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高溫X高濕:隱形殺手
1️⃣ 熱傷害
- 高溫高濕使汗水難以蒸發,散熱效率下降,易中暑、熱衰竭,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 高危險群: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戶外工作者。
- 🌟 預防:保持涼爽、定時補水、避免高溫時段活動。
- 📖 WHO 資料:2000–2019年,全球近49萬人死於高溫,其中亞洲佔45%。
PubMed: 26003380
2️⃣ 心血管負擔
- 高溫會讓血管擴張、心臟負擔加重。
- 室內外溫差劇烈、氣壓驟降也可能引發頭暈、胸悶、心悸、中風或心肌梗塞。
PubMed: 28791197
B. 雷雨交加:不只是雷與雨
1️⃣ 呼吸道風險
- 雷雨破裂花粉、孢子,形成微粒,容易深入肺部,誘發「雷暴哮喘」或過敏反應。
- 室內濕度高也促進黴菌滋生,惡化呼吸道過敏。
- 🌟 預防:過敏或氣喘患者應備藥、關好門窗、雨後除濕。
PubMed: 26765082
2️⃣ 心理壓力
- 高溫、高濕、雷聲、閃電易引發焦慮、情緒波動,甚至影響睡眠與專注力。
- 🌟 預防:保持心理平衡、規律作息、必要時尋求心理支持。
文獻連結
3️⃣ 傳染病威脅
- 高溫+規律降雨有利於病媒蚊繁殖,登革熱風險大增。
PMC: 3946027
C. 自我防衛:當個健康戰士
✅ 「涼」身打造
穿輕便、透氣、淺色衣物,做好防曬,避免中午外出。
✅ 「補」足水分
定時喝水、補充蔬果與電解質,避免酒精、含糖飲品。
✅ 「高」度警覺
- ⚡ 雷擊防護:遠離高樓、樹木、水面、金屬,降低身體位置。
- 🏠 室內防護:關門窗、拔插頭、不淋浴。
- 🩺 監測身體:如出現不適,立即休息求助。
研究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