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同事們會開玩笑,離職後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到處旅行、Gap Year 開啟,然而以上這些浪漫想像,通通沒有,現實只有失重感和焦慮罷了。
一直以來,我都以自律為傲。出社會後從未遲到,總是在固定時間起床,相比學生時代考試睡過頭、補考還能遲到,現在的我彷彿換了個人,或許是賺錢的壓力特別大吧,不管是不是週末,我都沒辦法睡到自然醒,生理時鐘比鬧鐘還準時,甚至在鬧鐘響之前的5分鐘自動睜眼。雖然有點無奈,但也因此維持了規律作息,讓我對生活還能有點掌控感。即使現在失業,依舊能在同一時間自動醒來,身體比我還有責任感。
但真正困擾的,是清醒的時間。過去,工作佔據了我大半人生(每天工作10小時起跳不不誇張),生活幾乎等於工作。現在突然沒了這個重心,撇除吃飯睡覺,腦中只剩「我要幹嘛?」這個問題。學生時期有考試、出社會有KPI,但這些目標消失後,我的方向在哪?繼續找下一份工作,讓新的老闆給我新的目標嗎?以前的日子雖然不輕鬆,卻規律到讓人安心:早上早會、中午吃飯、晚上下班、月底領薪水。一切有跡可循,如同一個舒適圈。如今,來到一片名為「自由」的叢林,理論上大有可為,實際上卻無從下手。
說是失業第一週,其實嚴格來說,這也才第二天的心情筆記。
過去對「儀式感」這個詞沒什麼感覺,甚至覺得有點矯情。但現在我懂了,當生活失重、未來未知,固定行為就成了我能緊抓的浮木。每天準時起床、晨跑、黑咖啡、準時午餐、重訓、準時睡覺。這些不起眼的固定行程,讓我暫時不會被焦慮吞沒。
願每個失業人都能在這片自由叢林裡,找到新的地圖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