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記憶]《不被夾爆也不當隱形人:面對職場紛爭的生存》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面對職場紛爭,怎麼解決?


這是我在職場上跌跌撞撞後,最想學習、也最希望自我成長的課題。

因為我真的跌過,血淋淋的,才知道必須學會讓傷口結痂並克服。


有時候,只是單純去拿個資料,卻突然捲進了 A 和 B 的戰場;


以為自己是局外人,卻發現氣氛很快轉向自己——莫名其妙間,好像變成了紛爭的主角。


我曾經遇過一件事,真的讓我覺得「趴著也中槍」。


當時我因為自覺情緒控管不佳,選擇讓同事妹妹去協助跟進文件。

結果她和地雷 A 因文件問題起了摩擦。

沒想到,地雷 A 居然對外放話,說是我在背後指使同事妹妹去挑釁他。

我完全沒參與,卻被貼上「挑事者」的標籤。

傻眼到無話可說。

raw-image






其實,我一向秉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在職場生存。


我也曾對老闆明白表示過: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要表達不滿,我會直接拍桌子,而不是在背後煽風點火。

所以,我最忌諱的,就是說人的是非。


然而,偏偏有人認為:「事情要推進,就要戰爭;要有效溝通,就得吵架。」

這樣的邏輯,真的合理嗎?

我心裡常常想:溝通的本質,難道只能透過炸藥式的對抗來完成?



在我多年的工作經驗中,職場上多少都會有問題,只是分為兩種:


是擺在檯面上的,還是藏在檯面下的。

真正的差別,不在於「有沒有問題」,而在於「你如何解讀和應對」。


記得有位同事曾問我:

「為什麼別人都在說你的是非,你卻不會去回嘴、去講他們的事?」


我認真想過這個問題。

其實,答案很簡單:並不是所有事都值得我浪費時間和心力。

我常用一句話提醒自己: 👉 「如果狗咬你,你會咬回去嗎?」



後來我找到一個思考方式,幫助我看清「哪些事值得在意」。


拿一張紙,畫上 100 個小格子,象徵從出生到 100 歲的人生。 把已經走過的歲月塗滿顏色,剩下的空白,就是未來。

raw-image


現在,想一想:

眼前讓你氣到不行的那件事,在這 100 格人生裡,會佔幾格?

如果還不夠明顯,那就畫 36500 格,以一天為單位去看。

你會發現,很多困擾與爭執,在漫長的人生裡根本微不足道。

很多紛爭,不過是「過眼雲煙」。



所以,後來我常提醒自己:

「職場不是戰場,而是修煉場。」

能全身而退的人,不是因為沒有立場,而是因為他清楚知道:

什麼值得出手,什麼值得放下。

raw-image

如果是和薪資、權益有關,我會據理力爭;

但若只是雞毛蒜皮的口舌之爭,我寧願選擇放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水深的呢喃之語
3會員
49內容數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深水區」, 那裡的情緒不浮躁、思想不喧嘩。 這裡寫下我感受到的重量,也紀錄那些安靜但滲透內心的時刻。 一尺,剛好不淹沒,卻足以洗出真實。
水深的呢喃之語的其他內容
2025/09/22
經理站在我座位前,用「拜託」的口吻,卻是「這機會給你」的命令感。2000 元獎金看似小確幸,實則大陷阱——課程和專業八竿子打不著,還可能背黑鍋。內心戲一路從翻白眼到計算風險,最後得出結論:這不是福利,是陷阱禮包。
Thumbnail
2025/09/22
經理站在我座位前,用「拜託」的口吻,卻是「這機會給你」的命令感。2000 元獎金看似小確幸,實則大陷阱——課程和專業八竿子打不著,還可能背黑鍋。內心戲一路從翻白眼到計算風險,最後得出結論:這不是福利,是陷阱禮包。
Thumbnail
2025/09/08
在公司任職三個月後,爭取加薪的經歷與感受。 探討公司缺乏明確的薪資調整制度、主管憑主觀判斷決定加薪,以及加薪與否與個人價值認同的矛盾等議題,並以此反思職場上如何提升自我價值與保障自身權益。
Thumbnail
2025/09/08
在公司任職三個月後,爭取加薪的經歷與感受。 探討公司缺乏明確的薪資調整制度、主管憑主觀判斷決定加薪,以及加薪與否與個人價值認同的矛盾等議題,並以此反思職場上如何提升自我價值與保障自身權益。
Thumbnail
2025/08/29
這間超過50年歷史的老工廠,設備老舊、環境簡陋,處處充滿年代感,安全隱患令人擔憂。 廠房、辦公室、廁所等設施的破舊狀況,以及老舊設備帶來的安全風險與勞工困境,引發對工廠現代化與安全性的反思。
Thumbnail
2025/08/29
這間超過50年歷史的老工廠,設備老舊、環境簡陋,處處充滿年代感,安全隱患令人擔憂。 廠房、辦公室、廁所等設施的破舊狀況,以及老舊設備帶來的安全風險與勞工困境,引發對工廠現代化與安全性的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Photo by Windows on Unsplash 大家覺得在公司工作是否需要和同事、上司及所接觸的人要有和諧關係呢?這是否一種職場生存之道? 在職場工作,真的需要和諧共處,才能夠容易完成工作。即使遇到一些合不來的同事一起共事,也需要想方法和他們溝通。究竟在職場上要和諧共處有什麼重要呢
Thumbnail
Photo by Windows on Unsplash 大家覺得在公司工作是否需要和同事、上司及所接觸的人要有和諧關係呢?這是否一種職場生存之道? 在職場工作,真的需要和諧共處,才能夠容易完成工作。即使遇到一些合不來的同事一起共事,也需要想方法和他們溝通。究竟在職場上要和諧共處有什麼重要呢
Thumbnail
  在讀書會裡,偶爾會有同學在課堂上提出工作上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五花八門,每個人都不一樣。最近有兩個同學遇到類似的問題,不過因為兩個人的狀態不同,解決的方式就很不一樣。   這個類似的問題是,他們都會遇到同事,把自己無法完成的工作丟給他們。然而這兩個同學的性格很不一樣,事情的本質也不同,因此
Thumbnail
  在讀書會裡,偶爾會有同學在課堂上提出工作上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五花八門,每個人都不一樣。最近有兩個同學遇到類似的問題,不過因為兩個人的狀態不同,解決的方式就很不一樣。   這個類似的問題是,他們都會遇到同事,把自己無法完成的工作丟給他們。然而這兩個同學的性格很不一樣,事情的本質也不同,因此
Thumbnail
大家覺得在職場上工作是怎樣的?同事間會互相幫助較多,還是各有各做事手段呢?當然,有些同事會出於真心去幫助你的,但有些則可能會有他的目的。 Photo by ian dooley on Unsplash 1) 辦公室權力鬥爭 在職場上,很多時候會因為想升到某一個位置而有很多鬥爭,無論是上下級
Thumbnail
大家覺得在職場上工作是怎樣的?同事間會互相幫助較多,還是各有各做事手段呢?當然,有些同事會出於真心去幫助你的,但有些則可能會有他的目的。 Photo by ian dooley on Unsplash 1) 辦公室權力鬥爭 在職場上,很多時候會因為想升到某一個位置而有很多鬥爭,無論是上下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職場中的競爭與挑戰,以及各種人際關係和策略。它列舉了許多具體例子,讓讀者一同解析其背後的動機和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職場中的競爭與挑戰,以及各種人際關係和策略。它列舉了許多具體例子,讓讀者一同解析其背後的動機和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遇到的情緒挑戰,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從會議中的情緒攻擊到自我情緒管理的反思,簡單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上的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遇到的情緒挑戰,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從會議中的情緒攻擊到自我情緒管理的反思,簡單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上的成長。
Thumbnail
本文討論企業中常見的衝突情境以及建設性與非建設性衝突的定義。透過深入探討衝突的正向意義,以及腦科學和內在語言在衝突中的作用,指出衝突不一定是不好的,反而可以帶來建設性的功能。文章還提供瞭解決衝突的方法和工作坊信息。
Thumbnail
本文討論企業中常見的衝突情境以及建設性與非建設性衝突的定義。透過深入探討衝突的正向意義,以及腦科學和內在語言在衝突中的作用,指出衝突不一定是不好的,反而可以帶來建設性的功能。文章還提供瞭解決衝突的方法和工作坊信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