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 答應了不想答應的邀約,回家卻累得只想躲起來
- 明明心裡已經很疲倦了,卻還是強撐著去幫別人收拾情緒
- 每次說「好啊沒關係」,其實心裡默默累積了好多「我其實不想」的瞬間
我們總以為:「拒絕別人,就代表我不好、不體貼、不夠溫柔。」
但親愛的,其實:真正的溫柔,不是什麼都答應,
而是你能溫柔而堅定地,劃出對自己也無害的界線。
「說不」這件事,為什麼那麼難?
很多人在面對請求時,第一個浮現的不是「我願不願意」,
而是「如果我拒絕,會不會讓對方失望?」
這樣的反射性思維,其實來自於我們從小接受到的訊息:
- 要做一個「乖孩子」=要聽話
- 要當個「好人」=要成全別人
- 要有同理心=不能讓別人不開心
久而久之,我們把「別人不高興=我做錯了」這件事深深內化。
然後,我們開始忽略自己的聲音,只為了成全他人的期待。
但自我療癒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就是開始學會對自己說:
「我不再把『做個好人』當作壓抑自己的理由。」
拒絕,是一種愛自己的方式
有界線的人,不是冷漠,而是清楚自己內在的容量與界限。
- 當你說「這件事我暫時沒辦法幫忙」,你是在保護自己的能量
- 當你說「我需要一點空間」,你是在為自己留出呼吸的權利
- 當你說「這樣的方式我不太舒服」,你是在為自己的感受發聲
當我們開始學會這樣說「不」,你會發現一件很神奇的事:
真正懂你的人,會因為你的誠實而更加尊重你;
不懂你的人,就算你再勉強自己,也不會更被珍惜。
「說不」,是讓關係更清晰的練習
你不是為了迎合別人而存在,你的使命也不是成為每個人都滿意的樣子。
你可以誠實、可以婉轉,但你不需要勉強。
學會說不,不是拒絕愛,而是篩選出那些能愛你、也尊重你界線的人。
這樣的關係,才會讓你越活越安心,不需要戴著面具、背著負擔。
療癒練習|《我想對自己說的那句「不」》
今天,請你試著對自己說出一個平常不敢說的「不」。
你可以寫下:
- 「我想對____說不,因為____。」
- 「這個不,是我想守護自己的哪個部分?」
- 「如果我願意拒絕一次,我最希望得到的支持會是什麼?」
這不一定要真的說出口,
但這會是你開始練習「自我肯認」的重要一步。
今天的留言邀請你一起分享:
你最近最想對哪件事說「不」?(就算是一件小事也沒關係)
你也可以:
- 分享你練習說不的經驗,讓更多人知道「拒絕也是種溫柔」
- 轉發這篇給一位總是對所有人都說好的人,提醒他也該照顧自己
- 為自己寫一張「界線小卡」,寫下3件你今後願意拒絕的事,收藏起來提醒自己🌼
明天是 Day 15,我們要聊一個許多人常忽略的療癒細節:
《你不是懶,你只是太累了》——如何分辨「倦怠」與「自我懷疑」,並溫柔回到自己身上。
今天,請給自己一個允許:你可以不迎合,也仍然是個溫柔的人。
歡迎加入我的Discord,有專屬的樹洞空間可以私訊找我聊聊,記得先領取身份組 ~
如果你也常常對自己太苛刻、太用力,
願這本《善待自己:允許的力量》, 能成為你心裡那雙願意接住情緒的手。
它不是教你變強,而是陪你慢慢學會,能允許自己,就已經很好了。
讓我們一起練習溫柔地活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