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我在走廊上剛好和那位科長擦身而過。他突然叫住我,問了一句讓我有點意外的話:「我身上是不是還有什麼不好的東西?」
我本來想用善意的謊言帶過,笑笑地回:「沒有啦~」沒想到他又說:「可是我覺得有耶。」
那瞬間我停下腳步,認真聽他說話。我問他:「那你有去廟裡走走嗎?」他回我:「有啊,有去行天宮收驚。」聽到這句的當下,我其實很震驚—是種溫柔的震驚。
因為這個人,我曾經想靠近、想提醒,最後卻選擇了沉默。
那時候我觀察過他很久。他不是我這科的長官,平常沒什麼交集。但我總覺得他身上有股說不出的沉重,像是什麼壓在他身上,常常一臉烏煙瘴氣地從會議室走出來。
我知道他是那種很扛的人,總想照顧整個單位的人情緒,擋下所有壓力,什麼都想顧到。但也因為這樣,他看起來總是累得透不過氣來。
我真的很想開口說點什麼,但又覺得自己立場太尷尬,怕講得太玄、怕被誤會,只能一直壓著。後來還是透過一位跟我比較熟的姊姊,拜託她有機會時幫我轉達:「請他有空去拜拜、曬曬太陽,讓磁場舒展一點,這樣比較不會那麼卡。」
姊姊後來回我說,他的反應是:「我不太相信這些啦~但我有去拜拜啦,也有去行天宮。」聽到這句我其實就滿欣慰的,至少,他願意試著調整看看。
只是我後來沒再多做什麼。因為我知道,這不是儀式或拜拜能根本處理的事,這是他多年的個性與習慣,造成的壓力堆積。即使暫時放鬆,也很可能在回到原本的迴圈後再次卡住。
所以我選擇放下了—不是放棄他,而是放棄「我一定要幫上什麼」的那股執著。
沒想到,昨天他會主動開口。我抓住那個機會,順著說了:「我知道你很想照顧你們科的同仁,但你要學著放手。大家都有情緒,你不需要把他們的都背在自己身上。這樣對你不好。這些無形的東西,我們都生活在同個空間裡,當你吸了太多負能量,就很容易被共振到、被影響。你要學著釋放,壓力大就去走走、曬曬太陽。還有飲食也要顧,壓力大的時候,會特別想吃讓人快樂的東西,但這樣對身體也不好。你小孩還那麼小,要顧自己啊~」

終於啊。等他願意聽的那天到了。 我沒有說多餘的話,只把該說的,一句句慢慢地說了。 希望這些話,能讓他有一點點明白、一些些釋懷。 更希望,他能從中聽見自己、看見自己。
他聽了很認真,也跟我說:「我知道了,謝謝妳。」
我們還聊到他們科內有位姊姊,我順勢幫她說了幾句。她真的很辛苦,那科的情緒有點失衡,很多脾氣都落在她身上。但她不是那種會抱怨的人,反而是一直默默撐著的那種。科長點頭說他最近有發現,也很感謝她。
我笑著說:「要是我是她,我早就變成爆炸Q了啦~(誤、笑)」說是笑話,但其實心裡是真的很心疼她。
這個小小的對話對我來說,其實意義很大。不是因為我說了什麼驚天動地的話,而是我看到—原來,我以前講的那些話,真的有被聽進去。
我不是不在乎,只是學會不急。有些人,需要自己的節奏走向轉變。我願意等,不吵不催,等他靠近的那一刻,我就說一句剛剛好的話,剛剛好地被聽見,那就夠了。

我在學著,不急著敲門。 有些風,要等它自己吹進來; 有些時機,也只能等它剛剛好熟了,才剛好被接住。
💖心法小彩蛋
神明其實從來不是要我們依賴祂們,而是希望我們慢慢長出自己的力量。
祂們就像是心靈的充電站,在我們困惑、累了、快撐不住的時候,提供一點陪伴、一點指引,有時也幫忙排排廢氣。
但真正的自由自在,是我們茁壯起來之後,不再被環境情緒牽著走,也不再用「求救」的姿態過日子。

神明就像我心裡的光。 還沒長大的時候,那光照著我、暖著我; 但當我學會把這盞小火慢慢養大, 我不只照亮自己,也能陪別人走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