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第十九章記錄以色列人來到西奈曠野,在神的安排下預備進入立約階段。神在此顯明祂與選民之間的獨特關係,也頒布敬畏的界線,使百姓明白與聖潔神相交的莊嚴與規範。本章標誌著從救贖(出埃及)進入律法與關係的轉捩點,是整部摩西五經中極為關鍵的一章。本文將從三個面向探討其屬靈意義。 一、神主動呼召,選民蒙召為祭司國度(出19:1–6) 以色列人出埃及後滿三個月來到西奈的曠野(出19:1),這是他們與神建立盟約的神聖時刻。神吩咐摩西上山,宣告祂對以色列人的心意: 「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19:4–6) 這段宣言不只重述神的救恩,也清楚表明祂的呼召:以色列被揀選,不是為了地位,而是為了職分——作神屬民,成為祭司與聖潔的見證者。 對今日信徒而言,這段經文預表新約信徒的身分(參彼前2:9)。我們被召,不是單為得恩典,更是為成使命,活出與世界分別、與神親近的見證人生。
二、敬畏神的同在,預備與神相遇(出19:7–15) 摩西將神的話轉告百姓,百姓齊聲回應:「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行。」(出19:8)雖然他們尚未完全理解律法的內容,卻以順服的心作出信心的承諾。神隨即吩咐百姓預備三日,自潔、洗衣,並為登山立下界線(出19:10–12)。 此處顯出一個重要的屬靈原則:親近神需要預備,敬畏神需要分別。 神說:「誰摸這山,必要治死他。」(出19:12)祂的同在非比尋常,祂的聖潔不可輕慢。 這對今日教會是一項提醒:我們雖因基督得以親近神,但絕非隨便或輕率。屬靈生活需要有敬畏、有準備、有潔淨。我們若渴望神的啟示與同在,就當在生活中實踐自潔與聖潔的操練。
三、神顯榮耀於山上,百姓驚懼敬畏(出19:16–25) 第三日清晨,西奈山震動、閃電、密雲、雷聲,號角大響(出19:16–18)。神在火中降臨,全山冒煙,顯出無比威榮。百姓站在山下,驚恐戰兢,摩西奉命上山見神,神再次警告他要重申界線,不可讓百姓越界(出19:21–24)。 這段描繪神的同在並非平易近人,而是極具震撼性與威嚴,顯出祂完全超越人的聖潔與能力。這不是要使人遠離神,而是要人明白:唯有在神所規定的方式與界線內,人才能安全地親近祂。 這同時也預備了接下來頒布十誡的莊嚴背景。神不是出於律法主義,而是出於與人立約的愛,設下界線與誡命,使人知道如何活在祂的同在中。 《出埃及記》第十九章不是神蹟的延續,也非律法的細節,而是立約前的屬靈定調。神藉著此章啟示祂是呼召人、潔淨人、與人立約的神。祂呼召人作祂的國民,設立界線,是為了保護人能親近祂、活出祂的榮耀。 願我們今日也認識自己的身分:我們是神揀選的族類、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當我們敬畏神的同在,存謙卑與順服的心,就能在神的國中有份,得以在黑暗中發光,活出分別為聖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