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起固定下廚的一些心得(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二、

  因為疫情封城期間都吃自己煮的,所以變瘦了。這個敘述可能會被理解為自己煮得不好吃,食不下嚥,因而變瘦。不過真正的原因是自己煮容易控制份量,調整蔬菜、蛋白質和澱粉的比例,還能在適合自己行程的時候進食,而不用受限於餐廳營業的時間。假使預期某天會很忙,就在早上八點吃一頓正餐,接著一路撐到下午三點,吃個點心,到晚餐前就不必再想食物的事。如果要等餐廳供餐,至少要等到早上十一點,那是一個經常要開會的時間。一邊捱餓一邊開會的結果是開會時精神不好,而且餓太久後常會不小心吃太多。

  另外就是調味。餐廳調味的目的在於讓顧客一入口就覺得好吃,特別是去 fast-casual 的很多人(包括我)其實不太在意自己吃了什麼,就只是需要吃點什麼來填肚子,那麼餐廳在調味和份量上使顧客感到飽足就是第一目標。自己煮不需要那麼緊張,調味以輔佐食材的味道為目的,可以收斂一些。吃久了自己煮的,就難以忽略外食調味下手有多重。

  以上兩點是支撐我在解封之後繼續下廚的理由。接著還有一些階段性因素,例如備孕懷孕期間一周該吃兩份 Omega-3 rich 魚類,必須避免汞量高的魚類,偶爾會瘋狂想吃焦糖滷味和淡菜鍋等。小孩子四個月大開始吃副食品時,要一樣一樣嘗試,看看有沒有過敏反應。這些階段隨著孩子滿一歲就會逐漸結束,最後就只剩下上述兩點。

  也就是說,如果我的住處或公司附近有業者提供 (1) 7 a.m. -11 p.m. 的營業時間, (2) 讓我自由選擇餐點搭配, (3) 口味合適,且 (4) 價格我負擔得起,那麼比起固定下廚,我會更傾向使用這樣的外食服務。最近幾回我起心動念,認為將時間花在煮飯不如花在其他地方,我要解放我的勞力,率領先生小孩連吃幾天外食,還嘗試過 Japanese-American 的 My Happy Tummy Club 送餐服務,最後總是回歸在家下廚。

  對我而言外食最大的障礙還是在食材和調味。我喜歡煮當季的食材,喜歡在超市摸到一把漂亮的蘆筍,一顆敲起來沉沉的西瓜;我想親自挑魚和肉,請店員照我的要求切割。我們甚至請過煮飯工,但我還是想做這些事,而且自己的廚房和廚具被外人使用讓我渾身不自在,最後她只負責在我煮飯後清理飯廳和廚房,我照付當初說好的酬勞。兩個月後她找了另一份工作,向我辭職,我默默地鬆了一口氣。

  試了一輪,我發現我在煮飯這件事上無法授權,就是要自己來。然而在我所能從事的經濟行為之中,煮飯的機會成本其實蠻高的,並非我的比較優勢之所在。我必須坦承:我這個人堅持長時間自己煮自己吃的東西,並非理性經濟人的行為。

豆苗蝦仁

豆苗蝦仁

(To be continu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 Chiu|邱K的沙龍
5會員
20內容數
2025/07/30
2020 年起固定下廚的一些心得。
Thumbnail
2025/07/30
2020 年起固定下廚的一些心得。
Thumbnail
2024/07/30
「他們的靈魂居住於明日之屋,而你連在夢中,都到不了那個地方。」
2024/07/30
「他們的靈魂居住於明日之屋,而你連在夢中,都到不了那個地方。」
2024/02/05
好希望孟軻媽媽能來發篇文喲。
Thumbnail
2024/02/05
好希望孟軻媽媽能來發篇文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天氣炎熱,人懶懶倦倦,別說下廚,連吃飯都沒胃口,最近食安事件又頻傳,更加不願隨便外食,一心就想著要吃點又香又甜的東
Thumbnail
天氣炎熱,人懶懶倦倦,別說下廚,連吃飯都沒胃口,最近食安事件又頻傳,更加不願隨便外食,一心就想著要吃點又香又甜的東
Thumbnail
現在幾乎每天都會下廚,連平日下班的晚上也會為自己準備晚餐,煮飯不麻煩,麻煩的是一個人吃飯要煮什麼樣的料理呢?我會比較傾向做一道菜裡面既有肉又有疏菜的料理,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準備多道菜,簡單又快速。雖然自己還在練習縮短料理的時間,經過這一年半在舍宅裡的自主烹飪學習時數,現在料理食材的時間比起一開始已
Thumbnail
現在幾乎每天都會下廚,連平日下班的晚上也會為自己準備晚餐,煮飯不麻煩,麻煩的是一個人吃飯要煮什麼樣的料理呢?我會比較傾向做一道菜裡面既有肉又有疏菜的料理,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準備多道菜,簡單又快速。雖然自己還在練習縮短料理的時間,經過這一年半在舍宅裡的自主烹飪學習時數,現在料理食材的時間比起一開始已
Thumbnail
自從搬進有廚房的舍宅後,便開始每天為自己下廚,平日除了晚餐外,也會多準備一份隔天的午餐,既能顧到自己的健康,還能省下每個月的餐費。會開始開伙自炊有三個原因,30%鄰近周遭是類美食沙漠,30%開始重視健康,剩下的40%則是紓解上班壓力。可能有人會說「上班都忙了一天,還要花時間買菜煮飯,好累。」確實..
Thumbnail
自從搬進有廚房的舍宅後,便開始每天為自己下廚,平日除了晚餐外,也會多準備一份隔天的午餐,既能顧到自己的健康,還能省下每個月的餐費。會開始開伙自炊有三個原因,30%鄰近周遭是類美食沙漠,30%開始重視健康,剩下的40%則是紓解上班壓力。可能有人會說「上班都忙了一天,還要花時間買菜煮飯,好累。」確實..
Thumbnail
身為外食族,這一波通膨真的是震撼到我了。 我以前覺得在國外自己料理食物非常省錢,但台灣是美食天堂,外食便宜又美味,餐餐自己煮的動力是什麼呢? 衛生?健康?
Thumbnail
身為外食族,這一波通膨真的是震撼到我了。 我以前覺得在國外自己料理食物非常省錢,但台灣是美食天堂,外食便宜又美味,餐餐自己煮的動力是什麼呢? 衛生?健康?
Thumbnail
感謝生病的自己,同時也感謝疫情被關在家的自己,還要感謝現在會做菜給自己吃的那個自己。 連假4天,玩了2天,剩下2天,就整理掉媽媽拜拜的煮食。 台灣人拜拜不可少的是,會煮的超級澎湃,因為祖先們會邀請朋友來吃,所以必須...澎湃。 以前,不曾做菜的自己,就是人家端什麼上來,就很夠意思的大快朵頤一番
Thumbnail
感謝生病的自己,同時也感謝疫情被關在家的自己,還要感謝現在會做菜給自己吃的那個自己。 連假4天,玩了2天,剩下2天,就整理掉媽媽拜拜的煮食。 台灣人拜拜不可少的是,會煮的超級澎湃,因為祖先們會邀請朋友來吃,所以必須...澎湃。 以前,不曾做菜的自己,就是人家端什麼上來,就很夠意思的大快朵頤一番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慢慢跟著母親取經,記錄下一道又一道簡單又好吃的家常菜。自己煮不但能省錢、增進夫妻感情,也是蠻有成就感的。我所嚮往的生活,有個自己的小菜園,在下班後忙碌的夜晚來臨之前,做幾道簡單又健康的料理,與家人談笑風生,是幸福也是種幸運。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慢慢跟著母親取經,記錄下一道又一道簡單又好吃的家常菜。自己煮不但能省錢、增進夫妻感情,也是蠻有成就感的。我所嚮往的生活,有個自己的小菜園,在下班後忙碌的夜晚來臨之前,做幾道簡單又健康的料理,與家人談笑風生,是幸福也是種幸運。
Thumbnail
如果有在糾結吃不吃素,或許可以進來鑑賞我的觀點。
Thumbnail
如果有在糾結吃不吃素,或許可以進來鑑賞我的觀點。
Thumbnail
我把吃飯分成兩種,「生存」與「生活」。聊聊我最近迷上的「東港飯湯」,還有我對平民美食的熱愛。
Thumbnail
我把吃飯分成兩種,「生存」與「生活」。聊聊我最近迷上的「東港飯湯」,還有我對平民美食的熱愛。
Thumbnail
最近愛上韓式泡菜里肌豬肉片這道菜。 不常下廚的我,不擅長調味,最常弄給自己吃的東西就是水煮餐,頂多撒一些薑黃粉,或是感冒時會去買小7關東煮並利用它的湯來熬粥(現成湯頭的概念),再自己加高麗菜、雞蛋等材料……
Thumbnail
最近愛上韓式泡菜里肌豬肉片這道菜。 不常下廚的我,不擅長調味,最常弄給自己吃的東西就是水煮餐,頂多撒一些薑黃粉,或是感冒時會去買小7關東煮並利用它的湯來熬粥(現成湯頭的概念),再自己加高麗菜、雞蛋等材料……
Thumbnail
吃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但是每個人吃飯的心態都不大相同,有人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有人則是在享受美食,有人則是斤斤計較每餐的熱量。 不管是出於哪種目的吃飯,我認為“好好吃飯“是多數的人所缺乏的。
Thumbnail
吃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但是每個人吃飯的心態都不大相同,有人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有人則是在享受美食,有人則是斤斤計較每餐的熱量。 不管是出於哪種目的吃飯,我認為“好好吃飯“是多數的人所缺乏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