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心理學|第一課:從「讀心術」到真正的科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家好,歡迎來到《給孩子的心理學》!來到這裡的你,或許最想知道的第一個問題是:心理學,到底是什麼呢?第一篇文章,我們一起來了解到底什麼是心理學吧!想要以語音方式學習的朋友,也歡迎點選以下連結觀看喔!

一、心理學,是科學不是魔法

心理學,可以說是一門研究「我們怎麼想、怎麼感覺、又怎麼行動」的科學。

注意到關鍵字了嗎?沒錯,就是「科學」。

也就是說,心理學並不是用直覺或猜測來了解人,而是透過「實驗」或「訪談」等資料,來分析、推論出人類行為的規律。所以囉,了解心理學,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憑空猜出對方心思;相反地,我們還是需要實際的「資訊」(輸入),才能有效「推測」(輸出)。

二、心理學到底在研究什麼?

現在你已經知道心理學不是讀心術,那麼它到底是在學什麼呢?

很多人會把心理學和「親子關係」、「情感問題」、甚至「犯罪動機」等聯想在一起。這些當然是心理學的一部份,但其實,還有很多不同的研究方向喔!

比如說:我們的腦部與神經,會怎麼影響感受與行為?

又或者,為什麼一群人聚在一起時,行為會跟獨處時不一樣?我們是怎麼學習的?語言又是怎麼發展出來的?......

這些聽起來很不一樣的問題,還有好多其他領域,其實都在心理學的研究範圍裡喔!未來,我們也會一起探索這些豐富又有趣的領域!

三、心理學家,怎麼研究人的呢?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開始好奇:這麼多不同主題,心理學家要怎麼研究呢?

其實,根據領域的不同,心理學家會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研究「大腦構造」的專家,和研究「社會行為」的專家,往往需要不一樣的方法,而最終目的,都是讓我們更了解「人」的本質。

這就像是要了解一棵大樹,有些人會去研究它的(這就像是基因與神經),有些人會觀察子怎麼受到天氣影響(像是情緒與行為),也有人會記錄整片森林如何互動(像是群體行為與社會心理)。每個角度都重要,缺一不可。合起來,才能讓我們更完整地認識「人」這個主角!

回到前面的例子,研究大腦與神經的專家,需要精密的科學儀器,像是fMRI(功能性磁振造影)EEG(腦電波儀)fMRI 可以幫助我們看到人們在想事情時,大腦哪些區域特別活躍;而 EEG 則是記錄我們大腦「電波的活動」,就像聽大腦的電流在說話一樣。除此之外,如果想要知道一個人喜歡什麼、內心怎麼想,心理學家則會使用「問卷」的方式來了解。有點像是你朋友問你:「從1分到5分,你有多喜歡今天的營養午餐?為什麼?」透過打分數或回答開放式的問題,都可以幫助心理學家更了解我們的感受喔!

這些方式沒有誰比較厲害,而是各有用途,就像一組工具箱裡面有捲尺、螺絲釘、板手那樣,各自負責不同的任務。

四、用問卷了解一個人?來看看 MBTI!

剛剛提到,想了解一個人的想法或感受,心理學專家會用「問卷」來幫忙。讀到這裡,也許你會想到:「欸,這不就是就是心理測驗嗎?像是『選一隻動物,看出你是哪種性格』那種?」你甚至可能會說:「我知道!是不是像 MBTI?」

(給還不熟的朋友說明一下:MBTI是最近很受歡迎的心理測驗,會問你一連串問題,比如:「你喜歡獨處,還是跟一群朋友在一起?」「你做決定時,比較靠感覺,還是邏輯?」根據回答的方式,MBTI會把你分類成 16 種不同的「人格類型」,像是 ENFP、ISTJ……每個人被「分到」不同的類型,就像《哈利波特》的分類帽,看起來超有趣的!)

但你知道嗎?心理學家在使用這些測驗時,會非常小心。因為,他們要確保這些工具「準確又公平」。所以他們會問幾個問題,尤其是以下4個條件:

  1. 信度:這個測驗,每次測出來的結果都一樣嗎?
  2. 效度:這個測驗,有測量到真正想知道的東西嗎?
  3. 標準化:這個測驗,有沒有用完全相同的方式對每個人進行?大家都是在一樣的條件下作答嗎?
  4. 常模:這份測驗的結果,能不能讓我們知道自己在整個群體中的相對位置?

看起來有點抽象,讓我簡單比喻一下:

首先,信度指的是「這個測驗,每次測出來的結果都一樣」,這就像是要量身高,應該要今天150公分,明天也是150公分,不會突然變成170公分吧?(不到160公分的我表示羨慕)

接著是「效度」,也就是「有沒有量到對的東西」。「沒有量到對的東西」可能有點抽象,我們舉個反例。今天一樣是量身高,卻要你站到體重機上,你每天量都是40公斤,信度很好。可是,這是你的身高嗎?唉呀,當然不是,這就是沒有效度。

下一位是「標準化」,也就是說,這個測驗應該要用完全相同的方式、每個人都在一樣的條件下作答。這就像你們都測驗過的團體智力測驗,大家都是聆聽老師講一樣的指示,在一樣的情境下完成的。

最後是常模,這代表測驗的結果,能讓我們知道「自己跟其他人比起來在哪裡」。比如我們熟悉的智商,所謂「資優生」的智商是130,這就是根據「一般人」、也就是所謂「常模」的平均分數100分,得出來的結果喔!

這些原則,幫助心理學家設計出更可靠的測驗工具。畢竟,如果想靠問卷來認識一個人,就必須用對的方法,才不會讓人誤會或失準喔!

五、今天我們學到了...

今天,我們一起揭開了心理學的第一層面紗。它不是讀心術或魔法,而是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人」。無論是用問卷、觀察,還是高科技儀器,心理學家都努力想了解:「我們為什麼會這樣想、那樣做?」「人和人之間有哪些共通點,又為什麼會不一樣?」

那麼,下一個問題就來了:我們是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我是天生這樣,還是後天學來的?那個住在心裡的「我」,究竟從哪裡來?

下次,我們就從這個大哉問開始,讓我們一起走進「自我」的起點,看看「自我」是怎麼在生活中,一點一滴被建構起來的吧!給孩子的心理學,我們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芝女看天下
172會員
213內容數
📖旅行 X 生活省思 X 心理學 X 翻譯思考 💡生命是一場旅行,這裡將分享我的旅行攻略、生活省思、文化觀察,以及心理學與生活的連結。 💡此外,身為外文系+教育學程出身,不能少了英語學習、翻譯與托福準備攻略!希望能滿足大家不同的喜好喔! 🩵相逢即是有緣,謝謝你聽我的故事。
小芝女看天下的其他內容
2025/01/13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新春熱門娛樂的樂透、刮刮樂,各位是否已經試試手氣了呢?日前有新聞報導,民眾請ChatGPT以歷年最常被抽中的號碼預測下期開獎結果,竟然還真的中獎,但也有民眾嘗試數次後全數槓龜。究竟樂透為何如此吸引人?請AI以歷年數據預測有根據嗎?讓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揭開樂透神秘又迷人的面紗吧!
Thumbnail
2025/01/13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新春熱門娛樂的樂透、刮刮樂,各位是否已經試試手氣了呢?日前有新聞報導,民眾請ChatGPT以歷年最常被抽中的號碼預測下期開獎結果,竟然還真的中獎,但也有民眾嘗試數次後全數槓龜。究竟樂透為何如此吸引人?請AI以歷年數據預測有根據嗎?讓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揭開樂透神秘又迷人的面紗吧!
Thumbnail
2025/01/02
過去讀了Daniel Kahneman的經典著作 《快思慢想》中譯版之後,總覺得自己理解不夠透徹,決定回去讀原文,在解讀的過程中嘗試透過自己的語言來理解,因此把自己最深受吸引的節展望理論的內容,試圖自己翻譯一次。在此分享自己的翻譯,希望與大家一起討論、學習。若有任何疑慮還請告知,非常謝謝!
Thumbnail
2025/01/02
過去讀了Daniel Kahneman的經典著作 《快思慢想》中譯版之後,總覺得自己理解不夠透徹,決定回去讀原文,在解讀的過程中嘗試透過自己的語言來理解,因此把自己最深受吸引的節展望理論的內容,試圖自己翻譯一次。在此分享自己的翻譯,希望與大家一起討論、學習。若有任何疑慮還請告知,非常謝謝!
Thumbnail
2024/12/26
台大心理系葉素玲教授與其領導的EPA實驗室舉辦的「用心理學設計人生工作坊」行之有年,目的之一是將心理學的抽象知識,轉化為可以實際改善生活的行動。工作坊上半日啟發我們覺察內在動機,下半堂課我們探討專注的重要性,設計自己的心流體驗,讓內在動機發揮最強大的功能,最後透過正念,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2024/12/26
台大心理系葉素玲教授與其領導的EPA實驗室舉辦的「用心理學設計人生工作坊」行之有年,目的之一是將心理學的抽象知識,轉化為可以實際改善生活的行動。工作坊上半日啟發我們覺察內在動機,下半堂課我們探討專注的重要性,設計自己的心流體驗,讓內在動機發揮最強大的功能,最後透過正念,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給大人的童話心理學:解析童話裡的人性,66則心理學破除愛情×職場×友誼的煩惱! 심리학이 이토록 재미있을 줄이야: 동화를 꿀꺽해버린 꿀잼 심리학》 ✍️作者:柳惠寅 原文作者:류혜인 譯者: 張召儀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23/09/01
Thumbnail
《給大人的童話心理學:解析童話裡的人性,66則心理學破除愛情×職場×友誼的煩惱! 심리학이 이토록 재미있을 줄이야: 동화를 꿀꺽해버린 꿀잼 심리학》 ✍️作者:柳惠寅 原文作者:류혜인 譯者: 張召儀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23/09/01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每篇的篇幅很短,閱讀速度快的話,三~五分鐘內可以看完,適合忙碌、沒時間、靜不下心來的現代人。 結合童話跟心理學,不管幾歲都很適合閱讀!當然也非常適合對心理學有興趣,卻又害怕深奧理論看起來只有昏昏欲睡的人,非常好的心理學入門。
Thumbnail
每篇的篇幅很短,閱讀速度快的話,三~五分鐘內可以看完,適合忙碌、沒時間、靜不下心來的現代人。 結合童話跟心理學,不管幾歲都很適合閱讀!當然也非常適合對心理學有興趣,卻又害怕深奧理論看起來只有昏昏欲睡的人,非常好的心理學入門。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這本書以心理學的角度,解說一些童話故事的情節,並且心理學的名詞,以及提到其他例子或是實驗,以下舉出書中三個故事
Thumbnail
這本書以心理學的角度,解說一些童話故事的情節,並且心理學的名詞,以及提到其他例子或是實驗,以下舉出書中三個故事
Thumbnail
在追求夢想的路上,遇到心力交瘁、表現卡關等問題是常見的。本課程以運動心理為主軸,協助您提升表現、破除障礙、優化決定,讓您更有心理韌性應對挑戰。
Thumbnail
在追求夢想的路上,遇到心力交瘁、表現卡關等問題是常見的。本課程以運動心理為主軸,協助您提升表現、破除障礙、優化決定,讓您更有心理韌性應對挑戰。
Thumbnail
第四章 我們對心理治療的客觀知識與主觀知識 P.69 .P.70 客觀的知識   在這次演講的第一部分,我想把我們所知道的一些催化心理成長的條件,以及心理成長的歷程和特徵,先作個概述。我要先說明一下,我說我要概述我們所「知道」的,那究竟是什麼意思?我的意思是指:我所說的將只限於我們已經握有客
Thumbnail
第四章 我們對心理治療的客觀知識與主觀知識 P.69 .P.70 客觀的知識   在這次演講的第一部分,我想把我們所知道的一些催化心理成長的條件,以及心理成長的歷程和特徵,先作個概述。我要先說明一下,我說我要概述我們所「知道」的,那究竟是什麼意思?我的意思是指:我所說的將只限於我們已經握有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