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能量(二):靈魂在說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有些創作,是從破碎中開始的。 不是光明的靈感閃現,而是一場無聲的崩塌。 對馨俐而言,悲傷曾是她最抗拒的情緒——那種沉重、毫無邏輯的無助感,如陰天壓在胸口,讓人無法呼吸。她曾經習慣壓抑,把悲傷藏進日常裡的微笑與工作中,表面無波,內裡卻在潰堤。 直到那天,她的朋友意外離世,連一聲道別都來不及說。她什麼也寫不出來,什麼也說不出來,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把落葉拓印在紙上。枯葉的脈絡在紙上展開,就像那段不曾出口的哀痛。她一邊拓,一邊流淚,那是她與悲傷最誠實的對話。 她後來寫下這樣一段話: 「悲傷不會毀了你, 毀了你的,是你拒絕悲傷存在。 當你願意哭泣,悲傷就會化為一條河, 載你去更深的地方, 那裡,藏著你一直想說卻無法言說的詩。」 那一刻,她明白了——悲傷本身就是禮物。不是為了教訓你,而是為了讓你更貼近生命的本質。

🌧 悲傷,是靈魂在說話

悲傷從不虛假,它是靈魂發出的低語。當我們失去摯愛、夢想破滅、信任被辜負,那些瞬間,心會撕裂。若我們能不急著修補,而是坐在悲傷旁邊,靜靜陪它流過,就能看見其中細緻的光。 創作,不一定來自快樂。許多經典詩篇、畫作、音樂,皆出自創作者最痛之處。他們沒有逃,而是轉身擁抱那份悲傷,然後在文字、顏料與旋律中,重新整理破碎的自己。

raw-image

🍂 拓印悲傷的瞬間

在馨俐的手作坊裡,有一位女孩用落葉拓印時,選了一片裂開的葉子。她說,那是她父親過世時她撿到的樹下第一片葉子。那天,她將葉拓在淺灰的紙上,拓了五遍。最後一張,她在角落寫了一行字:「我想你。」 那是她第一次對父親說話,也是第一次,從悲傷中釋放出創作的泉源。 馨俐明白,每一份悲傷,都是通往自己更深處的門。只要我們不關門,就能從那裡帶出一首詩、一幅畫、一封信,甚至一句話,都可能療癒他人。

✨ 你願意讓悲傷成為創作的泉源嗎?

悲傷,來的時候像風,像夜,像無聲的潮。 但若我們願意——願意不逃、願意陪伴它、願意讓它寫下什麼, 那麼,悲傷就會變成最純淨的創作泉源。 它不是弱點,而是一種深刻的愛,一種你還在乎世界的證明。

小語:

「讓悲傷成為你紙上的詩, 讓眼淚化成光的水痕, 你會發現, 每一段失去, 都是愛過的痕跡。」——馨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星心的生命之光
82會員
420內容數
我是心靈花園的播種者,靜靜灑下文字的種子,讓故事在閱讀者心中悄悄發芽。 我的創作源自靈魂的低語,流動於雙生火焰的牽引、內在愛的覺醒,以及關係中的創傷與修復。 每一篇書寫,都是一次與內在對話的旅程;每一段故事,都像是一朵等待綻放的心靈之花。 若你渴望一處寧靜之地,願這座文字編織的心靈花園,能為你帶來片刻安歇與溫柔陪伴。
星心的生命之光的其他內容
2025/07/25
當我們能夠強烈感受情緒的能量,並且掌握它的力度,我們就能把這股情緒的能量,轉化為創作的養分。 當我們還困在情緒裡,是無法創作的,只有深入情緒的能量裡,捕捉到情緒高低起伏的過程,並且不受其影響,而能享受其中的轉折,便能獲得深刻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心靈境界,成為創作的來源。 寫一篇文章來說明,可引經據典,
Thumbnail
2025/07/25
當我們能夠強烈感受情緒的能量,並且掌握它的力度,我們就能把這股情緒的能量,轉化為創作的養分。 當我們還困在情緒裡,是無法創作的,只有深入情緒的能量裡,捕捉到情緒高低起伏的過程,並且不受其影響,而能享受其中的轉折,便能獲得深刻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心靈境界,成為創作的來源。 寫一篇文章來說明,可引經據典,
Thumbnail
2025/07/12
榮格式的深度象徵:透過陰影的照見,真正看見內在的自己與愛的真義。 故事: 婚姻中的被操控者:自我覺醒的成長之路——從榮格與佛教思想看見光與影 夏娟是一位安靜、懂事的女子。她的世界曾經圍繞著丈夫轉動,總以為愛就是付出、就是取悅、就是忍耐。她嫁給了何柏,一位外表迷人、談吐風趣的男子。
Thumbnail
2025/07/12
榮格式的深度象徵:透過陰影的照見,真正看見內在的自己與愛的真義。 故事: 婚姻中的被操控者:自我覺醒的成長之路——從榮格與佛教思想看見光與影 夏娟是一位安靜、懂事的女子。她的世界曾經圍繞著丈夫轉動,總以為愛就是付出、就是取悅、就是忍耐。她嫁給了何柏,一位外表迷人、談吐風趣的男子。
Thumbnail
2025/07/07
「共情,不是成為海綿,而是做一面鏡子」,若以榮格心理學與佛教的智慧來解讀,可以引發深刻的反思與洞見。我們可以從「自性觀照」、「投射理論」與「空性智慧」這幾個面向展開探討: 一、榮格:從「投射」到「個體化」 榮格認為,我們對他人的感受與情緒,往往是自己內在影子的投射。當我們過度共情,像海綿一樣吸收對
Thumbnail
2025/07/07
「共情,不是成為海綿,而是做一面鏡子」,若以榮格心理學與佛教的智慧來解讀,可以引發深刻的反思與洞見。我們可以從「自性觀照」、「投射理論」與「空性智慧」這幾個面向展開探討: 一、榮格:從「投射」到「個體化」 榮格認為,我們對他人的感受與情緒,往往是自己內在影子的投射。當我們過度共情,像海綿一樣吸收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哭過之後似乎有些什麼卡住的能量,開始流動了,原來我們不需要將自己療癒到完全無傷才能夠說愛,即使滿身瘡疤,帶著傷去說我愛你,會長出力量。 這篇文章也記錄下了我的最後一個挑戰,也是破關的最後一步,當我將這些赤裸寫下勢必有被故事中那位男主角看見的風險,但走到這邊已經明白了,我清醒地看清是什麼勾起情緒
Thumbnail
哭過之後似乎有些什麼卡住的能量,開始流動了,原來我們不需要將自己療癒到完全無傷才能夠說愛,即使滿身瘡疤,帶著傷去說我愛你,會長出力量。 這篇文章也記錄下了我的最後一個挑戰,也是破關的最後一步,當我將這些赤裸寫下勢必有被故事中那位男主角看見的風險,但走到這邊已經明白了,我清醒地看清是什麼勾起情緒
Thumbnail
當我們遇到創傷時,命名這個痛苦並瞭解創傷反應的類型、影響以及依附障礙,內心被禁聲、被忽略的部分就得到了支持和認可。在無法命名經驗的情況下,創傷就像無名孤魂一般飄盪潛抑,但一旦給予名字,便能從黑暗中召喚回來。
Thumbnail
當我們遇到創傷時,命名這個痛苦並瞭解創傷反應的類型、影響以及依附障礙,內心被禁聲、被忽略的部分就得到了支持和認可。在無法命名經驗的情況下,創傷就像無名孤魂一般飄盪潛抑,但一旦給予名字,便能從黑暗中召喚回來。
Thumbnail
淚腺壞掉,是哭不出來,還是淚水潰堤?或許,是潰堤後的抽離,進到話語難以到達的深淵,同時又抓著話語的浮木,勉強倚靠生命純粹的浮力。 在一來一往的書寫,看見他們深度的自我剖析、破碎的受苦經驗、以及因受苦看見「另一世界」的驚奇。
Thumbnail
淚腺壞掉,是哭不出來,還是淚水潰堤?或許,是潰堤後的抽離,進到話語難以到達的深淵,同時又抓著話語的浮木,勉強倚靠生命純粹的浮力。 在一來一往的書寫,看見他們深度的自我剖析、破碎的受苦經驗、以及因受苦看見「另一世界」的驚奇。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本文分享和諧粉彩指導師培訓課程學員的創作過程。
Thumbnail
本文分享和諧粉彩指導師培訓課程學員的創作過程。
Thumbnail
最近,在陪伴一位因遭逢重大失落而引起憂鬱到後來恐慌急性發作的朋友,一路走來,感觸良多 多年來,因為糾結於心中那份”不可得”以及一路走來的錯誤決定而心情低落,暴躁易怒,再加上較為固執和不知變通,使得身邊的人紛紛走避,又因為對身心科的排斥及情緒療癒的懷疑及不信任,認為靠大量健身及轉移目標,就可改善,殊
Thumbnail
最近,在陪伴一位因遭逢重大失落而引起憂鬱到後來恐慌急性發作的朋友,一路走來,感觸良多 多年來,因為糾結於心中那份”不可得”以及一路走來的錯誤決定而心情低落,暴躁易怒,再加上較為固執和不知變通,使得身邊的人紛紛走避,又因為對身心科的排斥及情緒療癒的懷疑及不信任,認為靠大量健身及轉移目標,就可改善,殊
Thumbnail
悲傷 悲傷,思索 你的根源區說出哪些悲傷的情緒? 悲傷之自我對話 被控制和被排斥悲傷,不知自己做了什麼而被他人排斥的悲傷,現在看來只是他們個人感受而做出的行為,他人亦活在個人的思想內,感覺這好、這不好,如同我們自己相同、二元分化狀態,轉而同理它們,亦悲憫他們。 緊握不放的情緒,思索
Thumbnail
悲傷 悲傷,思索 你的根源區說出哪些悲傷的情緒? 悲傷之自我對話 被控制和被排斥悲傷,不知自己做了什麼而被他人排斥的悲傷,現在看來只是他們個人感受而做出的行為,他人亦活在個人的思想內,感覺這好、這不好,如同我們自己相同、二元分化狀態,轉而同理它們,亦悲憫他們。 緊握不放的情緒,思索
Thumbnail
如果你的情緒常常吞在心裡 沒有表達出來 你的身體會累積很多情緒能量 久了它們佔滿你心的空間 你就沒有辦法自在的愛人與被愛 也不太容易接受他人給你的愛 適時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讓身邊的人知道如何愛你 也是了解自己的使用說明書 讓情緒流動你才有更大的空間享受愛 別怕你的情緒
Thumbnail
如果你的情緒常常吞在心裡 沒有表達出來 你的身體會累積很多情緒能量 久了它們佔滿你心的空間 你就沒有辦法自在的愛人與被愛 也不太容易接受他人給你的愛 適時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讓身邊的人知道如何愛你 也是了解自己的使用說明書 讓情緒流動你才有更大的空間享受愛 別怕你的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