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幾年的你,員工不到10人,心想:「這樣有需要人資嗎?不就一張薪資條加Line打卡就可以了?」
嘿嘿,不是我愛潑冷水,那你遲早會被員工燙到手。
別擔心,這篇文章就是為了拯救你這種「邊賺邊怕被申訴」的老闆。一、小公司也要有制度,這些文件千萬別少!
- 人事資料表:別亂填宗教、婚姻、身高、體重,小心違反《就業服務法》。
- 報到通知書:「我哪時開始上班?要準備什麼資料?」不再霧煞煞。
- 薪資議定書:寫清楚薪水怎麼算,才不會月初笑嘻嘻、月底抓頭皮。
- 個資使用同意書:用員工資料前先告知,不然你可能連臉書都不敢Tag他。
- 勞動契約:這不是形式,是防跳針神器。
- 健檢證明:健康用人、聘得放心。
- 薪資發放管理辦法:不怕沒錢發,就怕沒辦法發得合理。
- 工作規則:需要送政府核備,不是自己寫好放保險櫃就行。
- 性騷擾防治管理辦法:要寫、要講、要貼出來,不然出事不只HR崩潰。
- 職場霸凌防治宣導:你不講,員工就用Dcard講或在脆說。
- 勞資會議:每季開一次。不開會,怎麼知道誰在不爽你?
- 公司組織圖:即使你是一人公司,也要畫出你是總經理+打雜員。
- 職務說明書:別讓助理兼任咖啡師、社群小編又包貨。
- 在職/離職證明書:讓員工走得安心,講得順口。
- 保險評估:職災發生時,風險移轉比事後說對不起更有效。
-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不只是工地要有,辦公室也會滑倒。
二、創業第一年:制度養成比訂單更重要
剛創業時業務量少,制度就會「放很鬆」,一鬆就鬆到員工以為「加薪是天經地義」、「主管就是我學長」。
不要等人數破十,才開始補制度,那時候你會發現,連老員工的底薪都搞不清楚。
🌳 Mio人資長溫暖提醒
創業很勇敢,但別讓「不懂人資」變成你最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