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談亞斯】「愛」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亞斯母親愛女兒的方式是給予物質滿足

但有時也沒那麼多資源,所以回應時也很焦躁不安

亞斯母親會提供各種問題解方讓女兒這樣做就好,但女兒似乎不懂她的愛,小學高年級後出現各種憂鬱、自傷、叛逆、暴食等精神症狀,母女關係也很緊張

亞斯母親說她也會抱抱啊,也會問女兒過的如何啊,不是沒有做啊

到底怎麼回事不知道,到底還要怎麼做才對

以上情境是簡述,「亞斯特質」是關鍵,但不是全部

亞斯母親的原生家庭關係、經濟條件、童年經驗、求生性格..都要列入考量

亞斯母親是她環境下的生存者,有她的處世價值,而情盲部分她也有巧妙掩蓋,表面上人生並不糟

是直到女兒身心症狀嚴重到她必須來談

但親職教育不是要幫忙解決女兒的症狀,是要談亞斯母親的

父母沒有的東西無法給孩子,所以若只是講述道理,她聽到但不懂怎麼做

亞斯母親是用自己的觀點去解釋跟執行,她說有做但女兒無感;然跟女兒確認時,則說根本不是這回事...這就是兩個世界的差異

在情盲影響下,要怎麼解釋「依附情感」的重要與執行呢

回到我的論點:要從己身的經驗,才能推到他人的感受

所以來講故事吧

從前從前,約80年前吧

有位變態心理學家不相信愛,他想證明「愛」是否存在,所以找跟人類比較相近的猴子來實驗室做實驗。

他要證明的是「母愛」

這叫代母實驗。將出生的猴子從母猴那邊分離,並在籠子裡放兩個假猴。小猴子本來很怕這兩個異形,但時間久了牠實在又餓又冷也只好去探索那是什麼。還好它們不會動,小猴子逐漸發現一個是布造,能提供溫暖但不提供食物;另一個是鐵絲造,冰冷生硬但卻有一個裝滿牛奶的奶瓶。

一般小猴子都會抱住媽媽一起行動的,那麼牠會怎麼辦呢?

(請案主回答)

結果是:小猴子幾乎都與「布媽媽」相處,即使將奶瓶掛在「鐵絲媽媽」懷裏,小猴子吃過之後,多數時間都會回到布媽媽身上;受到驚嚇時,小猴子也會跑到布媽媽身上待著。

這是什麼意思?(此時會回顧案主童年和媽媽互動的經驗)

跟布媽媽抱在一起時,就跟我們抱棉被一樣感到舒服溫暖,心裡的安全感,才是對孩子最重要的事

且慢,這位變態心理學家還沒實驗完,他繼續做更多延伸的實驗

A:把布媽媽拿走只剩鐵媽媽,只有餵奶功能,那麼小猴子長大後會如何?

變態心理學家是抓一堆猴子來實驗室的,當他把長大的小猴子放回猴群時,那結果又如何?(請案主回答)

自小沒有媽媽帶的小猴子,後來無法跟猴群建立關係,牠是邊緣猴、畏縮、暴怒,有猴靠近時會驚嚇暴怒甚至攻擊。牠是孤獨猴。

B:那個布媽媽會通電,當小猴子去抱抱時,會三不五時被電,感受痛苦,哇,這樣牠還要不要抱啊?又愛又痛很矛盾,這種設計一定讓小猴子精神錯亂的。(改編鐵娘子(IronMaiden)實驗)。

C:更殘忍的來了,長大後的孤獨猴(牠是女生)被實驗人員強迫交配,生下牠的小猴子。但孤獨猴無法當母親,無法照顧小猴子,牠對小猴子的黏膩(幹嗎一直抱牠)、任性壞脾氣都無法忍受,甚至也會攻擊牠的孩子。

原因為何?因為孤獨猴不會照顧自己、缺乏被愛,自顧不暇時當然也不會照顧孩子。

任何哺乳類生物都會如此照顧後代,安全依附比食物更重要,孤獨猴只有吃喝活著,可牠是有創傷的猴子。

在心理學上,母猴與小猴的親密關係、照顧依偎,人類也有更複雜的歷程,叫做「依附關係」,從母親/照顧者那學到很多身心理的操作。沒有的話會缺一塊,那就是「創傷」了。(對照案主的故事,他在哪一段開始親職化的,不再有童年(撒嬌示弱、任性玩樂、安全滿足)的)。內在情感會停在親職化那個歲數(稱為「內在小孩」)

過去生活必須要物質才能生存,犧牲了精神面(=情感面),現在雖然長大了,就會有缺漏的感覺,這不是誰的錯,這是當時必需要的,那個家庭包括你才能活下來直到現在。所以要記得自己也是受傷的小孩。

女兒則不一樣,不同時代下她不用煩惱物質,你已經給她最好的了,她有餘欲便會往精神面這邊索取,現代都是這樣,情感面或安全感很重要。但你要給她你沒有過的會很困難,所以要學照顧女兒前,要先懂得照顧自己(主要是對布媽媽的撒嬌示弱、任性玩樂、安全滿足)。

目前先不討論怎麼做,怎麼做只是表面模仿,女兒是敏感的,如果內在沒準備好,即使被抱她會不會感覺到像實驗B那假猴一樣的矛盾呢?

你有的東西,才能分享給女兒,先讓自己過的完整

先記得這個故事,下週繼續說

變態心理學家是誰?

哈洛(Harry Frederick Harlow,1905—1981年)恆河猴的實驗

其實哈洛母親和他的關係很糟,他懷疑愛,導致他雖然聰明卻過度敏感,很需要婚姻和夥伴關係,身心上也過得很辛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37會員
262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7/12
我認為六顆行星也分別代表了亞斯特質裡「需要掌控」、「需要被肯定」、「逃避情緒」、「計算擁有的CP值」、「規則僵化」及「對新經驗紙上談兵」等明顯表徵,這在關係裡沒有幫助、阻礙交流 。
Thumbnail
2025/07/12
我認為六顆行星也分別代表了亞斯特質裡「需要掌控」、「需要被肯定」、「逃避情緒」、「計算擁有的CP值」、「規則僵化」及「對新經驗紙上談兵」等明顯表徵,這在關係裡沒有幫助、阻礙交流 。
Thumbnail
2025/06/12
偏自閉症這端,約20歲男性 求助時聲稱「感到腦袋混亂一直轉,無法停止,影響專注、食慾及睡眠,快兩個月」 評估時發現:除了上述這句話,沒有更多資訊了。
Thumbnail
2025/06/12
偏自閉症這端,約20歲男性 求助時聲稱「感到腦袋混亂一直轉,無法停止,影響專注、食慾及睡眠,快兩個月」 評估時發現:除了上述這句話,沒有更多資訊了。
Thumbnail
2025/06/11
Q:請問亞斯兒童若都認為這是別人問題,在校不斷與人衝突,該怎麼協助比較好? 1.先不要否定他的觀點及感受。 順著他的邏輯同理回應(他要抱怨都是別人的錯也沒關係)。 這個步驟在照顧/接住情緒。 如果他說的過份了,那只聽不回應(削弱法)。
Thumbnail
2025/06/11
Q:請問亞斯兒童若都認為這是別人問題,在校不斷與人衝突,該怎麼協助比較好? 1.先不要否定他的觀點及感受。 順著他的邏輯同理回應(他要抱怨都是別人的錯也沒關係)。 這個步驟在照顧/接住情緒。 如果他說的過份了,那只聽不回應(削弱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Thumbnail
透過文學家與心理專家,探討母愛。接納母親的人性。破解母親角色與收回錯誤的投射,一起走出不被愛的孩子困境。
Thumbnail
透過文學家與心理專家,探討母愛。接納母親的人性。破解母親角色與收回錯誤的投射,一起走出不被愛的孩子困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自那以後,我時常去看望老媽媽。每次去,她依然守著那堆兒子的衣物,仿佛時間從未流逝。   有一次,我帶著一些食物去看她。她看到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可隨即又黯淡下去,似乎在想:這不是我的兒子。(此時老媽媽心裡一陣酸澀,她多渴望走進門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啊,她在心裡默默歎氣,那股失落感如潮水般
Thumbnail
自那以後,我時常去看望老媽媽。每次去,她依然守著那堆兒子的衣物,仿佛時間從未流逝。   有一次,我帶著一些食物去看她。她看到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可隨即又黯淡下去,似乎在想:這不是我的兒子。(此時老媽媽心裡一陣酸澀,她多渴望走進門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啊,她在心裡默默歎氣,那股失落感如潮水般
Thumbnail
時間,過了幾天,而每當過了一天,急燥的心情,就每加一天的量在膨脹復發。如此心情作難的人,是阿葉的媽媽。她心在害怕女兒在革命別的詭計,又擔心女兒身邊的人,會把女兒搞亂。
Thumbnail
時間,過了幾天,而每當過了一天,急燥的心情,就每加一天的量在膨脹復發。如此心情作難的人,是阿葉的媽媽。她心在害怕女兒在革命別的詭計,又擔心女兒身邊的人,會把女兒搞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