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養成系列12】告別不可靠的動力:運用「彈性習慣」打造持續行動的策略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行為的持續從來不是靠意志力,而是設計出無論如何都能做一點的彈性。-阿祥_Sean

你好,我的朋友:

最近我的同事向我訴苦說她最近一週只有去一次健身房,是不是缺乏自律啊....

每次聽到這句話,我心裡總是有點刺刺的。難道行為沒堅持、習慣沒建立,就是我們懶、我們不努力嗎?

昨天才滿懷熱情地在筆記本上寫下「我要開始每天閱讀三十分鐘」,今天卻在會議、通勤、疲憊的夾擊下筋疲力盡,連翻開書的力氣都沒有

然後,熟悉的自責就來了:「是不是我太不自律了?」

但其實,不是你不夠自律,而是你正試圖用「意志力」對抗一個根本沒辦法長期取勝的對手——那就是動機的潮汐起伏

行為停滯,不代表我們懶惰,而是動機正處於低潮

行為停滯,不代表我們懶惰,而是動機正處於低潮


🎢 動機不是油門,是海浪

心理學家們稱之為「動機潮(motivation wave)」,意思是我們的行動力就像潮水一樣,有時高漲,有時退去

這種變化,來自三個本能性的因素:

  • 🌀 動機是情緒性的:今天看了勵志影片熱血沸騰,明天一忙起來又歸零
  • ☁️ 動機會被環境左右:原本打算下班去健身,結果下雨+朋友約火鍋,直接放棄
  • 🧠 大腦愛省力:動機靠的是期望與目標,但我們的大腦天生追求「最少努力法則」,能不動就不動

所以問題不是你不夠想做,而是你過度依賴一個本來就不穩定的驅動器


🪂 翱翔不是靠蠻力,是懂得借力

想像天上的老鷹飛行,不是靠不停振翅🪶,而是懂得找到上升氣流。同樣的,養成習慣不該只靠「撐」,而是需要策略。這時候,就輪到我們今天的主角登場:

彈性習慣 Flexible Habits

它的原則很簡單:

✦ 依據每天動機高低,設定不同層級的行動強度

  • 當你動機高時,就多做一點
  • 當你累、壓力大、動力低,就簡單做一點也沒關係
  • 重點是「不要中斷」,就像開低速模式繼續往前滑行

🧭 有彈性的目標,找到你的動力節奏

為什麼這麼設計會有效?因為不同的目標等級會產生不同心理效應:

  • 🔹 小目標:容易執行、不需動機就能開始
  • 🔸 中目標:需要些許努力,能感受到進展
  • 🔺 大目標:高挑戰、高滿足,但一旦達不到就會沮喪

要達成目標的關鍵不在「每天都做到最多」,而是你總能「做得到某些事」,哪怕是最小的那一格


📝 彈性習慣實作步驟

  1. 🧠 設定想養成的行為(如運動、寫作、閱讀)
  2. 📊 為該習慣設計三個層級行動(迷你、進階、菁英)
  3. 🎯 決定每日執行點(如起床後、午餐後)
  4. 📆 用記錄工具追蹤進度
  5. 🌟 每兩週自我評估:哪種搭配最有感?哪裡可調整?

🏃‍♂️ 實際案例:我給同事的運動彈性習慣設計

回到文章的開頭,我協助同事對於「運動」的目標分成三個層級:

  • 1️⃣ 迷你版(小目標):做10下深蹲+1分鐘伸展
  • 2️⃣ 進階版(中目標):20分鐘的快走或慢跑
  • 3️⃣ 菁英版(大目標):完整健身房訓練45分鐘

📍 執行時機:晚餐前或下班一回到家換衣服的那一刻(提示固定)

📊 記錄方式:用手機app標示完成哪一級,並附上emoji紀錄心情

目的是讓她從「有空才運動」轉變為「怎樣都會做一點」,即使只是個伸展,也讓習慣這條線不被剪斷


✨ 結語:打造「自願」而非「苦撐」的持續力

我們以前總是追求「每天都做最好」這種「非黑即白」的概念,而不是「無論好壞,都有行動」

然而讓行為有彈性、有回饋、有選擇,才是習慣打造的正確路徑,"彈性習慣"就像鳥兒借力滑翔,而不是拼命拍翅。你的位置對了,就能輕鬆飛得更高

📌如果你最近也陷入行為反覆、難以持續,不妨試試這個策略。也歡迎留言告訴我,你想為哪個習慣設計「三段式目標」?

持續不是靠蠻力振翅,而是學會借力翱翔

持續不是靠蠻力振翅,而是學會借力翱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祥的誰來晚餐
85會員
72內容數
歡迎來到「阿祥的誰來晚餐」,這裡可以閱讀到我對世界的觀察和體驗,無論是從書籍中獲得的讀書心得、旅途中遇到的小店、最近看過的影片,還是社會時事等。每一個觀察與體驗,都是我對世界的反思,也希望能引發你的共鳴或討論,彼此激發更多的靈感與智慧。
阿祥的誰來晚餐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在職場中,光靠動機無法支撐穩定表現。這篇文章結合《一分鐘經理》的管理技巧與行為設計模型 B=MAP,介紹如何透過「一分鐘目標」與「即時回饋」,讓工作執行更聚焦、團隊習慣更穩定。透過簡單可持續的設計,讓每個人都能在低動機時也持續前進,建立高效又有溫度的工作文化。
Thumbnail
2025/04/20
在職場中,光靠動機無法支撐穩定表現。這篇文章結合《一分鐘經理》的管理技巧與行為設計模型 B=MAP,介紹如何透過「一分鐘目標」與「即時回饋」,讓工作執行更聚焦、團隊習慣更穩定。透過簡單可持續的設計,讓每個人都能在低動機時也持續前進,建立高效又有溫度的工作文化。
Thumbnail
2025/04/13
動機常被視為改變的起點,但它其實波動劇烈,容易受情緒與情境影響,並不足以支撐長期行動。本文以《設計你的小習慣》與 Fogg 博士的行為模型為基礎,探討動機的來源、特性及不可靠性,並提出以「簡化行為、善用提示、降低依賴動機」的方式來建立可持續的習慣。與其等動機來,不如設計一個沒有動機也能持續前進的環境
Thumbnail
2025/04/13
動機常被視為改變的起點,但它其實波動劇烈,容易受情緒與情境影響,並不足以支撐長期行動。本文以《設計你的小習慣》與 Fogg 博士的行為模型為基礎,探討動機的來源、特性及不可靠性,並提出以「簡化行為、善用提示、降低依賴動機」的方式來建立可持續的習慣。與其等動機來,不如設計一個沒有動機也能持續前進的環境
Thumbnail
2025/03/30
在這篇文章中,我延續《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一書的核心理念,分享了如何讓團隊對齊目標、讓任務有效落地的四個關鍵原則:相信任務、簡化行動、建立紀律與釋出指揮權。透過實際職場案例,說明當任務突然轉向或資源被重新分配時,領導者如何重新定位、穩住團隊,持續前行。
Thumbnail
2025/03/30
在這篇文章中,我延續《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一書的核心理念,分享了如何讓團隊對齊目標、讓任務有效落地的四個關鍵原則:相信任務、簡化行動、建立紀律與釋出指揮權。透過實際職場案例,說明當任務突然轉向或資源被重新分配時,領導者如何重新定位、穩住團隊,持續前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中特別是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然而,我們都知道,光是下定決心要運動是遠遠不夠的,如何設計有效的誘因機制,讓人真正能夠持續運動,成為了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在Uri Gneezy所著的《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關於如何增加運動誘因,做出
Thumbnail
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中特別是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然而,我們都知道,光是下定決心要運動是遠遠不夠的,如何設計有效的誘因機制,讓人真正能夠持續運動,成為了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在Uri Gneezy所著的《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關於如何增加運動誘因,做出
Thumbnail
微小的運動習慣比沒有運動習慣好 在2023年1月時,除了斷捨離以外我同步開啟了養成運動習慣的計畫。但比起丟垃圾計畫,這個運動習慣計畫反而一直不太順利。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和劍道,也喜歡去山中野林散步,所以本來一周就至少會有兩三天去運動。但隨著年紀增長和平常要上班,我會覺得每次練習的強度都會
Thumbnail
微小的運動習慣比沒有運動習慣好 在2023年1月時,除了斷捨離以外我同步開啟了養成運動習慣的計畫。但比起丟垃圾計畫,這個運動習慣計畫反而一直不太順利。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和劍道,也喜歡去山中野林散步,所以本來一周就至少會有兩三天去運動。但隨著年紀增長和平常要上班,我會覺得每次練習的強度都會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從學生時期開始,我並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 因此,在沒有體育課的存在後,發現自己的體能節節下滑。直到三年前,同事揪團去上瑜伽課,我才正式養成每週運動的習慣。但事情其實沒這麼簡單,不然我也不會有此反思,並且紀錄下來這曲折的過程。
Thumbnail
從學生時期開始,我並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 因此,在沒有體育課的存在後,發現自己的體能節節下滑。直到三年前,同事揪團去上瑜伽課,我才正式養成每週運動的習慣。但事情其實沒這麼簡單,不然我也不會有此反思,並且紀錄下來這曲折的過程。
Thumbnail
不論你是什麼原因終止了運動習慣,都建議再重新開始運動之前,先建立正確的心態,並且在增加運動負荷前先建立健康基礎,避免造成傷害。
Thumbnail
不論你是什麼原因終止了運動習慣,都建議再重新開始運動之前,先建立正確的心態,並且在增加運動負荷前先建立健康基礎,避免造成傷害。
Thumbnail
堅持到底是好還是壞?
Thumbnail
堅持到底是好還是壞?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曾經想要開始運動,但總是找不到時間,或者覺得看不見成果,就放棄了? 別擔心,如果你真的想把運動融入生活中,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運動習慣,以下幾點或許能夠幫助你。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曾經想要開始運動,但總是找不到時間,或者覺得看不見成果,就放棄了? 別擔心,如果你真的想把運動融入生活中,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運動習慣,以下幾點或許能夠幫助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