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所有標籤後,你還剩下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發現人們似乎非常熱衷往自己身上貼標籤。

  • 「我牡羊座,講話比較直接啦!」
  • 「我是超級社恐,所以有時候會看起來很冷漠請不要介意」
  • 「沒辦法我這個戀愛腦就是容易暈船。」

這似乎展現出一種對標籤的崇拜,讓我進一步思考,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還有標籤對我們來說,到底是幫助,還是限制?

為什麼我們喜歡標籤?

標籤相當於一個訊號、一張名片,可以有效率的傳遞訊息,讓人快速建構出你這個人的輪廓。人類恐懼不瞭解的東西,而標籤是認識陌生事物最快的方式。當你發現一個人和你同個學校,或者住同個地方,你可能很快就會卸下防備,並進一步和他攀談。

再來,標籤可以讓人認識自己。標籤本質上就是在做分類,分類的目的是能更好的了解不同分類的屬性。例如我們可以從心理測驗了解自己是哪種人格、有什麼特質,更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標籤也提供了歸屬感。只要尋找和你有同樣標籤的人,你可以很快的找到自己的族群,從而快速得到歸屬感。而只要你帶有這個標籤,你就是某個群體的一員,這可以讓你感到你並不孤單。

現代人更渴望標籤

在社會環境下,現代人格外渴望標籤,我歸納出以下三種因素。

壓抑:無法成為自己

現代格外強調自我實現,人們卻因為社會框架而無法活出真實的自己。

社會告訴我們要合群、學校教導我們要服從,跟著體制走。結果是,我們壓抑自己的獨特之處,也停止去探索、了解自己,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失去自我,最後人人都活成了相同的樣子。

人們格外渴望找到身分認同,來逃避「不知道自己是誰」的恐懼。

平庸:相形失色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特別的,然而在這流量時代,人人在社群媒體上爭奇鬥艷,演算法總是推給我們那些最特別、最有趣的人,相較之下,螢幕前的我們就顯得相形失色,加深我們的平庸。

孤獨:連結變多,理解變少

社群媒體讓人際變得更疏離。Cal Newport的《Digital Minimalism》提到:

社群媒體的「淺層連結」正在取代深層、真實的人際互動。雖然我們的觸及範圍變廣了,但同時卻感到越來越孤單。

我們不再面對面了解彼此,而是以在網路上虛偽、過於簡化的形象互動。雖然能在網路上與上百萬人產生連結,內心卻依然感到孤獨,因為在互動的不是真實的自己。

在人們對標籤的崇拜背後,隱藏著被理解、接納的渴望,只要給自己貼上標籤,別人就能很快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然而這只不過是再戴上一層層的面具,使人際間要有真誠的連結變的更加困難。

他們宛如深陷孤獨的流沙,越掙扎卻越陷入其中。

標籤作為現代人的阿斯匹靈

在科技、社會變遷帶來的平庸和孤獨,以及自我壓抑之下,我們要怎麼認識自己? 要怎麼被理解? 要怎麼變得特別?

為自己貼標籤,就是最簡單暴力的方式。

這種現象在年輕族群上尤其明顯,因為他們通常還沒發展出足夠的自我認同,也不夠認識自己,因此容易直接跳入一個身分,來換取同儕的認同與歸屬感。

標籤的陷阱

標籤是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在濫用之下,卻可能產生負面的後果。

逃避責任

有時候,標籤成了逃避責任的管道。當一個人認定自己就是個社恐,他就能順理成章地逃避社交,並合理化在所有社交上的挫折。

他可能還變本加厲,把這當作一種人設,逢人就說,好像怕別人不知道一樣。他們其實希望的,是當別人知道這個人設後,能夠包容、接納他,讓他能避開解決這問題的努力與痛苦。

甚至你可能也聽過,有些人聲稱自己有多重人格、憂鬱症,也表現出相應的症狀,但到了醫院檢查卻完全正常。他們或許想藉由這種方式,來得到他們所欠缺的關注,並迴避生活上必須面對的問題和痛苦。

自我驗證預言

我小時候數學成績很差,家人、師長都認為我不擅長數學,久而久之,我也認定自己是「數學白癡」,從此放棄數學,成績也一落千丈。結果之後做能力測驗,才發現數理能力竟然是最高的,後來苦讀數學,最後在學測拿到頂標。

要是沒做能力測驗,我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能學好數學。很多時候,標籤成了一種自我驗證預言,讓自我敘事成為事實,侷限了我們的發展。

認識自己的錯覺

認識自己是人的天性,每當感覺更認識自己時,內心便會感到一股暢然的快感。因此很多人喜歡心理測驗,把它作為了解自己的管道。

心理測驗確實能幫助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特質,然而許多人在看到測驗結果後,感到被同理、被理解—「沒錯!這就是我!」於是便毫不保留地接受了測驗內容,幫它當作自己的身分認同,甚至不在意測驗是否具有科學根據。

在我看來,標籤會帶給人一種「認識自己的錯覺」,而這會阻礙人進一步認識自己。

標籤讓他們以為已經足夠認識自己,所以不再探索真實的自我 — 既然有了這些便利的身分,何必還要花時間去認識自己? 結果等到標籤過期、失效了,才驚覺自己根本不認識自己

中年危機就是其中一個例子。當一個人失去「成功企業家」「頂尖運動員」「家庭主婦/夫」的標籤後,剩下的只是一片可怕的虛無,足以令人懷疑人生的意義。

把自我認同建構在標籤上是危險的,因為標籤是人造的、片面的、暫時的,它沒辦法代表真正的你,也不會跟著你一輩子(除非你緊抓它們不放,但結果應該不會太好)。

別讓標籤定義你

每個人都是複雜的個體,再多的標籤都沒辦法描繪出完整的你。

所以在使用標籤時必須很小心、並時常檢視你和標籤的關係。

你可以思考看看這些問題:

  • 你有哪些標籤?
  • 你認同它們嗎?
  • 他們在多少程度上代表你?
  • 標籤是在幫助你表達自己? 還是限制自己?

當撕下所有標籤,你還剩下什麼?

這不是個簡單的問題,撕下標籤的過程也絕不輕鬆,你會感到恐懼、迷茫、不安,不清楚自己是誰。

但往往只有在這種時刻,你才會開始聆聽內心的聲音,探索最真實的自己。你會開始發現自己意想不到的面向、對自己產生不同的看法,而這些珍貴的洞見才是能夠跟著你一輩子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牧思誌
14會員
19內容數
哈囉我是牧 我會在這分享我的閱讀筆記,希望能幫助到你☺️ 可能也會發一些隨筆、觀影心得、觀點分享 請多多指教🙇
牧思誌的其他內容
2025/05/29
上了大學後,我對職涯感到迷茫,因此讀了一些職涯相關的書,也開始參加一些校外的營隊、工作坊,並做了了一個自主學習的計畫,得到了許多不同於傳統的學習體驗。這讓我開始以不同的角度來檢視平常所受的教育——大學的教育是有效率的嗎? 能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熱情、實踐自己的理想嗎?
2025/05/29
上了大學後,我對職涯感到迷茫,因此讀了一些職涯相關的書,也開始參加一些校外的營隊、工作坊,並做了了一個自主學習的計畫,得到了許多不同於傳統的學習體驗。這讓我開始以不同的角度來檢視平常所受的教育——大學的教育是有效率的嗎? 能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熱情、實踐自己的理想嗎?
2025/05/05
自我成長陪伴我度過許多艱難的時刻,要是沒有它,我也沒辦法持續精進自己。然而我觀察到許多人,包括我,都在自我成長中迷失、忘記了成長的意義 —— 成為理想的自己、變得更快樂。
2025/05/05
自我成長陪伴我度過許多艱難的時刻,要是沒有它,我也沒辦法持續精進自己。然而我觀察到許多人,包括我,都在自我成長中迷失、忘記了成長的意義 —— 成為理想的自己、變得更快樂。
2025/02/25
投資理財幾乎成為了現代社會人人的必修課,良好的理財習慣能讓生活過的更有餘裕。投資者的平均年齡也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許多年輕上班族、學生都紛紛把錢投入在金融市場中,期望能享受到成長的紅利。提早開始投資理財看似是好的發展,但卻讓我思考,在缺乏資金、投資經驗的時期投資是好的選擇嗎?
Thumbnail
2025/02/25
投資理財幾乎成為了現代社會人人的必修課,良好的理財習慣能讓生活過的更有餘裕。投資者的平均年齡也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許多年輕上班族、學生都紛紛把錢投入在金融市場中,期望能享受到成長的紅利。提早開始投資理財看似是好的發展,但卻讓我思考,在缺乏資金、投資經驗的時期投資是好的選擇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有些人喜愛把自身的原則問題掛在嘴邊,好像背名牌包似的,以為緊握某個執著,就此能夠提高自我身份,終究只是讓人看了場好戲,當笑話看了。
Thumbnail
有些人喜愛把自身的原則問題掛在嘴邊,好像背名牌包似的,以為緊握某個執著,就此能夠提高自我身份,終究只是讓人看了場好戲,當笑話看了。
Thumbnail
對「雙標」的看法持續雙標著,這是社會上很多人一發言像精神分裂的原因。
Thumbnail
對「雙標」的看法持續雙標著,這是社會上很多人一發言像精神分裂的原因。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當我們懂得接受自己的性格特質 當我們懂得尊重和理解彼此差異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獨特並打破傳統標籤的限制 我們一定也會遇見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
Thumbnail
當我們懂得接受自己的性格特質 當我們懂得尊重和理解彼此差異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獨特並打破傳統標籤的限制 我們一定也會遇見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
Thumbnail
【以下是需要設立界限的跡象,請看一下自己符合幾項?】 • 常常覺得累死了 • 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 • 常常處在崩潰邊緣 • 別人有求於我時,總會覺得生氣 • 會避免跟有需求的對象來往 • 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沒有得到回報 • 每天都想拋下一切,消失在世界上
Thumbnail
【以下是需要設立界限的跡象,請看一下自己符合幾項?】 • 常常覺得累死了 • 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 • 常常處在崩潰邊緣 • 別人有求於我時,總會覺得生氣 • 會避免跟有需求的對象來往 • 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沒有得到回報 • 每天都想拋下一切,消失在世界上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一個圈子裡只有我發作又是為何;也好理解,這表示其他人跟他氣味互旋。
Thumbnail
一個圈子裡只有我發作又是為何;也好理解,這表示其他人跟他氣味互旋。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Thumbnail
[一板一眼]、[認真負責]、[兢兢業業]、[見風轉舵],對你而言,是好還是不好的形容詞? 我們對字句都會有既定的解釋,這些字出現在腦海時, 你自動會把它分類[好壞]、[褒貶],然後因此做出反應。 通常被標籤了你不喜歡的形容詞,負面情緒就會隨之而來,正常也
Thumbnail
[一板一眼]、[認真負責]、[兢兢業業]、[見風轉舵],對你而言,是好還是不好的形容詞? 我們對字句都會有既定的解釋,這些字出現在腦海時, 你自動會把它分類[好壞]、[褒貶],然後因此做出反應。 通常被標籤了你不喜歡的形容詞,負面情緒就會隨之而來,正常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