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研究所時,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
「我很努力讀 paper,為什麼什麼都記不住?」
其實你不是讀得不夠認真,而是掉進了錯的心態陷阱。這三種「讀錯心態」,早點改掉,才能真正讀懂 Paper、讀出研究方向。
▋1. 把 Paper 當講義在讀的「好學生心態」
你不是在準備考試,也不是在背作者的觀點。
你是來打破作者觀點、看出盲點、找到突破口的。
如果只是畫重點、記定義,
你會發現自己做了一堆事,結果一點研究靈感都沒有。
▋2. 把 Paper 當權威在讀的「崇拜心態」
很多新手看到有名期刊、知名作者,就覺得這篇 Paper「不能懷疑」。
但你要知道,研究的本質是懷疑,是挑戰,是對話。
Paper 是一場辯論的起點,不是神諭。
太快相信作者、放棄思考,只會讓你成為「文獻搬運工」。
▋3. 把 Paper 當單篇故事在讀的「碎片心態」
你不是來讀小說,你是要建構知識系統。
一篇 Paper 的重點,不只在它寫了什麼,
更在於它和你讀過的其他 Paper 有什麼「立場上的張力」。
看不出論文與論文之間的爭議點、不同點,你就看不出研究縫隙。
—
讀 Paper 不是在找「答案」,
而是訓練你看出「問題」。
研究者不是讀最多的人,
而是能用閱讀打開最多可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