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必知:剛開始讀 Paper,99% 的人一不小心就會掉入這三個陷阱,白忙一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剛進研究所時,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

「我很努力讀 paper,為什麼什麼都記不住?」

其實你不是讀得不夠認真,而是掉進了錯的心態陷阱。

這三種「讀錯心態」,早點改掉,才能真正讀懂 Paper、讀出研究方向。

▋1. 把 Paper 當講義在讀的「好學生心態」

你不是在準備考試,也不是在背作者的觀點。

你是來打破作者觀點、看出盲點、找到突破口的。

如果只是畫重點、記定義,

你會發現自己做了一堆事,結果一點研究靈感都沒有。

▋2. 把 Paper 當權威在讀的「崇拜心態」

很多新手看到有名期刊、知名作者,就覺得這篇 Paper「不能懷疑」。

但你要知道,研究的本質是懷疑,是挑戰,是對話。

Paper 是一場辯論的起點,不是神諭。

太快相信作者、放棄思考,只會讓你成為「文獻搬運工」。

▋3. 把 Paper 當單篇故事在讀的「碎片心態」

你不是來讀小說,你是要建構知識系統。

一篇 Paper 的重點,不只在它寫了什麼,

更在於它和你讀過的其他 Paper 有什麼「立場上的張力」。

看不出論文與論文之間的爭議點、不同點,你就看不出研究縫隙。

讀 Paper 不是在找「答案」,

而是訓練你看出「問題」。

研究者不是讀最多的人,

而是能用閱讀打開最多可能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4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5
多數碩博士生第一次學術簡報都太醜、太滿、太無聊, 不是因為內容不夠好,而是因為簡報技術停留在 Word 改字型的等級。 如果你用的是 Apple 的 Keynote,下面這三個技巧, 早點學起來,會讓你的學術簡報瞬間專業感拉滿。 ▋1. Magic Move:讓觀眾看得懂「邏輯怎麼走」 學
2025/07/15
多數碩博士生第一次學術簡報都太醜、太滿、太無聊, 不是因為內容不夠好,而是因為簡報技術停留在 Word 改字型的等級。 如果你用的是 Apple 的 Keynote,下面這三個技巧, 早點學起來,會讓你的學術簡報瞬間專業感拉滿。 ▋1. Magic Move:讓觀眾看得懂「邏輯怎麼走」 學
2025/07/15
你以為讀研究所最累的是論文寫不出來、實驗跑不動, 但其實,最可怕的是你以為「撐一下就過了」的這種心態。 睡眠,是唯一真正讓你回到起跑線的方式,其他都是跟未來借時間還。 ▋咖啡只是把疲勞的訊號關掉,不是讓你不疲勞 碩博士生最常見的日常就是咖啡續命。 但你以為清醒,其實只是把大腦的「疲勞提示」
2025/07/15
你以為讀研究所最累的是論文寫不出來、實驗跑不動, 但其實,最可怕的是你以為「撐一下就過了」的這種心態。 睡眠,是唯一真正讓你回到起跑線的方式,其他都是跟未來借時間還。 ▋咖啡只是把疲勞的訊號關掉,不是讓你不疲勞 碩博士生最常見的日常就是咖啡續命。 但你以為清醒,其實只是把大腦的「疲勞提示」
2025/07/15
研究做到後期,最可怕的其實不是做不出東西, 而是你做出了一堆檔案、一堆版本、一堆筆記,卻不知道哪一份才是最新版、哪一個才有價值。 自從我改用 GitHub repo 來管理專案, 我的心情穩定多了,因為下面這三個原因。 ▋1. 每一次 commit,都是我清楚「我有做事」的證據 以前做一個
2025/07/15
研究做到後期,最可怕的其實不是做不出東西, 而是你做出了一堆檔案、一堆版本、一堆筆記,卻不知道哪一份才是最新版、哪一個才有價值。 自從我改用 GitHub repo 來管理專案, 我的心情穩定多了,因為下面這三個原因。 ▋1. 每一次 commit,都是我清楚「我有做事」的證據 以前做一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乍聽之下很簡單,實則超難?別怕!這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Thumbnail
——乍聽之下很簡單,實則超難?別怕!這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Thumbnail
不要想得太複雜,筆者當年剛開始時,寫作功力也很低,內容往往是擷取閱讀過的片段,硬是加入到文章中。類似填空,自己想了一個概念,然後找可以用的內容填進去。 年紀比較輕的族群,寫出的網文往往有這種特性,這是理所當然的,年齡跟閱讀總量一定有關,所以習慣引經據典,非得要找到大師、師傅、導師的語錄進去。
Thumbnail
不要想得太複雜,筆者當年剛開始時,寫作功力也很低,內容往往是擷取閱讀過的片段,硬是加入到文章中。類似填空,自己想了一個概念,然後找可以用的內容填進去。 年紀比較輕的族群,寫出的網文往往有這種特性,這是理所當然的,年齡跟閱讀總量一定有關,所以習慣引經據典,非得要找到大師、師傅、導師的語錄進去。
Thumbnail
今天我翻找到以前我曾寫過的一本書內容摘要筆記,《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我突然發現以前做筆記,都寫滿滿的字,還寫了兩面的A4。剛就快速的決定把我做的這本書的內容筆記,畫成圖解。
Thumbnail
今天我翻找到以前我曾寫過的一本書內容摘要筆記,《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我突然發現以前做筆記,都寫滿滿的字,還寫了兩面的A4。剛就快速的決定把我做的這本書的內容筆記,畫成圖解。
Thumbnail
上個月再次地把緒論修改好,還算順利地繼續往下,突然發現原來第一章真的很重要,同時也最難動筆,一字一句都舉步艱難(但過了之後就覺得海闊天空)。
Thumbnail
上個月再次地把緒論修改好,還算順利地繼續往下,突然發現原來第一章真的很重要,同時也最難動筆,一字一句都舉步艱難(但過了之後就覺得海闊天空)。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本書整理了常見的八種思維錯誤,讓我們去思考,人為何會有這麼多的偏誤,影響了我們正確的判斷。因為我們每天又被資訊轟炸。認知偏誤或者說捷思法,是我們從古至今適應環境的手段。大腦會允許我們用最舒適的方式去思考,要保留能量給對一些生存更急迫,但是實際上並不合理的事情…
Thumbnail
本書整理了常見的八種思維錯誤,讓我們去思考,人為何會有這麼多的偏誤,影響了我們正確的判斷。因為我們每天又被資訊轟炸。認知偏誤或者說捷思法,是我們從古至今適應環境的手段。大腦會允許我們用最舒適的方式去思考,要保留能量給對一些生存更急迫,但是實際上並不合理的事情…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Huang Jyun-Lin 發問: 󠀠 "" 󠀠 每次有人分享看書的訣竅,都說:「不要看完整本書」、「挑選有興趣的部分看」。但只要我嘗試這樣做,都會很不舒服: 󠀠 擔心會不會有什麼更深刻的知識我沒吸收、 可能漏掉作者想傳達的地方? 以及,沒看完整本書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Huang Jyun-Lin 發問: 󠀠 "" 󠀠 每次有人分享看書的訣竅,都說:「不要看完整本書」、「挑選有興趣的部分看」。但只要我嘗試這樣做,都會很不舒服: 󠀠 擔心會不會有什麼更深刻的知識我沒吸收、 可能漏掉作者想傳達的地方? 以及,沒看完整本書
Thumbnail
論文到底要怎麼讀?本文介紹論文三步驟,幫助研究生快速理解論文內容。第一步是快速掃描論文結構,第二步是瞭解整個研究的流程圖、證明等細節,第三步是換位思考,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呈現論文內容。透過這種方法可以幫助研究者更全面地理解論文內容。
Thumbnail
論文到底要怎麼讀?本文介紹論文三步驟,幫助研究生快速理解論文內容。第一步是快速掃描論文結構,第二步是瞭解整個研究的流程圖、證明等細節,第三步是換位思考,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呈現論文內容。透過這種方法可以幫助研究者更全面地理解論文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