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時間比平常多了一些,瑜珈體式練習結束後,我沒有急著收拾墊子,而是給自己一個更深層的放鬆——冥想。這一次,我選擇了一個「森林」的情境,透過聲音帶自己走進大自然的懷抱。
我播放了森林背景的音樂,鳥兒的啼鳴、蟬聲的迴盪、溪水潺潺的聲響,瞬間把我的心帶到綠意的樹林之中。閉上眼睛,身體彷彿真的坐在林間的一塊大石頭上,陽光從樹葉間縫隙灑落,空氣清新而溫潤。
呼吸漸漸和自然合拍。吸氣時,好像吸進了滿滿的清新能量,吐氣時,則把體內的疲憊與躁動緩緩釋放出去。身心逐漸沉澱下來,我能感受到自己和大自然的連結正在被喚醒。這種感覺,像是重新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裡,被安撫、被支持。
冥想中,我讓自己練習與自然合一。鳥鳴不再只是聲音,而是一種與心靈共振的訊息;蟬聲不再只是夏日的背景,而成為提醒我當下的存在;溪水的流動,也像是能量的循環,帶走舊的,迎來新的。這一切,不需要語言去理解,而是身心自然的融入。
時間慢慢流過,當我準備結束冥想時,我拿起了銅缽。把它輕輕靠近眉心輪,象徵直覺與內在智慧的所在,然後敲了三下。銅缽的聲音悠遠清澈,第一聲像是打開心靈的門,第二聲像是洗滌內在的雜念,第三聲則像是把一切安住在穩定的頻率裡。聲音的波紋擴散開來,我的心也隨之進入一種深深的寧靜。
這樣的儀式感,讓我覺得自己不只是做了一場冥想,而是一場與宇宙對話的小典禮。心靈在銅缽的共鳴聲中沉澱、穩定,最終與萬物合諧。
我常常覺得,生活裡最難的,不是找到時間,而是找到方法讓自己安定。透過大自然的聲音,我得以短暫抽離城市的喧囂;透過銅缽的振動,我提醒自己,心靈的平靜不是外在給的,而是可以由自己創造。
走出這場冥想,我的身體並沒有因為靜坐而感到僵硬,反而更加柔軟輕盈。心裡像被洗過一樣,乾淨清澈。窗外依舊是日常的景象,但我已經換了一個狀態來面對它。
💬 今天,你會用什麼方式,讓自己回到安定的狀態呢?
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或許,答案已經在你心裡,只等你給自己一個安靜的時刻去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