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命運充滿著未知與變數,我們大多希望能夠掌握這些未知,為此我們可能尋求科學上的統計分析,或是靈性上的卜卦算命,希望藉由這些技術來增加我們對未知的掌握度。而若是有一個方法,可以向神燈精靈一樣,讓你心中所想通通實現,不再是茫然的預測未來,而是主動的創造可能,這種對掌握命運的狀態稱之為:心想事成。
無限的願望
人類生活在物質次元,就必須依照物質慣性而生活,地球的自轉、地心引力、風向、濕度,這些慣性我們通稱為-自然。自古以來,我們依照著自然的慣性,規劃與安排我們的生命,而我們的出生與死亡也都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對我們來說,在生命裡能夠掌控的物質狀態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開始理解、分析所有自然的慣性,甚至嘗試模擬、複製與破壞這些慣性,我們住進鋼筋水泥的公寓,用冷暖氣控制環境的溫度,用自來水系統管理水資源,用農業畜牧控制食物的生產狀況,這些生活的改變彷彿將我們與自然獨立出來,人類終於可以完全掌握物質次元,創造自己的未來,達到心想事成的境界,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全球暖化、水資源汙染、極端氣候,各種極端化的自然狀態開始出現,在不斷膨脹的物質欲望下,原本被控制住的自然用不同的方式爆發出來,這讓掌握自然的我們不得不仔細思考,我們是不是只抓住了冰山一角?我們確實心想事成了,但或許我們想得太簡單了。

物質麻藥
這不是在反科學或反進步,我還是要一再強調,科技與社會的進步對人類來說是絕對正向,現在平凡大眾的生活對比過去的貴族能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這樣物質豐富的時代,會讓人產生一切皆可用物質滿足的假象,進而產生過度控制物質的狀態。
現代社會為了經濟成長、產能發展、消費刺激,而大幅超出基本生活所需的資源使用與生產量,導致嚴重的能源浪費、物資浪費與環境破壞,這些都是傾向物質為主的生活模式,食物浪費、快時尚、3C產品的快速汰換,為了要滿足人類的意識渴望,這些物質商品被賦予了太多的虛假價值,貼上過多標籤,變成一個又一個的物質麻藥。
就如同3-6. 自由意志所說,物質終究是物質,它無法定義我們的自我狀態,也無法滿足意識上的需求。名車名牌無法為你的人格添加價值,資產總額也無法填補你的自卑,不論我們對它們有多少期望,這些附加的價值屬性終究只是虛假的幻想,到頭來我們想控制的、期望的,跟我們真正需要的毫無關係,想要心想事成的我們,真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嗎?

活著的樂趣
如果你同意第二章精練情緒的內容,我們可以認為人類的存在就是為了創造豐富的情緒,我們可以藉由物質狀態來產生情緒變化,如果說情緒是原礦,那物質就是我們的打鐵工具,對物質的沉迷讓我們成為只收集鐵鎚卻不打鐵的鐵匠,總是想著有了這把新工具就能做出多好、多特別的成品,卻只是整天擦拭、保養這些工具,而從來沒有使用它們來創造情緒,這種對物質的過度重視,反而讓我們的生命價值失焦了。
物質的存在應該只是輔助,是讓我們在生命中冒險、體驗的工具,正因為我們能用它們來獲得不同的體驗,他們的存在才具有意義。料理的價值不在於食材的稀有度,而是文化與技術的傳承,科技的價值不在於更好更快的膨脹數值,而是改善生活、彌補人類不足的過程,衣物的價值不在於快速汰換的設計展現,而是對身體的保護與輔助,我們的確可以為事物增加它的附加價值,但過度關注這些附加價值,會讓我們忘記,它原本的功能到底是什麼。
要成為一個稱職的鐵匠,你最需要的就是能辨別需要什麼原礦以及用什麼工具,不是用工具來選擇做什麼作品,而是先決定主題再選擇工具,如同精練情緒的四個步驟一樣,第一步驟就是清楚自己的情緒,當你無法理解自己的喜怒哀樂時,怎麼能知道要用什麼工具來協助自己,又如何能夠真正的心想事成?
隨心所欲
所以到底什麼是心想事成?我們又如何確定我腦袋所想就是心中想要的?在2-1. 第一個問題我們提到,在沒有學習精練情緒之前,我們的情緒會像一個毛球一般混雜,這時的我們要理解心中所想是非常困難的,而為了要真正地達到心想事成的境界,下面的重點就不能忽視。
若我們確實完成上面的三個重點,就能進入心想事成的最佳境界:隨心所欲,跟隨你心之所想,滿足你的情緒,活在你想要的自由人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