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救火隊,還是管理者?
同事帶著問題走進來,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立即協助處理,或讓他自己提出想法?我剛當主管時,選擇的是前者
- 同事提案沒想法,我來想創意、寫案子
- 專案進度落後,我跳下去執行
- 跨部門溝通卡住,我當溝通橋樑
起初我覺能幫同事解決問題,我這主管當的很棒
沒有我,團隊簡直寸步難行。
然而,解題的同時,新的問題也接踵而至。
一、團隊過於依賴主管:同事懶的動腦,習慣當伸手牌,等主管給答案
二、管理工作被壓縮:主管忙著救火,核心的業績規劃、客戶開發全被耽誤
三、老闆看不到主管的價值:老闆眼裡,我是救火隊長,不是能帶領團隊成長的領導者
諷刺的是,我越努力幫忙,團隊就越沒能力。
團隊越沒能力,我就越忙,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主管價值不在救火,而是讓團隊自己滅火
於是我設計五個管理小技巧,依團隊狀況靈活運用
一、三問一承諾,訓練思考結構
同事來找我前,必須先回答:
1.問題定義:本質是什麼?為何發生?影響範圍?
→訓練思考:從問題表象到本質,先定義問題、再找原因、並界定影響層面。
2.解法比較:考慮過哪些方案?各自利弊?
→訓練思考:多方案思維,每個方案都要評估成本、風險、效益、影響面。
3.決策與資源:採用哪個方案?要提供哪些資源?
→訓練思考:從提出想法到下決策,並明確列出資源需求。
4.預設行動(承諾):若我不提供建議,你會怎麼做?
→訓練思考:工作決策與責任承擔,降低對主管的即時依賴。
當員工先把問題想透,主管才能專注在推動團隊成長
二、問題要過濾,才能到主管桌上
我設計了一套「問題 SOP」,當問題發生時,員工依照步驟自我過濾,再決定是否需要升級。
STEP1:先試想過 2–3 種方案,若客戶不接受,再往上報
→確保員工認真思考過,不是第一時間把問題丟給主管
STEP2:若方案仍卡關,請同事協助討論,真沒解法再上報
→問題先經團隊討論,避免孤軍奮戰,也能培養互助文化
STEP3:主管再不協助,可能導致掉客戶或預算受損
→高風險、高影響的情況,即可立刻回報主管
STEP4:主管事後提供判斷邏輯與思考回饋
→以預算、時程、客戶狀態、風險等,教同事判斷大小事
主管存在的價值,不在即時客服,而是團隊最後一道防線
三、紀錄問題,累積成團隊知識庫
我要求團隊,凡是遇到問題,留下完整紀錄,包含:
- 問題背景:當時的問題與挑戰是什麼?
- 拆解邏輯:我們怎麼判斷問題的本質?
- 執行步驟:採取了哪些行動與解決方式?
- 驗證結果:最後是否有效?還能如何改進?
所有內容統一存放在雲端共享平台,長期累積,逐步構建出問題知識庫。
這制度讓團隊養成一個新習慣,遇事不先找主管,而是先查資料庫,翻一翻過往案例,就可能找到解法。解決後再記錄經驗,讓知識不斷迭代。
靠主管,只能暫時解題、靠系統,才能持續進化
四、練習當主管,才理解主管的價值
我設計「值班副組長」制度,規則簡單,做得好有獎勵,當過主管才懂風險與責任,不會再把小事往上丟。
1.雙週或月換人
團隊成員輪流擔任「值班副組長」,負責團隊內非重要事務,
例如:同事臨時請假、專案協助、簡單的跨部門協調。
2.決策權範圍清楚
→可自行決定:時間調整、任務分工、流程優化
→主管決定的事:超出專案預算、涉及合約、跨部門衝突
這樣避免他們「亂拍板」,也給足他們練習的空間。
3.決策流程透明
值班副組長把當週處理的問題,記錄在「決策日誌」裡,每週在會上簡短分享,讓大家學到決策及判斷邏輯。
4.主管的角色-只在兩種情況介入
- 值班副組長判斷「無法解決、重要決策」的問題。
- 週會裡,針對決策日誌給回饋,補充判斷框架或提醒盲點
五、獎勵獨立解題,打造成團隊文化
1.即時獎勵:表現突出的員工,給予獎勵,例如:禮券、假期、奬金,讓員工感受到,原來「自己解題」有價值。
2.月度「最佳解題獎」:設立每月「最佳解題獎」,公開分享並給予獎金,讓團隊形成一種習慣,大家會期待去爭取這個榮譽。
3.納入績效評估:把「獨立解題」列入績效考核,不只是 KPI 達成,而是是否主動承擔、是否幫助團隊降低依賴,讓獎勵制度不只是臨時,而是長期制度化。
沒有獎勵的行為,最終會被當成麻煩,而不是價值
從救火到領導,展現主管的真正價值
當你運用這些機制後,團隊逐漸發生改變:
- 員工遇到問題,不再第一時間找主管,而是先自己處理
- 升級上來的問題,都是「值得我花時間」的重要議題
- 主管更能專注在佈局、規劃,帶領團隊走向對的方向
最後想說
如果你是一名新手主管,記住這句話:
主管不是團隊的解題機器,而是讓團隊學會解題的教練。
當主管的時間,從一場場救火轉向長期佈局,
當主管的價值,不再靠個人,而是靠團隊不斷成長,
你就真正完成了,從救火員到領導者的跨越。
好的,根據此方向,以劉潤的文筆特色寫一篇1500字文章,前二段文案要能引起管理者的共鳴,
自己當同事救火員的下場,第三段做法可讓人學習,有價值,不是廢話。
第一段:引言,當員工出問題時,你是幫忙解決,還是先讓他自己
第二段:職場情境故事,當我很常去解決員工問題時,會發生什麼事,例如團員太依賴我,沒有自我解決問題能力
第三段:我的實務做法共有5點
1. 三步提問法(訓練思考結構)
2. 問題「過濾門檻」制度
3.問題資料庫,把問題及解決方式做成一份資料庫
4.輪值決策制度
5.公開表揚「獨立解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