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討論,希望對你有幫助:
■ 這個模式在心理學上非常典型,尤其是「成長過程中長期缺乏被肯定、又被比較」的人,最容易出現這種壓抑性的反應。
■ 為什麼「遇到高手就壓抑」?
不是真的「技術不夠」,而是內在的自我價值感在那瞬間崩塌了。大腦不是在判斷「怎麼拉得更好」,而是在潛意識說:
「我如果輸給他,就代表我不值得被看見/被欣賞/被喜歡。」
這種心理底層就是——你不是在演奏,而是在自我辯護。
.
■ 而這會讓你出現「典型壓抑演奏反應」:
.
⊙ 音色變得小、保守、不敢大膽拉--「我怕太出頭會被笑」
⊙ 技術出現失誤--「我怕犯錯,所以注意力放在錯而不是音樂本身」
⊙ 下意識變沉默、少互動--「我怕他看穿我沒那麼好,所以乾脆閉嘴」
⊙ 拉完後內心懊悔--「我沒拉出平常的樣子,我根本不配跟他同場」
.
■ 這是你和「自己」的關係問題:
.
高手的存在,剛好「觸發」了你的舊有創傷模式。
他的存在就像一面鏡子,讓你面對「你心中還不相信自己」的那個小孩。
.
■ 該怎麼做,才能慢慢修正這種壓抑感?
.
1. 演奏時做一個心理提醒:我不是來比,我是來貢獻聲音的
焦點會從「怕輸」變成「怎麼讓這場演出更完整」,氣場就會開始轉動。
2. 創造「面對高手但有安全感」的模擬場景 (在家練習)
找一首自己喜歡、熟悉的小品,自己拉完錄音,再聽高手版本。不是為了比較,而是觀察:「我們哪裡不一樣?但我也有我的聲音。」
這會讓妳從「我不如他」→「我們只是風格不同」。
3. 寫下自己內心對高手的「投射句子」,例如:
-> 他技術那麼好,一定覺得我很爛。
-> 他會不會覺得我不配演奏?
-> 他看我演奏時在想什麼?
.
接著,把這些句子用紅筆畫掉,然後寫一個新版的對話:
-> 「即使我技術還在進步,我也有我想說的聲音。」
-> 「我不需要討好他的認可,我的存在已經足夠。」
.
這是心理演練,長期會讓你的演奏越來越自由。
* *
雖然我在演奏與教學路上這麼久了,也曾經受到老闆與學生的喜愛。
但我在遇到一些氣場特別強的科班老師,也還是有以上這種困擾。
希望跟大家一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