更精準地選擇要接什麼任務、要拒絕什麼邀約,不再隨波逐流。
用寫作整理專業,也用圖解讓人秒懂
作者在書中示範了一種非常清楚、實用的寫作模式,我自己也常常應用在直播或專欄內容裡。這套架構可以幫助你快速把一個主題「說得清楚、寫得有感」:
📌 萬用五步驟寫作法:
- 吸睛標題:激發讀者的好奇心(例:「高手為什麼越忙越寫?」)
- 開場破題:用一個具體情境或提問,讓人快速進入主題(例:「人資主管哪來的時間寫作?」)
- 故事/案例:說出你自己或他人的真實經驗,增加共鳴
- 重點整理(分類 or 步驟)+舉例:不只是條列,而是每點都舉例說明
- 總結收尾:留下問題、金句或鼓勵語,讓讀者帶走收穫
這不只是寫作的架構,也是一種「說明事情」的能力訓練。我常常跟圖解學員說:「寫得清楚,就是思考得清楚。」
建立職場原力的三件事:眼界、行動與輸出
讀完這本《職場原力》,我重新省思自己在職場與人生中的「經營方式」。
想成為高手,請先練好以下三件事:
- 眼界夠廣:知道自己在哪裡、要去哪裡
- 行動夠快:不完美也要先做,不等所有條件都到位
- 輸出夠頻:寫作、直播、教學,不是炫技,而是練功
這三個關鍵,不只幫助你在職場升級,更會讓你的人生多出無限可能。
未來的職場,屬於那些願意「用行動說話」的人。
祝福你也能建立自己的職場原力,讓AI成為你的助力,而不是取代者。
收看每週一~週五的圖解說書直播
Draw to win,一起用畫筆描繪理想人生!
【圖解學習資源分享】 早晨圖解說書直播模板下載
如何打造帶得走的專業?我摸索了一段時間,去年上架了一堂圖解專業體系課,下半年會更新AI部分的搭配應用單元,有興趣的伙伴強烈推薦你的加入。
如果想學習以這種邊說邊畫,或是一張紙的圖解,來表達書籍重點、專業知識,非常推薦你加入我們第三季的知識圖解陪跑營,我們會透過五個晚上帶你學會這樣的「圖解拆書」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