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週有位企業主朋友氣噗噗地要衝去申請「勞資調解」,只因員工離職前胡亂交接,甚至上班變得愛來不來……
但等等!
身為企業主幕僚的人資長,我要溫柔但堅定地說一句:「勞資調解會」 不是吵架的戰場,而是理性人最後的談判桌。
你知道什麼是「勞資調解」嗎?就是勞資雙方去「說清楚、講明白」的地方!
別以為只有罷工抗議或資方扣薪水才叫「勞資爭議」,其實以下幾種情況都算:
一、權利型爭議
- 沒發薪水、沒有加班費、資遣費被吃掉
- 勞保、健保被低報或沒保
- 合約不照走、退休金算錯
二、調整型爭議
- 老闆說明天起減薪30%,你只能點頭?
- 週休變月休、休假變打卡,這怎麼可以?
🌋那鐵了心要調解,該怎麼申請?
來~跟著以下步驟申請,咱們不求人:
1. 填表:
- 調解申請書要寫清楚雙方身分、爭議點。
2. 檢附證明:
- 例如薪資單、打卡紀錄、勞動契約、LINE截圖也可以。
3. 送件:
- 送到員工工作地點的縣市政府主管機關。
4. 配對調解人:
- 政府會幫你安排有經驗的調解委員。
5. 見面聊聊:
- 雙方開會談條件,求共識。
6. 兩種結果:
- 調解成功:雙方簽字生效,不履行可聲請法院強制執行。
- 調解失敗:準備進入第二回合,通常會選法院見。
⚠️調解不是萬靈丹,企業主該注意什麼?
調解是「維穩」機制,不是「出氣筒」。 不爽員工就提調解,反而讓問題擴大。
法律程序要準備,情緒要冷靜。
要有證據才有理! 沒打卡紀錄、沒信件存證、沒文字約定,全靠感覺是沒用的。
另外,調解期間,雇主不得對員工進行不利處置,法律都有明文規定。
🌳Mio人資長提醒
家族企業、情侶創業、閨蜜合夥,「感情用事」常是勞資爭議的開端。
不要因為覺得公司規模小,就輕忽管理。多數的小微企業,經常在人事管理上吃了悶虧。
唯有在用人前建好制度(例如:離職流程、交接表單、工作規則、勞動契約等)做好預防,會比事後抓狂有效。
企業經營不只要會賺錢,更要會合法用人。開大門,走大道,才是真正的理直氣壯。
企業經營管理就如同航行在汪洋中的船隻,難免會遇到天候多變的時候,如何堅定地在航線上勇往直前,考驗著每一位掌舵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