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扁平化或中小企業中,老闆常跳過中階主管直接與現場執行者溝通,導致指揮混亂與效率低落。當執行者只顧「金子」不問倫理,主管如何重回核心?運用 教練式向上管理,透過四步對話策略:肯定用意、客觀回饋、強調整合責任、共同約定流程,能修復信任、重建流程,將權力越級轉為協力合作,讓專案回到該有的軌道上。
在現實中,老闆往往既是訂規則,也是最先破壞規則的人,尤其在公司規模小、組織扁平或老闆掌控慾強、親力親為時,即便組織內責任分工清楚,仍常常越過中階主管下達指令給執行者。
對執行者而言,與其遵循工作倫理,顧你的面子還不如顧自己的金子,直接面對能決定升官發財的人,會來得實際且有效率。
團隊協作中,有些中階主管會遇到類似的困擾。上司為了掌握第一手訊息,習慣直接跨過主管向執行同仁溝通,結果執行者一邊接收高層指令,一邊又要回報或乾脆忽略主管,導致指揮體系混亂、執行沒效率,責任也變得模糊。
當制度與倫理起不了作用,執行者只看金子不一定會顧及中階主管面子的情況之下,身為責任擔當者還可以運用教練式向上管理對話,來改善上司越級指揮的現象,讓組織運作回歸到該有的軌道上。以下四個步驟供參:
一、先肯定上司的用意:向上司表達理解與支持,這時得要顧及他的面子,並建立正向對話的開端。「老闆,我知道您直接找執行同仁,是為了節省時間、確保進度順利進行,我很感謝您對團隊與專案的關心。」
二、客觀說明觀察到的影響:接著,清楚說明現狀帶來的問題,而非責怪。「只是最近我注意到,當我與同仁討論時,被告知已經接獲您的指示,由於事先我並未知曉,即便我有其他想法,似乎也不方便直接下達,因為可能讓執行同仁一時無所適從。」
三、強調當責態度並共創解決方案:重申自己的角色與責任,並邀請上司一起優化流程。「我是您的幹部,當然要承上啟下,確保工作順利展開、執行有效率;細節我來就好,也減輕您的負擔。之後遇到類似情況,您覺得什麼溝通方式最合適?我也有一些想法,想聽聽您的意見。」
四、共同約定並重申承諾:最後,給出具體的共識與未來的行動原則。「是否由我統一與您確認執行細節,然後帶領部屬並即時回報;若臨時有急事,也請先知會我,我會立即安排處理。謝謝您一直信任我和團隊,我會持續與團隊保持同步,有需要請隨時交辦。」
面對主管的「越級指揮」,抱怨無濟於事,避免針對個人,而是陳述客觀事實,以免陷入情緒的糾結之中。用教練式對話,讓上司自己意識到問題,願意調整習慣,強化互信合作關係,而非權力對抗,以建立「主管授權、由我管理、執行者專心做事」的新合作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