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體育班不如辦資優班?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如果說,有這樣一個資優教育方案,從國小開始,提供世界主流思考教育,經由團隊協作的課程與實作,可以讓您的孩子學習面對問題時,透過觀察與分析,學習如何思考,培養自己以及協同團隊解決問題的能力,承受壓力及挫折的能力,同時還能提升孩子的免疫力…

在課程中,我們會提供基本技術的指導與練習,讓孩子能夠俱備實作的基本能力,了解團隊協作的規則,設立各種假設情境,讓孩子習慣團隊討論的方式及秩序;

在實作前,我們會讓孩子以Workshop的方式,透過提問,引導他們自行討論,設定共同目標,學習觀察與分析,學習互相傾聽與分享,發揮創意,建立團隊共識,擬定協作策略;

在實作中,我們不會給孩子公式或解答,會透過提問與鼓勵,培養孩子獨立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壓力之下快速決策的能力,以及讓孩子學習在團隊的不同角色定位下如何持續貢獻並承擔責任;

在實作後,我們不會評價孩子,透過實作過程,支持孩子面對挫折,引導孩子總結團隊的策略執行是否有效,並嘗試讓孩子們重新建立團隊及個人的改善目標。

請問,您是否有意願讓孩子參與這樣的課程?

.

.

.

註:上述學習將透過遊戲及運動的方式來達成。

為什麼國高中之後,多數家長不願意再支持孩子繼續投入在運動上?

以足球來說:

課業繁重?踢球沒前途?學習跟足球只能擇一?甚至當孩子踢得愈好時就越擔心?

如果我們重新定義足球,足球俱樂部不再認為自己只是提供足球競技運動的俱樂部,我們要培養的不是頂尖運動員,而是具備多重思維能力的社會菁英,家長是否還須在學習與足球之間抉擇?面對的受眾是否不同?發展的方向是否不同?足球運動在台灣的未來是否能夠不同?

如果從一開始,就讓家長明白,比賽的目的從來不是贏球,而是成長,我們應當追求的是孩子的全人發展,而不僅是單純足球運動的競技能力,透過足球的形式,我們可以加強孩子的多項能力,讓他們面對快速變動的世界能有所準備…

如果能讓家長了解,場上進行的比賽,是孩子們自己訂好的策略戰術,比賽進行中,場邊的家長就不用(不能也不應)再大喊(或大罵)了,家長們要做的,僅是鼓勵、支持,以及陪伴。

教練作為技術的訓練者,規則的說明者,思考的引導者,透過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去觀察、去判斷、去計畫、去犯錯、去失敗、去成長,不再給予答案或建議,與其讓孩子背熟公式能夠快速答題,不如讓孩子自己學習如何找到答案,在場邊不斷提醒孩子去壓迫或是回防,當場上狀況瞬息萬變時,他/她要繼續等教練的指令?還是選擇相信自己的判斷?當他/她一直被否定,他/她還能夠相信自己嗎?

放手讓孩子做決定吧!畢竟只有孩子自己做出的判斷,他才會真正認同並且願意做出改變,我們不也是這樣長大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些錯誤,縱使師長再怎麼耳提面命,我們總也是要自己親身跌倒過才會甘願。

如果輸的收穫更多,那我們是寧願孩子贏還是輸?

如果我們一開始的目標就不是獎盃,那何必在乎輸贏???

又或者,我們能夠單純享受孩子跟夥伴們一起遊戲時臉上的笑容,那就夠了!

如果,我們的運動這樣教,那麼辦體育班或者是辦資優班,還有差別嗎?


#補習就是我們的文化

#失敗是最快的學習方式

#教得越少學得更多

#其實家長需要的教育更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西蒙隨寫
3會員
15內容數
嘗試以文字來記錄自己過去所得的中年男子
西蒙隨寫的其他內容
2025/10/24
露瑪是一位受過美國教育的約旦女子,她將克拉克斯頓的難民孩子們組織起來,成立了一支名為「流亡者」的難民足球隊。她教導足球的方法,讓我思考我們的教育是否真的能夠讓孩子比我們更好?
Thumbnail
2025/10/24
露瑪是一位受過美國教育的約旦女子,她將克拉克斯頓的難民孩子們組織起來,成立了一支名為「流亡者」的難民足球隊。她教導足球的方法,讓我思考我們的教育是否真的能夠讓孩子比我們更好?
Thumbnail
2025/10/17
英國足球金童貝克漢回饋家鄉,參與紀錄片《貝克漢的黃金球隊》(Save Our Squad with David Beckham),帶領倫敦東區草根球隊韋斯瓦德小子俱樂部U14隊,在艾可少年足球聯賽中奮力保級。紀錄片真實呈現貝克漢的教練生涯、球隊困境與成長,以及英格蘭足球青訓體系與臺灣的差異。
Thumbnail
2025/10/17
英國足球金童貝克漢回饋家鄉,參與紀錄片《貝克漢的黃金球隊》(Save Our Squad with David Beckham),帶領倫敦東區草根球隊韋斯瓦德小子俱樂部U14隊,在艾可少年足球聯賽中奮力保級。紀錄片真實呈現貝克漢的教練生涯、球隊困境與成長,以及英格蘭足球青訓體系與臺灣的差異。
Thumbnail
2025/10/10
本片改編自1902年小說《Brewster’s Millions》,講述丙級足球隊守門員王多魚接受一個月花光十億的挑戰,以繼承巨額財產。電影巧妙地將原著故事背景與中國足球聯賽實際情況結合,並加入許多幽默元素,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喜劇片。
Thumbnail
2025/10/10
本片改編自1902年小說《Brewster’s Millions》,講述丙級足球隊守門員王多魚接受一個月花光十億的挑戰,以繼承巨額財產。電影巧妙地將原著故事背景與中國足球聯賽實際情況結合,並加入許多幽默元素,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喜劇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結婚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而辦婚禮更是一件耗時間耗心力又得花大錢的事。但這可是小豬和小蝸一生一次的重大決定,就算沒有太多錢,也不想失去該有的質感怎麼辦? 今天就來開箱小豬和小蝸的婚禮,和大家分享我們怎麼用少少的錢買到那些不可或缺的東西。當然是靠蝦皮購物啊!!!
Thumbnail
結婚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而辦婚禮更是一件耗時間耗心力又得花大錢的事。但這可是小豬和小蝸一生一次的重大決定,就算沒有太多錢,也不想失去該有的質感怎麼辦? 今天就來開箱小豬和小蝸的婚禮,和大家分享我們怎麼用少少的錢買到那些不可或缺的東西。當然是靠蝦皮購物啊!!!
Thumbnail
分享新家入住與佈置的蝦皮購物好物,包含入厝儀式用品、玄關收納、衣櫥整理等。同時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學如何操作並分享聯盟行銷優點,以及雙11購物優惠資訊,鼓勵讀者一同加入賺取額外收入。
Thumbnail
分享新家入住與佈置的蝦皮購物好物,包含入厝儀式用品、玄關收納、衣櫥整理等。同時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學如何操作並分享聯盟行銷優點,以及雙11購物優惠資訊,鼓勵讀者一同加入賺取額外收入。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本文探討創新思維在教育和企業中的應用,作者強調創新不僅需要技巧,更需要培養正確的心態。文章以創新思考藏寶圖為例,說明如何重新思考問題與答案的關係,並提出企業需要設立創新思考專員和創新顧問等新職位來推動企業創新。
Thumbnail
本文探討創新思維在教育和企業中的應用,作者強調創新不僅需要技巧,更需要培養正確的心態。文章以創新思考藏寶圖為例,說明如何重新思考問題與答案的關係,並提出企業需要設立創新思考專員和創新顧問等新職位來推動企業創新。
Thumbnail
想充實孩子的暑期生活卻不知該如何選擇嗎? 從小到大的路,南投復臨國際實驗教育機構(TAIS)都提前安排好了!每年為8~17歲的學生各別規劃了兩種暑期課程,分別是「國小英文營」與「暑期英文班」,採英文能力分班,不怕程度跟不上。在課程期間內,體驗復臨美麗自然的校園、美式教育學習環境、住宿生活與國際學校
Thumbnail
想充實孩子的暑期生活卻不知該如何選擇嗎? 從小到大的路,南投復臨國際實驗教育機構(TAIS)都提前安排好了!每年為8~17歲的學生各別規劃了兩種暑期課程,分別是「國小英文營」與「暑期英文班」,採英文能力分班,不怕程度跟不上。在課程期間內,體驗復臨美麗自然的校園、美式教育學習環境、住宿生活與國際學校
Thumbnail
通常,課業輔導/學習扶助的教學現場情境為1個班級10個人以內的學生,個人教導、兩人一組或三人一組為適宜,合作學習策略主要是以「精熟學習內容」為主、「引導主題探究」與「促進分享討論」為輔,增加多元的機會和可能。
Thumbnail
通常,課業輔導/學習扶助的教學現場情境為1個班級10個人以內的學生,個人教導、兩人一組或三人一組為適宜,合作學習策略主要是以「精熟學習內容」為主、「引導主題探究」與「促進分享討論」為輔,增加多元的機會和可能。
Thumbnail
.認識復臨國際學校生活與課程 .三大優勢—國際化教育環境 .三大優勢—自我成長與管理 .三大優勢—品格培養與能力 .了解更多,成為國際化英才!
Thumbnail
.認識復臨國際學校生活與課程 .三大優勢—國際化教育環境 .三大優勢—自我成長與管理 .三大優勢—品格培養與能力 .了解更多,成為國際化英才!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學校與學習是不同的概念。學校提供方便的學習環境,但真正的學習之路可能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要讓孩子的學習空間侷限在學校或3C產品裡,世界之大,充滿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學校與學習是不同的概念。學校提供方便的學習環境,但真正的學習之路可能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要讓孩子的學習空間侷限在學校或3C產品裡,世界之大,充滿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孩子到國家辦的學校讀書,爸媽怎能接受孩子健康走進去、躺著推出來?事關全國師生「安全的職業環境、安全的受教權」,如果家長們以後只能各憑本事、自力救濟保護自家的孩子,我們的教育改革能算是成功嗎?
Thumbnail
孩子到國家辦的學校讀書,爸媽怎能接受孩子健康走進去、躺著推出來?事關全國師生「安全的職業環境、安全的受教權」,如果家長們以後只能各憑本事、自力救濟保護自家的孩子,我們的教育改革能算是成功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