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幾點到學校?——老師在意的,其實不是「時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孩子幾點到學校?」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是幼兒園老師與家長之間最常溝通、甚至最容易產生摩擦的議題之一。

我記得自己剛入行時,曾因為一位家長總是無法準時送孩子上學而鬧得僵持不下,最後甚至需要我們園長出面協調,才化解彼此的誤會與不滿。

那麼,為什麼幼兒園這麼在意孩子準時上學?

老師又為什麼總是強調「早點來比較好」? 其實背後都有很具體的教育與發展原因,以下是我們身為老師的看見與擔憂:

💡1. 適應期拉得更長

每天遲到的孩子,無法參與晨間打招呼、自由遊戲或教室常規的起始活動,

這些其實都是幫助孩子進入學習狀態的重要過程。 長期錯過,會讓孩子難以建立穩定的情緒與安全感,也就更難適應團體生活。


💡2. 難以建立班級歸屬感

一個班級的運作有其節奏與共同的生活步調。

當孩子總是晚到、錯過大家一起開始的儀式與活動, 會不知不覺感受到自己是「圈外人」, 無法和同儕同步,漸漸就缺乏對班級的認同感與參與意願。


💡3. 影響同儕互動機會

孩子們的交朋友時光,往往是在自由遊戲、團體活動中自然發展出來的。

若常常晚到,孩子不但難以融入團體遊戲

也可能總是錯過與朋友建立關係的最佳時機, 進而影響社會性發展


💡4. 錯過主要課程與活動,產生「學習挫折感」

老師安排的教學活動有其流程與連貫性。

當孩子缺席或錯過主體活動,會發現自己「不知道大家在做什麼」, 久而久之容易出現自我懷疑、挫折,甚至對學習失去興趣, 產生所謂的**「習得無助感」**。


🎯我們的期待,不只是時間的準時

老師們在意的不只是鐘點,

而是孩子能否順利進入學習狀態、感受到安全感、和同儕有連結,並在團體生活中有參與和成就感

我們理解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步調與困難,

但也希望家長能理解——

「早點來」的意義,對孩子來說,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重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suan老師
0會員
4內容數
🔹幼教現場工作者👩‍🏫 🔹幼教職場觀察家👀 🔹幼兒園生活紀錄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Thumbnail
2024年年初美語補習班的小學生一週每日行程貼文, 在社會引起了輿論。大多數的評論圍繞在兒童、睡眠時間和學習成就等議題,專家們的評論呈現不同觀點,探討家長的安排對孩子的影響。本文探討了小孩在教育體制內外的體驗,以及良好的休息和創意培養在教養過程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年年初美語補習班的小學生一週每日行程貼文, 在社會引起了輿論。大多數的評論圍繞在兒童、睡眠時間和學習成就等議題,專家們的評論呈現不同觀點,探討家長的安排對孩子的影響。本文探討了小孩在教育體制內外的體驗,以及良好的休息和創意培養在教養過程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