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學習的本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圖1是上一期德文課程,每次上課時的第一張投影片,老師會一邊問同學昨天或週末做了什麼,一邊介紹對話中提到的新單字。

  這張圖也是上期課程一開始,老師問同學們,覺得自己的德文程度是在哪個階段時的圖。圖中花朵從播種至盛開的六個階段似乎對應著德文從A1、A2、B1、B2、C1到C2的六個階段。然而,花朵的生命只到盛開嗎?盛開之後呢?花朵沒有昆蟲、陽光、空氣、水的幫助能夠延續生命嗎?

  昨天結束了第二期課程。是時候寫一篇學習心得。本文從反思何謂學習的本質開始,在藉由德國的兩期課程及與我國的比較,分析何謂好的學習內容。

  首先,學習當然不是線性的,生命本身也不是線性的。花的生命並非到盛開為止。若所有花都停在盛開之時,而沒有枯萎、掉落,將能量重新返回、重新分配給其他花朵及生物,那麼就沒有其他生命的可能。亦即,自然(能量)是開放、循環、「生生」(有機)的體系,而非封閉、線性、機械的系統。

  以我學習德文的經驗,比較像是黑格爾「螺旋上升」的精神發展過程。同樣的主題,比如常見的旅行、健康、環保、工作,會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重複出現,但會加深、加廣,從具體逐漸抽象。亦即,能說出、分享越來越多自己的想法。

  學習是否也可能「螺旋下降」?俗話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然而,就生命發展而言,生命越長,累積越多的生命經驗,是否可以說學習越久,累積越多的學習經驗,就代表不會退步?關鍵在於,學習到底是學什麼?是經驗?知識?還是學習本身?

  何謂學習經驗與知識的關係?為何當我跟我同學回憶昨天最後一天的課程時,我們各自會得到不同的經驗?因為經驗是以過去、現在與未來疊加的方式「被經驗」。亦即,當我們回憶時,一方面,過去的記憶受到現在之所以回憶的觸發點的影響(如看到昨天晚餐拍的豬排飯照片,想起那豬排酥脆的口感),另一方面,對未來的期望又受到過去記憶的影響(未來若看到豬排,都會想起那酥脆的口感)。每一次的回憶都是在不同脈絡、不同問題意識、不同內外在環境下的回憶,經驗正是這一連串的「過程」。

  故學習的關鍵不是學了什麼?而是持續學習、持續創造新的學習經驗。所謂人生經驗的累積,需透過不斷回憶、提取、聚焦,才得以累積,學習亦然,因為學習是人生經驗的一部分。爰此,學習是「螺旋式上升」,不學習則會「螺旋下降」。如同在台灣每個人都學過英文,但若未持續學習、持續累積學習經驗,自然會逐漸退步。

  以工地的老師傅為例。之所以越老越有價值,彷彿任何突發狀況都可迎刃而解。在於老師傅仍持續在相關領域工作,仍持續活用知識與技術(持續經驗與學習)。相反的,若離開相關領域太久,未再接觸該領域的新知識與新技術,其知識與技術自然會逐漸無法因應時代的需求。

  因此,學習的本質即是「學習的經驗」。透過經驗的回憶、提取、聚焦,讓經驗得以延續、發揚、擴大,讓人產生越來越進步的感覺(累積)。

  回到花朵的圖片,學習不應該以階段做區分,而是以有沒有在學習做區分(學習本身)。因為階段的表示方式,彷彿告訴我們,達到最高的階段後就不必在學習了,如同離開學校後就不需要再學習。

  階段式的學習忽略了內外在環境與累積的條件。種子學習突破壓力破殼而出;幼苗長出葉子與莖,學習光合作用以累積能量;葉子之間因能源分配導致有些葉子逐漸枯萎,學習去蕪存菁;長出含苞待放的花蕾,學習成熟;開花,學習吸引昆蟲授粉或依風傳粉;花粉受精,學習結成果實;凋謝,學習以從容的姿態掉落。花朵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學習目標與環境(如開花後引來昆蟲),如同人生的不同階段亦有不同的學習目標與環境(如學校的學習、工作的學習、成家育兒的學習)。然而,階段式的學習過度簡化了學習,彷彿花只能盛開,人只能朝向人生勝利組,忽略了花與人的生命是一個整體,而非以線性的階段方式組成。

  整體的思維在於,階段與階段之間是環環相扣、相互影響的、累積的。如同經驗的疊加,是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相互作用。我可以同時是博士生、員工與父親(以及舅舅、路人、公民、消費者、校友、下屬、網友等),同時有不同的學習目標與學習經驗,因為學習的本質-學習經驗,是互通的、疊加的、累積的,關鍵在於學習與否。不同的目標不代表不同的學習,而是都奠基於相同的基礎,即學習經驗。

  故若要以圖說表示學習,不應該以線性階段式方式表示,而是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表示,且不只有一個螺旋,而是好幾個螺旋、不同大小、方向(有些向下)的螺旋彼此疊加,形成更大的、整體的螺旋(人生經驗)。若只討論學習德文這件事,也不應該只有一個螺旋與一個方向。每個人學習的目標不同、能力不同、興趣不同。同樣是名為德文的種子,可能開出不同的花,也可能難以破殼而出。當然,老師的用意是要學生知道學習不可揠苗助長,而是如同階梯般的一階一階往上爬。然而,何謂真實的學習情況?

  以下藉由我學習德文的歌德學院為例,分析、比較德國及與我國的學習內容。

  首先,我認為兩地最大的差異,不是是否全德語或是否考試導向、重視文法等,而是是否有定期更換老師。在台北歌德學院上了近一年,只遇過三個老師,其中一個還是代課兩週的老師。相較於德勒斯登歌德學院,則是每一期課程老師都不同。

  不同於一對一教學,正因為是多人教學,換老師更顯得重要。因為每個同學學德文的目的都不同,有的是為了通過考試、有的是為了工作、有的是為了興趣。且每個老師教學的方式與重點都有所不同,有的強調課本、習作、文法,有的強調課程中的對話、遊戲、互動。定期換老師能夠最大限度的符合最多同學的學習需求。另外,關於是否全德語教學,也能因每個老師不同的教學而異。同學也能夠在多方比較後,發現自己需要及想要加強的部分。如老師強調文法,少對話,當對話時,自然會發現自己需要加強聽力與對話。

  德勒斯登歌德學院的兩個老師,共同點是,都是全德文(若某個單字不懂,老師會先用德語解釋,並且會透過字根字尾的方式,讓同學猜出可能的意思,若真的不懂才會說英文);相較於課本,更多的是同學間的遊戲、互動與對話;每天都有回家作業,但作業不會逐題檢討,而是有問題的話再提出來。

  我最喜歡的德文老師(包含台灣),是德勒斯登第二期課程的老師-Frau Ute,她除了會幫忙改作文外(若有寫文章,隨時都可以請她幫忙改,通常中間下課時間就改完了),上課很少上課本,幾乎八成都是他自己準備的教材,如某次桌上放滿藝術品的明信片,要同學選兩張喜歡藝術品並介紹給其他同學;或每個同學拿到一張圖,要試著描述圖上人物的穿著、配件、身體特徵,讓另一位同學畫出來(圖二);或兩人一組討論一張大地圖上的地點,練習問路;或最後一堂課請同學準備簡報,分享家鄉的三個活動或地點,並說出優點與缺點。

每個同學拿到一張圖,要試著描述圖上人物的穿著、配件、身體特徵,讓另一位同學畫出來

每個同學拿到一張圖,要試著描述圖上人物的穿著、配件、身體特徵,讓另一位同學畫出來


  最讓我有感的是第一天上課時,花了十分鐘帶大家認識歌德學院的環境,我才知道原來圖書館的書櫃有分等級。老師告訴我們一本好的書是翻個一兩頁能看得懂50%,若只看得懂15%的書就不適合(課後我也借了一本小小說)。第一週的週五還花了時間、印了地圖,介紹德勒斯登的歷史與附近適合旅遊的城鎮給我們認識(邁森、弗萊貝格),隔週我就去了歌德學院不遠處的軍事史博物館參觀及森林散步。第二週的週五還帶我們去美術館參觀,要我們選一幅喜歡的藝術品,並向她與同學們介紹。

  其實短短三週(一期課程),或者說來德國的這段期間,除了學語言,也學習如何教學及體驗德國文化(啤酒花園、博物館、跳蚤市場、遇到未爆彈影響交通、城市節、唱德文歌等)。好的教學,除了讓同學有參與感(聽得懂、能理解),還要能夠活用(介紹藝術品、問路、描述人物特徵等)。而不是每次上完課後滿滿的挫折感,感覺在學習,卻完全沒有學習的感覺。亦即沒有與過去的學習經驗呼應、延續、發揚、擴大。

  在這邊也看到許多同學不同的學習態度,有些同學很積極,只要老師問有沒有問題,就馬上舉手問問題。有些同學已學了很久的德文、或已是德文老師,但還是到此學德文,一方面學習如何教學,另一方面再進修。重點不是是否學過,而是是否持續學習(延續、累積經驗)。即便同樣的內容,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教法與側重點,及和不同同學討論等,都能讓人學到新的東西。前提是,在適合、舒服的學習環境下。

  綜上,學外語到底是為了什麼?在「巴別塔」的寓言裡,人們原先說著相同的語言,卻想要建一座通天塔,上帝遂變亂人們的口音,讓人們聽不懂對方的語言,阻止了通天塔的建造。

  一種語言代表著一個世界與結構,學習不同語言,就是認識不同的世界與結構(思考方式)。當我們能夠用更多語言(詞)形容同一件事情,除了豐富事物的內涵外,亦靠近了事物本身的理念(柏拉圖的理念或老子的道)。更反過來豐富了自身的人生經驗(用新的眼光思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61會員
652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8/22
Datum: 21.08.2025 Heute fand die Kulturaktivität des Goethe-Instituts statt: eine Schifffahrt und ein Besuch im Biergarten. Es war die letzte Dra
Thumbnail
2025/08/22
Datum: 21.08.2025 Heute fand die Kulturaktivität des Goethe-Instituts statt: eine Schifffahrt und ein Besuch im Biergarten. Es war die letzte Dra
Thumbnail
2025/08/20
Datum: 19.08.2025 Heute war die Kulturaktivität des Goethe-Instituts eine Karaoke-Party. Sie wurde 2015 eröffnet und war die erste Karaoke-Bar im a
Thumbnail
2025/08/20
Datum: 19.08.2025 Heute war die Kulturaktivität des Goethe-Instituts eine Karaoke-Party. Sie wurde 2015 eröffnet und war die erste Karaoke-Bar im a
Thumbnail
2025/08/19
Datum: 17.08.2025 Heute habe ich das Dresdner Stadtfest besucht. Dieses Jahr war das Motto „Dresden tanzt!“. Laut Statistik nehmen mehr als 600.000
Thumbnail
2025/08/19
Datum: 17.08.2025 Heute habe ich das Dresdner Stadtfest besucht. Dieses Jahr war das Motto „Dresden tanzt!“. Laut Statistik nehmen mehr als 600.000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圖一:這學期開學前,孩子傳訊息給我 圖二:孩子問我為什麼同學被叫去學務處訓話
Thumbnail
圖一:這學期開學前,孩子傳訊息給我 圖二:孩子問我為什麼同學被叫去學務處訓話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想想看,之前學習英文的時機是在國中的時候,然後在高中達到一個相當的水準,這樣的學習時間是六年。而現在的小學生有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英文,到了小六也能有基礎的程度,並且能在小學階段就引發閱讀英文讀物的興趣。而有的小學生透過補習班課程,能夠在六年的學習後,達到相當於高中程度的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想想看,之前學習英文的時機是在國中的時候,然後在高中達到一個相當的水準,這樣的學習時間是六年。而現在的小學生有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英文,到了小六也能有基礎的程度,並且能在小學階段就引發閱讀英文讀物的興趣。而有的小學生透過補習班課程,能夠在六年的學習後,達到相當於高中程度的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學習五十音後,日文老師開始要求,每週上課前分享假日做了什麼(運用上周所教的文法),每週上課同學們都很想逃避前15分鐘的分享,但就這樣零零總總也紀錄了4~50篇,代表我二年來的日語學習歷程。
Thumbnail
學習五十音後,日文老師開始要求,每週上課前分享假日做了什麼(運用上周所教的文法),每週上課同學們都很想逃避前15分鐘的分享,但就這樣零零總總也紀錄了4~50篇,代表我二年來的日語學習歷程。
Thumbnail
臉書回顧,原來一年前的我正在想:撇開銷售(重要,但那是另一個議題)#如何定義一門好課 當時的結論是,學得會、用得上、帶得走的就是一門好課! 也因此過去一整年,有幸與很多內容專家朝著製作好課的目標努力,最底層的「學得會」其實非常關鍵,必須在細節上用心下功夫。
Thumbnail
臉書回顧,原來一年前的我正在想:撇開銷售(重要,但那是另一個議題)#如何定義一門好課 當時的結論是,學得會、用得上、帶得走的就是一門好課! 也因此過去一整年,有幸與很多內容專家朝著製作好課的目標努力,最底層的「學得會」其實非常關鍵,必須在細節上用心下功夫。
Thumbnail
新的學年即將開始,學校的課表出爐了!但這些課程的名字和實際內容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關聯呢?透過這篇文章,讓我們一起揭開課表背後的祕密。
Thumbnail
新的學年即將開始,學校的課表出爐了!但這些課程的名字和實際內容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關聯呢?透過這篇文章,讓我們一起揭開課表背後的祕密。
Thumbnail
「學習歷程」, 108課綱下的一大特色產物, 顧名思議,意指孩子在這學期中,學習的過程與經歷,諸如: ❦ 這門課的學習目標為何? ❦ 我在這門課學到了什麼? ❦ 修習課門課之後,我改變了什麼? ❦ 學習的心得、感想及自省。 ❦ 我有什麼想要繼續發展?或新期待? 好讓未來在高三升學之際
Thumbnail
「學習歷程」, 108課綱下的一大特色產物, 顧名思議,意指孩子在這學期中,學習的過程與經歷,諸如: ❦ 這門課的學習目標為何? ❦ 我在這門課學到了什麼? ❦ 修習課門課之後,我改變了什麼? ❦ 學習的心得、感想及自省。 ❦ 我有什麼想要繼續發展?或新期待? 好讓未來在高三升學之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