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帶有濃厚的詩意與思辨性,
企圖以簡練但深刻的方式來探討關於「理想化」與「現實衝擊」之間的張力。
也就是說:
有時候以為在描述一個人,但其實是在描述一種心理狀態——理想化的危險。
點出了主觀性。「完美」並非客觀存在,
而是你選擇這樣去看一個人。
理想化可能來自一種情感上的任性、一種強加的渴望,而非對方真實的樣貌。把人神化的代價就是:當他/她不如你的想像時,傷害更重,失落更深。
理想化也帶來一種壓力:你害怕破壞那個完美的幻象,因此步步驚心。
揭露自己如何參與了這個理想化的建構,也因此承擔了情緒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