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 ELLE 的文章重點在於:
👉 50歲以上女性最該練習的運動,就是「伏地挺身(俯臥撐)」。
為什麼要做伏地挺身?
- 防止肌少症:30歲後肌肉量每10年下降 3~8%,60歲後速度更快;阻力訓練能延緩流失。
- 強健骨骼:肌肉收縮會牽拉骨骼,刺激鈣沉積,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質疏鬆與骨折風險。
- 應對更年期:雌激素下降導致肌肉、骨骼、關節功能退化;伏地挺身能改善肌力、平衡、姿勢與代謝。
- 全身性效果:同時訓練胸肌、肩膀、肱三頭肌、核心、臀腿穩定肌群。
- 提升生活功能:幫助日常動作(搬重物、跌倒時支撐)、保護關節、防止跌倒。
- 神經肌肉協調:維持腦—神經—肌肉的溝通,改善平衡與反應速度。
怎麼做比較安全?
- 標準姿勢要點
- 從高位平板撐開始,雙手略寬於肩。
- 收緊核心,臀部與身體保持直線。
- 下放時手肘約45度角。
- 胸部接近地面後再推起。
- 建議頻率
- 每週 2~3 次。
- 一次 5~10 下就有效,重點是姿勢正確。
- 循序漸進的方法
- 初學者可從 靠牆伏地挺身、上斜伏地挺身(手放在桌子或椅子上) 開始。
- 逐漸降低斜度、增加次數,再挑戰標準伏地挺身。
- 可以加入慢速控制(下放3秒)、或搭配其他重量訓練。
結論
- 伏地挺身是一個 無需器械、隨時隨地可做 的全身性訓練。
- 對 50+ 女性特別重要:能 維持力量、骨密度、平衡與自信。
- 不管現在能做幾下,重點是 持續練習與逐步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