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心用對了上天堂,用錯了進牢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身邊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很有能力,卻總是在原地打轉?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很有自信,但內心卻充滿了焦慮和不安?
答案可能就藏在「自尊心」這三個字裡。
raw-image

自尊心,說穿了就是我們對自己價值的認知和評價。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卻是影響我們人生軌跡的關鍵因素。

問題是,很多人搞錯了什麼叫做「健康的自尊」。真正的高自尊,是建立在對自己真實能力的認知上,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但過度的高自尊呢?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讓我們來看看,過度高自尊的陷阱

如果你總是覺得:

「我這麼優秀,為什麼別人不認同我?」

「這個工作配不上我的能力」「我不需要別人的建議,我自己就能搞定」「失敗一定是別人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小心,你可能已經掉進過度高自尊的陷阱了。

但更可怕的是,很多人根本沒有察覺到自己有這個問題。

舉個例子:小王是個很有能力的設計師,但他總是覺得公司的案子太簡單,配不上他的創意。每次主管給建議,他心裡都在想:「你懂什麼?我做設計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裡。」結果呢?三年過去了,他還是在同一個位置,看著比他晚進公司的同事一個個升職。他開始抱怨:「這公司沒眼光,不懂得珍惜人才。」再舉個例子:小李創業失敗了三次,每次他都有完美的解釋:第一次是合夥人不夠努力,第二次是市場時機不對,第三次是投資人不懂行。朋友們給他建議,他總是說:「你們不了解我的行業。」最後,朋友們也不想再說什麼了。

但還有一種更隱蔽、更痛苦的過度自尊表現:什麼都想自己來,不敢向任何人求助。

小張剛畢業,在台北租了一間雅房開始上班族生活。第二個月,他發現薪水扣掉房租、生活費後,根本不夠用。信用卡帳單來了,他看著那個數字,心裡很慌。但他就是開不了口跟家人說:「爸媽,我這個月錢不夠。」為什麼?因為他覺得:「我都大學畢業了,還要跟家裡拿錢,太丟臉了。」於是他開始刷卡度日,借錢還錢,最後搞得自己負債累累,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覺。其實他的父母一直都很關心他,也有能力幫助他度過這個過渡期。但他的自尊心不允許他「示弱」。

小美還在讀研究所,論文寫到一半卡住了。她知道指導教授很忙,也知道同學們都有自己的進度要趕,所以她選擇一個人默默地苦撐。每天在圖書館坐到閉館,回到宿舍繼續熬夜,但就是寫不出來。她越來越焦慮,甚至開始失眠、掉髮。朋友問她:「要不要找教授討論一下?」她說:「不用,我自己可以解決。」結果拖了半年,論文還是沒有進展,身體和心理都出了問題。那怎麼辦呢?我就是察覺不到啊!

嫚嫚分享六個讓你察覺過度高自尊的信號

信號一:你很少說「我不知道」當別人問你問題時,你總是有答案,即使你其實不確定。你害怕承認自己的無知,因為這會損害你的「專家」形象。

信號二:你的朋友越來越少給你建議不是因為你不需要建議,而是因為你總是有理由反駁。久而久之,大家就不想多說了。

信號三:你總是覺得別人「不懂」你無論是同事、朋友還是家人,你經常覺得他們的層次不夠,理解不了你的想法。

信號四:你很難為失敗負責每次出問題,你總能找到外在的原因。市場不好、時機不對、別人不配合…就是很少檢討自己。

信號五:你對批評異常敏感表面上你可能表現得很淡定,但內心其實很受傷。你會花很多時間去想那些負面評價,甚至開始討厭給你建議的人。

信號六:你寧願痛苦也不願求助即使遇到困難,你也不願意向別人尋求幫助。你覺得求助就是承認自己無能,就是丟臉。

過度高自尊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它會讓你產生一種錯覺:「我很了解自己,我很有自知之明。」

但實際上,你可能正在用這些「自知之明」來合理化自己的問題行為。比如:

「我就是個完美主義者,所以才對品質要求這麼高」(其實是無法接受批評)

「我比較有個性,不喜歡迎合別人」(其實是無法與人合作)「我的想法比較前衛,一般人理解不了」(其實是拒絕溝通)「我比較獨立,不喜歡麻煩別人」(其實是害怕被拒絕,害怕顯得無能)

因此,如果你感覺到自己的內耗,你發現生活中種種的不順,卻找不出真正的原因,回頭去看看,自己是否拒絕承認自己的不足,拒絕接受別人的建議,甚至拒絕面對現實。我們把大量的精力花在維護那個「完美的自己」的形象上,而不是真正去解決問題、提升能力。

這就像是在一個密閉的房間裡不斷地消耗氧氣,最終只會讓自己窒息。

那要如何走出這個困局?

認識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如果你在前面的描述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恭喜你,你已經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接下來,你需要的是:學會說「我不知道」,承認無知不是丟臉,而是學習的開始。主動尋求反饋,不要等別人來給你建議,主動去問。練習感恩,多看看別人為你做過什麼,而不是只看自己付出了什麼。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你不需要在每個領域都是專家,你可以有不擅長的地方。重新定義「求助」,求助不是示弱,而是智慧。知道什麼時候需要幫助,並且勇敢地去尋求幫助,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讓我們從小事開始練習吧,可以從問路開始,從請同事教你一個小技巧開始,從跟朋友借個充電器開始。慢慢地,你會發現求助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

如果你正在為錢發愁,卻不敢跟家人開口;如果你在工作上遇到困難,卻不敢請教同事;如果你在學習上卡關,卻不敢找老師討論;請記住:你並不孤單,你也不需要什麼都自己扛。真正愛你的人,會很樂意在你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而你的「獨立」,有時候反而會讓他們覺得被拒絕,覺得自己在你心中不重要。剛出社會的新鮮人需要時間適應,這很正常;在學校的學生遇到學習困難,這也很正常;每個人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這更是正常。承認自己需要幫助,不是失敗,而是成長的開始。

真正的自尊,不是建立在「我比別人強」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我接受真實的自己,並且願意持續成長」的基礎上。

當你不再需要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的時候,你就真的優秀了。當你不再害怕承認自己的不足的時候,你就真的強大了。當你不再需要別人的認同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的時候,你就真的有價值了。當你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勇敢求助的時候,你就真的獨立了。自尊心,用對了上天堂,用錯了進牢房。關鍵在於,你要選擇哪一個?

想要更深入了解如何調整自己的自尊心嗎?

在我的 Podcast 節目中,我會分享更多實用的方法和真實的案例,幫助你找到健康自尊的平衡點。因為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自信,而是更真實的自信。

記住,真正的強者不是從不跌倒的人,而是每次跌倒後都能重新站起來,並且從中學到東西的人。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強者知道什麼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助,並且有勇氣去尋求這份幫助。

更多內容在Podcast:嫚言漫語Talk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5%AB%9A%E8%A8%80%E6%BC%AB%E8%AA%9Etalk/id1717344279?i=100068231009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嫚嫚的顯化療癒之道
1會員
24內容數
嫚嫚 📻 Podcast 主持人 - 分享真實人生故事與生命體悟 💫 生命體驗者 - 走過感情、病痛、癌症的人生路 ✨ 顯化與療癒實踐者 - 用親身經歷證明生命的無限可能 我不是專家,而是一個真實活過的女人。經歷過愛情的甜蜜與痛苦,面對過疾病的恐懼與勇敢,在這裡,我想分享那些讓我從內心真正改變的生命體驗。
2025/07/07
什麼是意志力?從生活中的真實掙扎說起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決定要早起運動,結果鬧鐘響了五次還是賴在床上?或是下定決心要減肥,但看到蛋糕就完全投降? 別急著責怪自己意志力薄弱,這其實是人性的正常反應。意志力並不是什麼神秘的超能力,而是一種可以被理解和訓練的心理機制。就像你學會騎腳踏車一樣,掌
Thumbnail
2025/07/07
什麼是意志力?從生活中的真實掙扎說起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決定要早起運動,結果鬧鐘響了五次還是賴在床上?或是下定決心要減肥,但看到蛋糕就完全投降? 別急著責怪自己意志力薄弱,這其實是人性的正常反應。意志力並不是什麼神秘的超能力,而是一種可以被理解和訓練的心理機制。就像你學會騎腳踏車一樣,掌
Thumbnail
2025/07/04
"本文同步發表於 [Mudiem],歡迎追蹤我的其他創作平台..." 在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世界裡,「顯化」這個概念正逐漸從神秘主義的領域走向科學研究的殿堂。越來越多的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研究開始探索,我們的大腦是如何透過視覺化和正向思考來影響現實生活中的成果。 什麼是顯化? 顯化是一種相信透過正向
Thumbnail
2025/07/04
"本文同步發表於 [Mudiem],歡迎追蹤我的其他創作平台..." 在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世界裡,「顯化」這個概念正逐漸從神秘主義的領域走向科學研究的殿堂。越來越多的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研究開始探索,我們的大腦是如何透過視覺化和正向思考來影響現實生活中的成果。 什麼是顯化? 顯化是一種相信透過正向
Thumbnail
2025/07/03
"本文同步發表於 [Mudiem],歡迎追蹤我的其他創作平台..." 昨天跟朋友聚餐,她又開始焦慮了。三十歲還沒結婚、工作只是個普通上班族、沒有什麼特別的成就,她說感覺自己活得很失敗。我聽著,突然想問:誰說人生一定要轟轟烈烈才算成功? 這個社會好像有一套標準劇本:讀好學校、找好工作、升職加薪、結
Thumbnail
2025/07/03
"本文同步發表於 [Mudiem],歡迎追蹤我的其他創作平台..." 昨天跟朋友聚餐,她又開始焦慮了。三十歲還沒結婚、工作只是個普通上班族、沒有什麼特別的成就,她說感覺自己活得很失敗。我聽著,突然想問:誰說人生一定要轟轟烈烈才算成功? 這個社會好像有一套標準劇本:讀好學校、找好工作、升職加薪、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經常發現自己陷入無止境的比較之中。從個人成就到社會地位,我們不斷地用他人的生活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但這樣的比較真的有意義嗎? 個人成就:自我評價的陷阱 我們常問自己:我是否有特殊的才能?我是否做得比別人好?這些問題源於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和對自我價值的質疑。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經常發現自己陷入無止境的比較之中。從個人成就到社會地位,我們不斷地用他人的生活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但這樣的比較真的有意義嗎? 個人成就:自我評價的陷阱 我們常問自己:我是否有特殊的才能?我是否做得比別人好?這些問題源於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和對自我價值的質疑。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價值,活出自信與幸福,放下負面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打壓,應該要專注於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
Thumbnail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價值,活出自信與幸福,放下負面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打壓,應該要專注於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