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要好好說」的背後──孩子真的知道什麼是「好好說」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常對孩子說:「有話要好好說,不要用哭鬧的。」或是「不要哭,用講的。」但你是否想過,孩子真的懂什麼是「用講的」嗎?

對兩、三歲的孩子而言,這句話往往只是模糊的指令,沒有具體的步驟可遵循。

爸爸媽媽們,試著換個角度分析:

孩子或許只聽懂「不可以哭」,卻不明白為什麼,也不知道該用什麼詞彙或語氣來表達當下需求。

當情緒湧上來時,大腦的情緒中樞會優先被啟動,語言能力自然暫時下降。

於是父母說:「用講的!」但若沒有示範,孩子只能依賴現有的方式──哭。

父母可以這樣做:

  • 多用示範語句:例如「媽媽,我想要……」、「我不喜歡……」、「我覺得……」。先理解孩子的目的,再帶他完整說一次。
  • 情境練習:用角色扮演方式排練,如同演一場小劇場。
  • 情緒降溫後再引導:想想看,連成人都難在盛怒時耐心聽人說道理,更何況孩子。

例如:孩子一開始哭個不停,卻又說不出來,大人們都會問孩子的各種需求。當確定孩子是因為挖不起來飯而生氣時,就可以跟他說:來,跟我說一遍:「媽媽,幫我挖飯。」且要一句一句分開來說,讓孩子可以清楚的表達後再幫他挖飯。

一般來說,遇到兩三次,教個兩三遍即可得到父母要的效果。如果孩子仍在情緒上,不願意照著你的方法說出來,可以跟他表示:「等你情緒緩和再跟我說。」等他真的情緒緩和後照你說的說一遍,再幫他處理。

這樣子可以讓孩子明白:清楚的表達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結果,而哭鬧是沒有任何幫助的。除了有助於孩子正確的情緒表達,也能讓孩子跟同儕相處時不容易產生誤會。千萬別把「用講的」當成一條命令,而要把它視為一種需要練習的技能。

raw-image


偷偷說一句:

你有沒有發現,很多成年人──無論熟識與否──也常溝通不清?

有些人話沒講明白卻以為交代清楚,讓你滿頭問號;有些人講不出明確訴求,只能靠你猜。

這些,往往源自童年時缺乏「清楚表達需求」的訓練。別小看「好好說」的力量。

孩子頂嘴,是沒禮貌還是表達力?

在許多亞洲傳統文化中,父母習慣「說一做一」、「叫你往東別往西」的教育方式。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是否感同身受?

原因可能包括:

  • 父母的上一代也是如此教育他們
  • 注重面子
  • 不容許權威被挑戰

然而,這樣的方式對孩子的成長並不一定正向。隨著網路普及與育兒觀念的更新,越來越多父母開始尋求更健康的溝通方式。

那麼,頂嘴一定是壞事嗎?

其實,有時頂嘴是孩子嘗試用語言表達不同意見。

  • 分辨內容與語氣:如果內容合理但口氣不佳,先肯定內容,再引導語氣。
  • 避免一味壓制:可用「重述」練習,讓孩子換一種方式再說一次。
  • 防止完全失控:若放任不管,可能養成不當口氣的習慣;可在情緒平復後一起回顧當時的對話。

「頂嘴」其實是表達力的原石,父母的引導可以將它打磨成真正的溝通能力。

孩子的話語,是心靈的窗口。當我們願意慢下來,教他如何說、示範如何聽,語言就能成為愛的橋樑,而非衝突的箭矢。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六藝補教搜尋平台
3會員
13內容數
📚 補習不用跑,六藝幫你找! 六藝平台是專為補教業與家長打造的智能搜尋平台,幫助家長快速找到適合孩子的補習班,也讓優質補習班更容易被看見。 👨‍🏫 對補習班來說,我們是招生與曝光的新舞台 👩‍👧‍👦 對家長來說,我們是一站式找補習的最佳幫手
2025/08/02
筆者過去在補習班任教期間,經常有家長向我提出這樣的問題:「學校已經有教英文了,我的孩子需要額外再補嗎?」甚至還有家長堅持:「國小教的內容已經足夠,孩子認真學怎麼可能不會?」 那麼,學校有認真學,真的就一定會嗎? 先講結論:公立學校的英文課程其實遠比家長想像得要有限,課程內容跳躍,幾乎沒有額外補充
2025/08/02
筆者過去在補習班任教期間,經常有家長向我提出這樣的問題:「學校已經有教英文了,我的孩子需要額外再補嗎?」甚至還有家長堅持:「國小教的內容已經足夠,孩子認真學怎麼可能不會?」 那麼,學校有認真學,真的就一定會嗎? 先講結論:公立學校的英文課程其實遠比家長想像得要有限,課程內容跳躍,幾乎沒有額外補充
2025/07/18
事先聲明: 本篇文章並未涉及任何營利目的,也未接受私立學校的任何利益,純粹客觀分析當前的教育環境。 本文將描述公立學校的現實狀況,若無法接受者,請自行離開。 升學之路漫漫長路,您的孩子走到哪個階段了?從幼兒園到大學,近20年的求學時間中,國中僅佔三年,約為升學期間的六分之一,為何私立國中
Thumbnail
2025/07/18
事先聲明: 本篇文章並未涉及任何營利目的,也未接受私立學校的任何利益,純粹客觀分析當前的教育環境。 本文將描述公立學校的現實狀況,若無法接受者,請自行離開。 升學之路漫漫長路,您的孩子走到哪個階段了?從幼兒園到大學,近20年的求學時間中,國中僅佔三年,約為升學期間的六分之一,為何私立國中
Thumbnail
2025/07/05
孩子回家不讀書,問題或許在父母自己身上 經常有媽媽問我:「老師,我的孩子回到家就不願意讀書,該怎麼辦?」 每次聽到這個問題,我都會先問一句:「媽媽,請問您自己平時有閱讀的習慣嗎?」 通常得到的回答是:「沒有耶……」 這時我便會說:「那就難怪孩子不讀書了。」 事實上,孩子是否喜歡閱讀
Thumbnail
2025/07/05
孩子回家不讀書,問題或許在父母自己身上 經常有媽媽問我:「老師,我的孩子回到家就不願意讀書,該怎麼辦?」 每次聽到這個問題,我都會先問一句:「媽媽,請問您自己平時有閱讀的習慣嗎?」 通常得到的回答是:「沒有耶……」 這時我便會說:「那就難怪孩子不讀書了。」 事實上,孩子是否喜歡閱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在『別對孩子說的44句話』這本書中,會解釋為什麼「不要說」某些話,更會提出「這樣說會更好」的建議。本文整理了七句最常聽到的父母NG對話,以及建議如何改善溝通方式,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建立自尊與安全感。
Thumbnail
在『別對孩子說的44句話』這本書中,會解釋為什麼「不要說」某些話,更會提出「這樣說會更好」的建議。本文整理了七句最常聽到的父母NG對話,以及建議如何改善溝通方式,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建立自尊與安全感。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在兩個孩子的童言童語中,透過引導,讓孩子們理解了將不好聽的話「倒出去」的比喻,幽默地解釋了言語的處理方式。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他人言語的反應。這篇育兒生活雜記不僅幽默有趣,而且富有啟發性,值得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在兩個孩子的童言童語中,透過引導,讓孩子們理解了將不好聽的話「倒出去」的比喻,幽默地解釋了言語的處理方式。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他人言語的反應。這篇育兒生活雜記不僅幽默有趣,而且富有啟發性,值得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害怕是一種感受,所以我們直接叫孩子「不要害怕」是無效的,我們否定孩子的感受,對他說:「沒什麼好怕的!」更會讓孩子覺得無能。
Thumbnail
害怕是一種感受,所以我們直接叫孩子「不要害怕」是無效的,我們否定孩子的感受,對他說:「沒什麼好怕的!」更會讓孩子覺得無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