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最感慨(也最令人震驚)的新聞),大概是前些年被視為教育典範的紐西蘭,居然有超過三分之一的15歲青少年幾乎無法讀寫,這個研究調查逼得新上任的總理宣布,禁止全國中小學使用手機,好讓老師能夠好好教學,學生也才能集中注意力來學習。
像這樣禁止在中小學的校內使用手機的國家愈來愈多,如英國與法國。去年(2023年)美國國家衛生局局長在一份正式建議的報告中指出:「有足夠的證據顯示,社群媒體對兒童和青少年用戶的心理健康和福祉造成深遠的傷害。」
其實這幾年來已經有非常多的研究報告有類似的結論,因為青春期正是大腦快速成長與重整的時期,也是建立自我認同的關鍵時期。去年三月,美國比較保守的猶他州已訂定法律,規定所有社群媒體必須得到十八歲以下帳戶申請人的父母(或監護人)的明確同意才能成為用戶,而且父母或監護人可以存取孩子帳戶裡所有社群媒體的內容。近年美國青少年因憂鬱和自殘而住院的人數急遽增加,據研究也是與過度及過早使用社群媒體直接相關。甚至連臉書(Meta)自己的研究也承認,社群媒體助長了同儕的比較,使得三分之一以上的少女對自己的身體形象自卑,產生焦慮與憂鬱。
其實不要說手機對青少年的影響,連大人也無法抵擋社群媒體用強大的演算法劫持了我們大腦的注意力,美其名是增進用戶的體驗滿意度,實則是希望增加我們對各個平台的黏著度與使用時間,講白話就是想盡辦法讓我們上癮。
圖書銷售量一年一年的降低,我認為主要原因是現在大家根本就沒有時間看書,因為時間都耗用在社群媒體以及追不完的戲劇、影片與搞笑的短影音。
原本有閱讀及買書習慣的讀者,發現自己買來的書根本沒有打開來看過,一次二次三次下來,我們就不再去買書,以免增加罪惡感。
智慧型手機出現才十多年已顛覆了所有人類的生活模式,如今再加上AI的推波助瀾,真的很難想像再過十多年,那時的世界與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