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詮釋過去的經驗,讓未來的自我擁有更多的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自我調適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忽略了一個關鍵能力——經驗詮釋力。它不僅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濾鏡,更是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橋樑。當我們能夠重新評估過去的經驗,賦予其新的意義,我們就能從過往事件中提取價值,建立新的見解,並將這些收穫應用於未來的目標設定和路徑規劃。


▌經驗詮釋的三種實用練習


升級心智模型:透過交流突破框架

我們的認知常被未來的自己所顛覆。閱讀確實能有效提升我們的心智層次。以前,當我無法達成設定的目標時,我會認定自己缺乏自律和堅持力。然而,閱讀心靈成長書籍後,我才意識到問題不僅在於自律,還可能是因為我設定的目標過於抽象,或遠超出我的能力範圍,導致大腦無法產生足夠動力去完成它。

我曾困惑於自己為何總是感到不滿足,明明生活條件不錯,卻仍不斷追求更多。後來我了解到,人類大腦本就設計為不斷尋求更優質的生活,因此我們需要學習如何調節自身慾望。

在這個社群媒體時代,資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通。即使我的吸收能力不是最佳,我仍能透過持續接收資訊來內化並提升自己的認知體系。現今我們擁有更多工具,能夠以客觀方式重新詮釋各種經驗,從而豐富我們的人生。


重新設定框架:轉變視角的藝術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經驗詮釋框架」,這個框架影響我們如何理解生活中的事件。當我們說「這件事對我來說意味著...」時,我們正在運用現有的框架來解釋經歷。然而,這種詮釋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通過有意識的努力來調整和轉化。

重新框架是我最常用的心理工具之一,它讓我能在困境中看見希望。我曾面臨一次重大的工作低潮,在執行專案時,我的長處無法被展現,反而弱項被一再檢視,讓我感到挫折和被忽視。起初,我將此詮釋為「我比不上其他人」,這種框架讓我陷入負面情緒和無力感中。

為了轉變心情,我開始接觸心理學書籍,探索為何我的負面情緒如此高漲——我真的那麼差嗎?還是只是不適合這個工作?這過程中我也發現了新的興趣方向。這啟發我嘗試重新框架:我開始將這個低谷視為「認識情緒的契機」。這個新框架不是否認無助,而是賦予它新的意義,讓我看見其中的成長空間。

重新框架是一種正向思考,但並非把痛苦簡單地轉為快樂,而是從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我們對經驗的詮釋框架會影響我們的行動和感受,當我們能靈活轉換框架,就能在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時,找到推動前進的力量。


練習調控因素:為自己創造選擇

人生中許多時刻,我們都感到「被迫」或「沒有選擇」。這種感受常源於我們只看到事件中的某些因素,而忽略其他可能的變數。「練習調控因素」就是學習識別並改變那些看似固定但實際可調整的條件,為自己創造更多選擇空間。

我很喜歡Bill Burnett與Dave Evans的《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書中指出許多無效想法,以及如何重新定義問題。許多既定想法其實是自我設限,很多人希望擁有「安可職涯(encore career)」,卻不知如何著手,認為年紀大了就無法做重大改變。但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設計師,重新定義問題後,許多看似「固定」的條件實際上是可調整的。人生不會永遠一成不變,而是可以藉由設計思考,讓我們過著有創意、不斷開展的精彩人生。

這種練習幫助我從「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維中解脫,看見更多灰色地帶和可能性。當我們學會辨識並調整情境中的不同因素,原本的「困境」就能轉變為「多種可能性的集合」,我們也因此重獲選擇的自由和行動的力量。

▌經驗詮釋可以帶來的三種轉變


從情緒困擾到情緒接納

當我們能夠重新詮釋經驗,最直接的改變就是我們與情緒的關係。原本讓我們感到困擾、想要逃避的負面情緒,透過經驗詮釋變得可以理解和接納。

最近帶孩子去玩射擊遊戲時,大的進步很快,射擊分數超過30萬,但小的剛開始只有1萬分。她一開始很沮喪,覺得自己不會玩射擊遊戲,我擔心她日後遇到類似遊戲時會逃避,聲稱自己不喜歡。

後來我告訴她:「不要和別人比,試著瞄準後射擊,看看能不能進步。」經過幾次嘗試,她進步到6萬分。當問她下次是否還要玩,她興奮地說:「我要,我下次會更厲害!」(其中有個小插曲,我猜她看到我只有5萬分、她比我高分,特別開心)


從碎片經驗到連貫敘事

經驗詮釋力幫助我們將零散的生活事件編織成有意義的人生故事。當我們能重新詮釋過去的經驗,並將其與現在和未來連結時,我們的人生不再是孤立事件的堆疊,而是一個有連貫性和方向性的旅程。這種敘事連貫性給予我們更強的身份認同感和目標感,讓我們能在變化中保持核心價值,同時也更能接納生命中的起伏與轉折,將它們視為更大故事的一部分。

溫暖系作家愛瑞克在《內在成就》說:「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他分享他在大學時遭遇重大的人生變故,父親經營事業失敗,他身無分文,他唯一的精神寄託就是去實體書店看書,他很怕萬一有店員來問為什麼不買書,他會羞愧到不敢再去書店,為此,他在成長到有能力可以幫助別人時,他就號召捐書到偏鄉的活動。每一個初衷都可能在未來開創不一樣的結果。


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創造

經驗詮釋帶來最根本的轉變是重塑我們與生命的關係——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創造。透過重新詮釋,我們能發現被忽略的選擇空間,將「我必須」轉換為「我選擇」的思維模式。當我們把「我必須做A」重新詮釋為「考慮到各種因素後,我選擇做A」,我們就從命運的承受者變成人生的主導者。這種自主性讓我們不再只是對外界事件做出反應,而是能夠賦予事件個人意義,並基於這些意義做出選擇。這種轉變使我們在任何環境中都能保持內在自由與創造力,無論外部條件如何,都能夠找到成長與貢獻的可能性。

這呼應了《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的核心理念。我們可以為人生規劃多種平行路徑,在不同階段做出更多元的選擇,融入快樂、責任、學習等豐富元素。即使面對可預期的人生旅途,個人的獨特選擇也能創造截然不同的結果。


經驗詮釋力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樑。當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如何詮釋經驗,並有意識地選擇更具建設性的詮釋方式時,我們就能從過往經驗中汲取更多養分,也重塑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可能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喵爪跳跳堂的舒適角落
51會員
72內容數
角落中會探討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心態調整,並嘗試透過英語閱讀和寫作來拓展思維,藉由輸出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嘗試。
2025/08/15
優先排序本質上是一種選擇行為。當我們選擇將時間和精力投入某事時,不可避免地要放棄其他選項。市面上有很多教我們如何優先排序的書,主要的策略就是依照你的價值觀排序、一天選擇最重要的3-5件事完成,以及不重要的事委託他人處理之類。但是我在實踐優先排序的策略
Thumbnail
2025/08/15
優先排序本質上是一種選擇行為。當我們選擇將時間和精力投入某事時,不可避免地要放棄其他選項。市面上有很多教我們如何優先排序的書,主要的策略就是依照你的價值觀排序、一天選擇最重要的3-5件事完成,以及不重要的事委託他人處理之類。但是我在實踐優先排序的策略
Thumbnail
2025/08/09
我們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當下的思考與行動將塑造我們的未來。自我調節是成長路上的關鍵能力,它幫助我們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保持方向感,實現目標。我參考Zimmerman(2002)所提出的自我調節三階段:預想規劃、表現執行與自我反饋。從我個人的體悟出發,歸納每個階段所需培養的關鍵能力,這些能力並非獨
Thumbnail
2025/08/09
我們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當下的思考與行動將塑造我們的未來。自我調節是成長路上的關鍵能力,它幫助我們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保持方向感,實現目標。我參考Zimmerman(2002)所提出的自我調節三階段:預想規劃、表現執行與自我反饋。從我個人的體悟出發,歸納每個階段所需培養的關鍵能力,這些能力並非獨
Thumbnail
2025/08/02
在設計遊戲時,我們常高估自己的能力。作為非專業設計師,我們可能期待自己設計的遊戲一開始就充滿樂趣或目標非常新穎,但這種期待往往不切實際。遊戲設計是一個漸進過程,最佳方法是從簡單開始,再逐步增加複雜性。若能將「自我效能感」納入設計考量,並著眼於提升未來的自我效能感,我們設計的遊戲就會越來越有趣。
Thumbnail
2025/08/02
在設計遊戲時,我們常高估自己的能力。作為非專業設計師,我們可能期待自己設計的遊戲一開始就充滿樂趣或目標非常新穎,但這種期待往往不切實際。遊戲設計是一個漸進過程,最佳方法是從簡單開始,再逐步增加複雜性。若能將「自我效能感」納入設計考量,並著眼於提升未來的自我效能感,我們設計的遊戲就會越來越有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一章 覺察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一章 覺察
Thumbnail
提升認知精準度有助於洞察力及思考富創造性,並促進更流暢的人際交往。文章強調清晰思維、合理處理情感、運用有意識的語言。
Thumbnail
提升認知精準度有助於洞察力及思考富創造性,並促進更流暢的人際交往。文章強調清晰思維、合理處理情感、運用有意識的語言。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對於改變這一過程,理解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透過創造新的經驗,並不斷強化這些經驗,才有可能讓真正的改變發生。本文將深入探討情感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角力,以及如何通過創造新經驗實現真正的改變。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對於改變這一過程,理解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透過創造新的經驗,並不斷強化這些經驗,才有可能讓真正的改變發生。本文將深入探討情感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角力,以及如何通過創造新經驗實現真正的改變。
Thumbnail
至少讓自己對內在的關心,不亞於對外在的關心。只要你的內在正確了,外在事物自然會各就其位。
Thumbnail
至少讓自己對內在的關心,不亞於對外在的關心。只要你的內在正確了,外在事物自然會各就其位。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從更高的視野看來,所有的情境都是正面的。更精確地說,情境沒有分成正面或負面,只是如其所是。
Thumbnail
從更高的視野看來,所有的情境都是正面的。更精確地說,情境沒有分成正面或負面,只是如其所是。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Thumbnail
瞭解解決問題的前提,避免篡改事實認知,並減少個人偏見。本文介紹提升洞察力與思維靈活性的方法,以及突破思維的發想,包括自我決定論對人類需求的定義、過度自信的形塑認知偏差、情感與信仰對人的影響力等。
Thumbnail
瞭解解決問題的前提,避免篡改事實認知,並減少個人偏見。本文介紹提升洞察力與思維靈活性的方法,以及突破思維的發想,包括自我決定論對人類需求的定義、過度自信的形塑認知偏差、情感與信仰對人的影響力等。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天國是回頭看才會懂的」 也就是我們在當下發生的很多事情,也許不是很明白,但回頭看,我們度過了,我們經歷了很多,我們成長了,都成為現在的美好,但也許現在當下你也不覺得是美好的,那我們就一起相信,未來的我們,回頭看,也許就懂了 但最近讀到一段話,覺得更貼切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天國是回頭看才會懂的」 也就是我們在當下發生的很多事情,也許不是很明白,但回頭看,我們度過了,我們經歷了很多,我們成長了,都成為現在的美好,但也許現在當下你也不覺得是美好的,那我們就一起相信,未來的我們,回頭看,也許就懂了 但最近讀到一段話,覺得更貼切
Thumbnail
善用熱情的目的,我覺得最終還是要回歸自我,詢問自己,這樣的生活方式與接觸的東西,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能不能掌握這些我所有的?我現在有沒有了解到,我是怎麼看待眼前的事物的? 學習自我察覺與自我敘事,可以讓你從局中人暫時抽身,以一個客觀者的角度看事情
Thumbnail
善用熱情的目的,我覺得最終還是要回歸自我,詢問自己,這樣的生活方式與接觸的東西,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能不能掌握這些我所有的?我現在有沒有了解到,我是怎麼看待眼前的事物的? 學習自我察覺與自我敘事,可以讓你從局中人暫時抽身,以一個客觀者的角度看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