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若能同時指向觀察、感受、需求與請求,就能成為連結,而非割裂。」——馬歇爾・羅森伯格《非暴力溝通》
昨天,我們談到以同理傾聽連結他人。今天,讓我們把這份同理放進「非暴力溝通(NVC)」的四步驟框架,讓對話不只溫柔,還更有方向。NVC 並非討好或說服,而是在彼此尊重中尋找行動方案。四步驟分別是:
- 觀察(Observation)——純粹描述事實,不帶評價。
例:「你在會議中說話的語速很快。」 - 感受(Feeling)——坦白此刻情緒。
「我感到有點被趕。」 - 需求(Need)——說出未被滿足的需要。
「我需要有足夠時間整理思路。」 - 請求(Request)——提出具體、可行、正面的行動建議。
「下次能不能讓我提前五分鐘收到議程?」
這串流程看似簡單,難在「不中斷、不批判」,並確保每一步都源自真實覺察。若你已練習同理傾聽,便更容易在步驟二與三時準確點名感受與需求;同時,你也能在對方分享時,用同理回映協助他們釐清。
- 結構讓情感有出口:同理是情感的橋樑,四步驟則像橋墩,支撐對話走向解決。
- 避免指責的語言陷阱:少用「你總是…」「你應該…」,多用「當…我感到…因為…所以我想…」。
- 行動化請求:請求需可觀察、可執行;模糊的願望難以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