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討厭的慣老闆-可能是你升職最快的捷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你一定熟這種情境,簡報來回改了多次,主管丟下一句,這不是我要的。

做的要死要活,功勞主管拿,錯誤你扛。還要隨時面對主管的臨時加班、情緒轟炸、邏輯跳針。你不是沒想辭,只是還沒找到退路。

心想,到底有沒有正常主管?

事實上,職場中大部分主管,都是精神病院畢業的。

但我問你一句,升職的人,是一直換老闆,還是搞得定最難搞的那一個?

不是要洗白慣老闆,是讓你看懂,他是你升級的關卡,不是你該逃的對象。


先「轉念」,不是靠說服自己想開一點

慣老闆的共同心態,你是資源,不是人,

這不是情緒的問題,是認知的扭曲。他不會管你怎麼想,只會看你能做多少。

他把人當工具,權責當防線,情緒當噪音,他不是壞,他只是沒把你當人。


你覺得他煩,但你得懂,不是要忍他,是要學習引導他

這不是委屈自己,是轉念思考,找到節奏,才撐得住這種爛局,也踩得出屬於你的舞台。


10 種最讓人抓狂的慣老闆行為,我列出來,一條一條來拆解

1.工時無上限,加班變常態

不是不夠努力,是主管亂弄還要你善後,下班前丟案子,明早要簡報。

人力不足,一人當三人用,排程亂七八糟,還要你幫他擦屁股。

  • 主管三種心理慣性

1.靈光閃現:靈感來就丟案,管你忙什麼,趕快完成

2.效率錯覺:自己效率差,卻幻想你24小時待命

3.壓力丟包:上頭追進度,他不想扛,先把壓力塞給你

  • 破解策略

1.先設立場,別讓他覺得你隨叫隨到

理性溝通,劃出明確界線,我能處理,但不太能隨時插件。

2.先接住,再給建議

這案我能接,但建議改用這個方式,能達成一樣效果。

3.畫出邊界,選優先順序

今晚出概念,簡報後天完成,但拖到其他案子時程,OK ?

4.提醒風險,由他決定要不要踩雷:

兩案同時趕工,品質壓縮,不好跟客戶交代。若你決定,我照做。


2.責任制當保護罩,什麼都你要扛

你以為自己是專案負責人,實際上是代罪羔羊。

主管出事切割、開會裝沒聽見,要背鍋的,都推到你這。

  • 主管的三種心理慣性

1.話術留退路:講話模糊,愛說大概那樣,方便事後不認帳

2.偽放權真卸責,表面你決定,出事就說,他自己決定的

3.出包變隱形人:一有問題馬上消失,留下你對客戶解釋

  • 破解策略

1.確認工作範圍,避免模糊指令變成你的錯

我負責執行,決策你確認,我不代表公司對客戶說明。

2.搞清目的,別給他模糊下指令的機會

要多寫文案,還是補資料,還是回應客戶提的重點?

3.重塑責任,適時推回他該扛的

我會跟進,但是照你的方向做,報告裡我會備註清楚。

4.文字留證據,不讓他有話術空間

每次需求調整,簡訊 / 信件重複確認。

3.沒主見卻愛亂指揮,改來改去不負責

你以為他改,是因為重視品質,但他是怕沒參與感,比起做對,他更怕沒存在感。

  • 主管的三種心理慣性

1.出張嘴亂指揮:不懂也要插嘴,講話是證明有貢獻

2.反覆改拖延:今天說 A、明天要 B,永遠做不了決定

3.表面拍板、實際推責:當面點頭,出事說你自己改的

  • 破解策略

1. 搭建決策框架,縮小亂插話空間

會議前先出 A/B 選項,讓他挑,不是問你覺得如何?

2. 模糊答案變成明確的承諾

定案後照這方向執行,週五出提案,最後再確認一次。

3. 設期限,設立再改會出事的時程

這案子週三後會進入製作期,再改就要出包了。

4. 會議錄音或共編系統,做參與紀錄

每次討論版本同步存共用文件,修改內容一目了然。

4.出事就切割,第一時間推員工出去擋

開會講得像革命夥伴,一旦被客戶罵、老闆盯,開啟切割模式,我都不知道喔。

  • 主管的三種心理慣性

1.遇事求自保:上面追責,第一時間說我當時不在場

2.角色切換高手:平常一起決策,事後裝自己只是旁聽

3.犧牲信用換保命:為了保住位子,誰都能讓出去墊背

  • 破解策略

1. 任務寫清楚,不讓他事後翻臉

簡報照你提的方向定案的,信件裡會註明是依你建議。

2.會議回顧記錄

會後出記錄,提醒對方,結論是照他說的執行。

3. 多方對齊,避免一對一背鍋

遇重大決定時,拉第三方共同知情,避免事後說詞分歧。

4.讓他依賴你,成為他穩定的存在

主管混亂時,協助他控制局勢,他再怎麼切割,也難砍掉讓他放心的人。

5.情緒不穩,辦公室像地雷區

主管早上還在笑,下午就發飆,沒人知他踩到什麼雷,只知道氣氛突然變了。

  • 主管的三種心理慣性

1.壓力宣洩依賴:老闆罵他,他罵你,壓力丟給你

2.情緒沒界線:不爽就炸,不分情境,一開口就像雷陣雨

3.小題大作:一點小事就演成大地震,碎念成了日常

破解策略

1. 不進情緒圈套,只談事不談人

別用情緒面對,也不急著討好,先處理實際問題。

2. 先找他焦慮的核心

情緒是表層,找出他在意的事,專案出包或被問責。

3. 固定回報節奏,預防爆炸

不讓他焦慮發酵,進度主動報、氣氛不易炸。

4. 情緒炸了,先退一步再上

先冷靜、再回應,讓他自己意識到沒人要顧他的情緒

6.承諾像競選口號,說說而己

升遷、加薪、給資源,講得跟政見一樣動聽,半年過去還在原地。新藉口是,體諒公司最近狀況。

  • 主管三種心理慣性

1.應付型承諾:當下說得漂亮,之後裝忘記

2.拖延戰術:讓你等,等你忘了再說

3.鴕鳥心態:不提當沒事,反正你還沒離職

  • 破解策略

1.把承諾變時程,不讓他跳票

專案完成後年底調薪,我會照這時程來做確認。

2.拆小步驟,逐項對齊

不問升職時間,改問,我該完成哪些項目,才算達標?

3.用離職風險換資源進場

不威脅,我會照目標完成,若達成未調薪,另有打算。

4.公開透明,不讓主管裝沒說過

調薪升職別私下講,讓團隊知道他承諾過,未實現時,面子掛不住

7.獎懲標準看心情,公平他說了算

努力沒被看到,馬屁精升得快。出包的人關係硬,照樣加薪。你問公平?他回,我想奬勵誰,看我心情。

  • 主管的三種心理慣性

1.感覺領導:誰讓他爽就升誰,績效參考用

2.迴避衝突:怕傷感情,不敢處理真問題

3.小圈圈文化:護航自己人,其他人自求多福

  • 破解策略

1.假裝成他愛將,讓他保你

不用真心認同,只要讓他覺得你是他那一掛的。

2.別指望改變他,而是操控他看見什麼

不用喜歡,但得被需要。讓他知道你不討喜,卻能幫他拿業績,他不敢亂弄你

3無意間透露,你和某高層有點關係

不刻意,閒聊提到,那天坐電梯遇到助總,聊到這案子。

4.找出他認可的語言,包裝自己功勞

他要影響力、重老闆認可。你做的事包裝成他的功勞,比努力更有效。

8.薪資結構不清楚,福利跟不上市場

問獎金、補助、升遷制度,主管打太極,不是沒有,是不想講清楚,講出口就要負責。

  • 主管的三種心理慣性

1. 模糊才能保命:說太白不好閃,只說再評估,不給明確說法

2. 預算守門人:拿表現當擋箭牌,期待又不給太多

3. 拖字訣:能拖多久是多久,你不提,他當忘了

  • 破解策略

1.把你當風向指標,不敢敷衍你

在團隊中有影響力,主管知道同事也在看你怎麼被對待

2.挑起他的比較焦慮

不經意說,別部門的奬勵制度較好,激起他的比較心態

3.會議上直說,逼他表態

部門會議,當著大家直說,完成此目標,會調薪嗎?

4.設定利他目標,而非對你有利的要求

給你資源,是幫他完成部門目標,不是幫你升級跳槽。

9. 不重視員工發展,只想壓榨產值

講績效,檢視KPI,卻沒資源、沒培訓、沒指導。

公司有進修課嗎?他說,從工作中學習成長啊。

  • 主管的三種心理慣性

1.投資焦慮:怕你學了就跑,不如操到不能動

2.怕你超車:你變強,會威脅他的位置

3.只看結果:不管過程,不想帶人,更不想浪費時間

  • 破解策略

1.將成長包裝成績效提升

客戶提到創意要加強,這堂課適合,讓品牌創意有亮點。

2.一人進修,全組升級,CP 值高到難拒絕

一人學費,學完回來做內訓分享,整組都受益。

3.請外部講師,讓主管上台領風光

業界講師來授課,主管合照、發社群,塑造重視團隊成長的形象。

4.建立共學資料庫,打消主管投資焦慮

課後教材做成內部筆記,回饋團隊,學習成果留在公司。

10. 做事沒計畫,卻要你幫他圓謊

主管說,照我說的做,出包後要你去善後、對外遮羞,還得說,這是我們共同的決定

  • 主管的三種心理慣性

1.沒計劃習慣:先做再說,出事你來救

2.責任模糊技:模糊定方向,出事就甩鍋

3.假權責設計:要你負責,但其實都他拍板

  • 破解之道

1.主管無能,愛推責任,公司都知道

學會備份自保,出事被推責任時,才能反撲回去。

2.備好危機劇本,出事才能反敗為勝

提早備案,出事時讓大家看到,錯不在你,你是能解決危機的人

3.所有對外信件及溝通都掛名對齊

對外溝通,一切都備註該主管同意才可執行

4.團隊內部自救,責任共享不落單

責任模糊,團隊自己分工,出事時,整組一起扛,

別讓他挑人出來背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惑哥深夜聊吧的沙龍
26會員
69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
2025/05/02
為什麼一間公司,越來越少人敢回報問題? 當你以為沉默是服從,其實,它是生存。 在一個讓誠實的人先死的地方,沉默就是集體求生本能。 主管說「有問題要早說」,但現實是:說了被懷疑,說多了被標籤,什麼都不說,反而最安全。 問題不是制度,而是文化。 當第一個說真話的人沒有好下場,後面的人都會學會:
2025/05/02
為什麼一間公司,越來越少人敢回報問題? 當你以為沉默是服從,其實,它是生存。 在一個讓誠實的人先死的地方,沉默就是集體求生本能。 主管說「有問題要早說」,但現實是:說了被懷疑,說多了被標籤,什麼都不說,反而最安全。 問題不是制度,而是文化。 當第一個說真話的人沒有好下場,後面的人都會學會:
2025/04/16
1.先反問,再推動 以為在思考,其實是挑自己愛聽的話,證明我沒問題 「確認偏誤」不是讓你犯錯,而是讓你錯得毫無自覺 一位投資分析師,準備向客戶推薦一家新創公司,花了三天準備簡報,從市場報告到團隊背景、簡報視覺,每一項都做到滴水不漏。 簡報當天,講到一半,客戶問,有間公司商業模式這間很像,
2025/04/16
1.先反問,再推動 以為在思考,其實是挑自己愛聽的話,證明我沒問題 「確認偏誤」不是讓你犯錯,而是讓你錯得毫無自覺 一位投資分析師,準備向客戶推薦一家新創公司,花了三天準備簡報,從市場報告到團隊背景、簡報視覺,每一項都做到滴水不漏。 簡報當天,講到一半,客戶問,有間公司商業模式這間很像,
2025/04/04
有些主管, 聽到團隊有八卦,就急著滅火;發現有小圈圈,就想拆解團隊。 還沒判斷,先定罪;還沒對話,先排斥。 這種反應,通常來自一種「潔癖式的理想管理」。 他們以為,健康的團隊應該像整理好的檔案夾, 分類清楚、命名一致、安靜無聲,最好不必多問。 但真正的團隊,從來不是這樣,它更像是巔峰
2025/04/04
有些主管, 聽到團隊有八卦,就急著滅火;發現有小圈圈,就想拆解團隊。 還沒判斷,先定罪;還沒對話,先排斥。 這種反應,通常來自一種「潔癖式的理想管理」。 他們以為,健康的團隊應該像整理好的檔案夾, 分類清楚、命名一致、安靜無聲,最好不必多問。 但真正的團隊,從來不是這樣,它更像是巔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憑什麼只有我不爽,你弄得我不爽,那我也要讓你不爽,要不爽大家一起不爽。
Thumbnail
憑什麼只有我不爽,你弄得我不爽,那我也要讓你不爽,要不爽大家一起不爽。
Thumbnail
你可能一直認為主管不夠快、不專業、充滿大餅話、不願扛責任。但其實,當位子爬高,主管需要處理更多的策略性事務,向上管理耗費更多時間,注意到規模太大的資訊不易傳達,遇到人事預算限制、政治角力等因素。如果你多從主管的角度思考,這些挑戰你或許就能更理解了。
Thumbnail
你可能一直認為主管不夠快、不專業、充滿大餅話、不願扛責任。但其實,當位子爬高,主管需要處理更多的策略性事務,向上管理耗費更多時間,注意到規模太大的資訊不易傳達,遇到人事預算限制、政治角力等因素。如果你多從主管的角度思考,這些挑戰你或許就能更理解了。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主管對新進一段時間的下屬最殘酷的一句話是:「不瞞你說,本來是打算錄取另外一個人。」然後主管開始述說那個他想錄用的人如何優秀、資歷多棒。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主管對新進一段時間的下屬最殘酷的一句話是:「不瞞你說,本來是打算錄取另外一個人。」然後主管開始述說那個他想錄用的人如何優秀、資歷多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