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以習慣不在意:不內耗、不執著、不迷惘的62個心態重整練習》
✍🏼作者:枡野俊明譯者:王蘊潔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5/04/25

📝閱讀記錄:
這本書共七大篇章,62個小篇章,每一個小篇章都不長,閱讀起來很輕鬆,文句簡單明瞭,以禪修的方式提供生活與人生的指引和體會,很適合幫助自己想要靜下心的時候閱讀。許多觀點在不同年齡階段閱讀,又會有不同的感受與體悟。
🍀「偶爾卸下沉重的『心靈盔甲』」:
「『心靈的盔甲』就是地位、學歷、家世、工作的成果和過去的成就等——或者可以說是自我認知或是自尊心。也可能因為過度意識到自己獨特的風格,為心靈穿上了盔甲。」(P.033),這篇提到我們每天都需要時間卸下自己的「心靈盔甲」,呈現「自己真實的樣子」,但其實我的想法是,盔甲是不必要的存在,只是我們都會無意識的戴上它罷了,或許是因為太在意外在的人和環境的緣故,有時也是為了保護自己,但盔甲真的很沈重,這篇說明了我們可以如何卸下盔甲。其中提到「在佛壇前拜祖先,與祖先對話」,其實說的是「自我對話」。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就是在鏡子前跟自己對話,調整心態,讓身心都變得輕盈。(P.035)

🍀一旦陷入瓶頸,不妨暫時遠離:
這篇提到了一個關於江戶時代,大阪圓通寺風外和尚的故事。(請務必親自閱讀本書看故事😊)意思是當我們遭遇困境,不妨換個角度看問題,一直重複同樣的角度看問題或同樣的作為去面對,處在困境之中是無法發現的,不妨暫時停下來,遠離陷入瓶頸的狀態,把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放下,才有機會產生更多的視角來看待問題。
🍀「當下這個瞬間」,才是唯一真切的事:
「有一句話叫做『人經常執著於昨天,夢想著明天,卻忘了今天』。」(P.048)枡野俊明師父很常說到「專注在眼前的事」,亦即我們知道的「活在當下」。雖說是老生常談般的存在,卻不是真的很容易做到。書裡還提到「印度獨立之父」的甘地說過:「用明天就會死去的態度活著,用永生不死的精神學習。」(P.049),每個瞬間、每一刻,累積而成我們的人生,只有時常提醒與覺察自己所在的狀態、關注身心的健康,像書裡說的,思考「呼吸」這件事,或許就更能夠專注於「活在當下」吧。

🍀懂得感謝「理所當然」就不會心煩意亂:
「人往往對理所當然的事覺得太理所當然,因而忘了感恩的心。」(P.075),這篇我深有同感。無論是身邊愛我們的人,還是我們擁有的物品,如果沒有存著感恩的心來看待,很容易就不懂得珍惜跟尊重。「『應該存在的東西,在應該出現的地方,以應有的方式存在。』(宮崎奕保禪師的話),其實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值得感恩的事。體會到這件事,這就是感恩的心。」(P.077),唯有能夠感恩自己擁有的一切,才能夠珍惜愛護我們的人,並且過好每一天。
🔖書摘:
有一句禪語叫「即今、當處、自己」。這句話的意思是,「在當下這個瞬間,在自己身處的地方,做力所能及的事」。(P.052)
諸行無常教導我們,「這個世間包羅萬象的一切,隨時都在變化,所以不要受到事物變化的影響」。(P056)
要求自己「必須專心」,卻遲遲無法靜下心時,我通常建議做一件事,那就是「持續深呼吸」。(P.063)
禪的世界認為「常識」並不存在,因為任何事都沒有正確答案,所以,「比起常識,更應該遵循『不傷害他人,不做虧心事』的道理生活。(P.091)
不管無所不知,還是一無所知,其實都不重要。如果不知道,就虛心學習;如果不會,只要累積經驗就好。只有對自己、對周圍的人都保持謙虛的態度,才能促進自我成長。(P.179)
我們能夠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能夠衣食無缺,能夠和親人一起生活,這種理所當然的生活,就很值得感謝。(P.254)
禪的生活方式,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認為這一天、這個瞬間只存在於「當下」,好好珍惜「當下」。這就是在每一個瞬間,都重整自己的心態,保持一顆嶄新的心。(P.271)

我已經有了五本枡野俊明師父的書:《人生變得多采多姿禪的簡單整理技巧》(春天出版,已絕版)、《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悅知出版)、《尋找你的牛》(與松重豐合著,平安文化出版)、《每天把心掃乾淨》(平安文化出版),以及這本《你可以習慣不在意》(平安文化出版)。每本閱讀時都被我貼滿標籤,書裡的文句都充滿溫柔的提醒與支持,還有以禪修的方法提供的生活建議,我覺得非常實用,閱讀後也感覺心情舒暢平靜。
感謝皇冠文化 @crownbook1954采芹的邀約閱讀,讓我可以與好書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