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劇本,是你自己寫的嗎?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你採取的每一個行動,都像是一張選票,投給你想成為的那個人。」 — 詹姆斯.克利爾,《原子習慣》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

年初信誓旦旦:要減重十公斤、每天閱讀一小時、精進一項專業技能,甚至突破事業瓶頸。開始時滿腔熱血,卻在現實的挑戰下,一點一滴被磨掉。決心,常常就像沙灘上的城堡,被一波波潮水沖垮。

我們習慣責怪自己:「意志力不夠」、「運氣不好」。

但你有沒有想過,真正的問題,可能不是「做不到」,而是「你把自己當成了誰」。

人生就像一齣永不落幕的連續劇,我們既是主角,也是觀眾;既在演出,也是編劇。然而,許多人卻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故事的主導權交了出去。於是,社會的期待、家庭的框架、過去的傷痛,就這樣主宰了我們的角色。

現在,我想邀請你:
別再只是被動的「讀者」,而是主動的「創作者」。
別再只是舞台上的木偶,而是能書寫自己人生方向的主人。

而這一切的起點,就是 重塑身份認同


第一節:要改變,先改思維

為什麼改變這麼難?

《原子習慣》的作者提醒我們:因為我們總是追逐「結果」,卻忽略了「身份」。這兩種思維模式,決定了改變是短暫,還是持久。

  • 結果導向思維:專注於成果,例如「減重十公斤」、「收入百萬」、「精通英語」。這能激發動力,但風險很大:
    • 成功後,失去方向,舊習慣迅速回歸。
    • 失敗時,陷入自我懷疑,乾脆放棄。
      最終,價值感被外在綁架,改變淺層又脆弱。
  • 身份導向思維:專注於「我是誰」。 例如,「我是健康的人」、「我是自律的創業者」、「我是終身學習者」。當行動與身份重疊,閱讀、運動、學習就不再需要意志力,而是自然的選擇。這樣的改變,來自內心,深刻且持久。

一句話總結:結果導向問「我要怎麼做?」;身份導向問「這樣的人會怎麼做?」
當焦點從「得到什麼」轉向「成為什麼」,行動才會自然發生。

案例:

  • 結果導向型選手:腦中充滿「我要贏」。比分落後時焦慮爆棚,動作僵硬,關鍵時刻容易失常。
  • 身份導向型選手:心態設定是「我是冠軍」。專注於當下的每一球,無論比分如何,都能處變不驚。因為他們的劇本是:「我越戰越勇」,逆境反而成為舞台。

NBA 傳奇科比·布萊恩就是最佳範例。早期的他急於證明自己,常因追逐數據而在關鍵時刻操之過急。真正的蛻變,來自他重寫身份:從「得分王」到「曼巴精神的領袖」。於是,在罰球線上,他不再想「這球一定要進」,而是「這是曼巴的時刻」。這種身份認同,成為他源源不絕的力量,最終贏得五座總冠軍。


第二節:誰在寫你的人生劇本?

要重塑身份的第一步是先問自己:你的人生劇本,真的是你自己寫的嗎?

許多我們深信不疑的想法,其實並不是親身的體驗,而是被外在世界悄悄植入的觀念。它們往往來自三個方向:

1. 家庭與社會的預設劇本

想想電影《楚門的世界》。楚門的人生,看似真實,卻是被導演操控的一場秀。
我們雖然不是楚門,但同樣活在家庭、社會、文化編好的「劇本」裡。

  • 家庭期待:父母替孩子描繪藍圖。 例如軍公教家庭常說:「咱們家幾代都當公務員,創業太冒險,考個鐵飯碗才保險。」於是,有夢想的孩子,最後常常放棄夢想。
  • 社會標籤:社會替不同身份設定了範本,例如「女孩子要溫柔」、「男兒有淚不輕彈」、「三十歲前要買房結婚」……這些潛規則,讓我們為了迎合期待而壓抑真我。
  • 文化定義:某些文化把「成功」定義為「光宗耀祖」,於是即便達成,也可能空虛,因為那從來不是你真正想要的目標。

2. 過去經歷的創傷與信念

一次挫敗,可能足以改寫一生。

  • 單一事件的陰影:學生在比賽中失常,就貼上「我不會表達」的標籤。此後,每次上台前都聽見心裡的聲音:「我一定又要出糗。」於是逃避展現自己的機會
  • 成長烙印:童年常被說「笨手笨腳」的孩子,長大後很可能自我設限,「我什麼都做不好。」於是下意識縮手縮腳,即便能力不差,也不敢主嘗試。

這些限制性的信念就像無形的枷鎖,在面對相似情境時,讓我們自動啟動逃避模式。

3. 盲從的人生教條

有些格言聽起來正確,卻未必真實,我們不加思索就接受,最後反而成了束縛。

·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句話固然勵志,但忽略了現實裡還有時機、環境、運氣等變數。當努力沒有立刻得到回報,我們很容易掉進「是不是自己不夠好」的自責循環,卻忘了質疑這個規則本身。
·       「莫忘初衷」:初衷當然重要,但環境會變,人也會變。若一味堅持當年的想法,可能錯過新的契機,甚至在不合時宜的道路上愈走愈遠。

奪回編劇權

要重塑身份,第一步是承認:家庭、社會、過去、格言,這些外來的設定,都可能替你寫好了一套「樣板劇本」。

接下來,你得提醒自己:只有你,才有資格重寫自己的劇本。


第三節:重塑身份認同的五個步驟

當你看清了舊劇本,接下來就是動筆創作新故事。

身份認同的轉變不是一蹴可幾,而是必須經過一次次持續的練習。以下五個步驟,或許能幫助你把「理想的自己」具體化,並一點一滴落實。

步驟一:審視舊劇本,寫下你的核心信念

改變從自覺開始。試著像偵探一樣,挖掘隱藏在潛意識裡的「內心規則」。以下是兩個建議執行方式。
·       列清單:寫下三到五個影響你最深的核心信念,不管正面或負面。例如:「我不擅長社交」、「我必須努力才值得被愛」、「我總是把事情搞砸」。
·       追溯與提問:對每個信念問自己:

o   它從哪裡來?
o   第一次出現是什麼時候?
o   它幫助了我,還是限制了我?
o   有沒有例外情況?

案例:一位年輕工程師長期相信自己「不適合領導」。他總覺得自己性格內向、話不多,所以當公司有帶小組的機會時,他總是退避三舍。他發現這個信念源自大學時的一次專題合作:當時他試著帶領團隊,但因缺乏經驗,分工混亂、進度落後,最後被同學抱怨,於是他給自己貼上了「領導無方」的標籤。多年後反思,他發現問題其實是「缺乏經驗」,不是「性格缺陷」。更重要的是,在日常工作中,他其實常能幫助同事解決問題,也能勾勒願景,鼓舞同事,這些是領導者的重要特質。當這層認知被翻轉,他開始勇於承擔小組任務,逐步建立起新的身份。


步驟二:設計新角色描繪理想自我

替自己設計一個新的主角,那個你想努力成為的人。三個可行的方式:

· 撰寫訃聞:這是《與成功有約》書中的經典練習。想像在你生命終點時,親友、同事會怎麼形容你?這份「訃聞」能幫助你看清自己最在意的價值。
· 定義北極星:找出能引導一生的核心價值。若你想成為「創新者」,北極星可能是「探索未知,解決人類問題」;若你想成為「協調者」,北極星可能是「透過溝通促進理解」。
· 視覺化理想的一天:閉上眼,描繪自己理想中的一天。醒來做什麼?與誰互動?心情如何?這樣的畫面,會成為你新劇本的重要場景。


步驟三:用小習慣建立身份

身份不是口號,而是透過重複行為逐步強化。可以從小到幾乎無法拒絕的行動開始:

  • 想成為作家 → 每天寫一句話。
  • 想成為健康的人 → 每天五個深蹲。
  • 想成為自律的人 → 每天寫下待辦清單。

這些微小的「原子行動」,就像種子,隨時間發芽,逐漸構築新的身份。


步驟四:用行動「投票」給新身份

每一次符合新身份的行為,都是一張投給「理想自我」的選票。

·       追蹤選票:完成行動後,打勾或在 App 標記,並心裡提醒:「我是○○的人。」
·       創造儀式感:例如在學習前泡一杯茶、整理桌面,讓大腦進入專注狀態。
·       環境支持:加入相關社群。想成為健身愛好者,就加入健身房,讓「這樣的行為」成為日常。


步驟五:重新詮釋你的故事,從過去汲取力量

過去無法改變,但詮釋可以重寫。幾個經典的例子如下:

·       創傷到力量: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在集中營中,選擇把痛苦定義為「發現人類自由意志」的旅程,後來寫下《活出意義來》,幫助無數人找到方向。
·       不足到優勢:《阿甘正傳》裡,阿甘沒有讓低智商成為阻礙,反而用單純與專注,成就一段非凡人生。
·       失敗到成功:J.K. 羅琳在離婚、失業、貧困的低谷裡,仍堅持寫作,最終用行動為「作家」這個身份不斷投票,創造了哈利波特的世界。

同樣地,你也能替自己的經歷寫下新註解,把挫折化為轉機。


第四節:總結與行動策略

重塑身份認同,是所有改變的核心。

當焦點從「我完成了什麼」轉向「我正在成為誰」,就像從外在的績效檢查,轉向內在的自我塑造,每個微小的舉動都會被賦予新的重量。

立即行動清單

  • 今天就開始:挑一個「小到不可能失敗」的行動,連續做 7 天。
  • 每日確認:完成後,告訴自己:「我是○○的人。」
  • 週末反思:檢視這週的「身份投票」,觀察內心是否有些微變化。

長期實踐方針

·       月度檢視:每月審視一個限制性信念,問自己:「這還是真實的嗎?」
·       季度更新:根據新發現,調整「理想自我」的描述。
·       年度重寫:替過去一年重要的經歷加上新註解,把它轉化為力量。


最後的提醒

你不是劇中的旁觀者,而是全場的首席編劇。

當你真正相信這一點,你的筆下,就不會只是流水帳,而是一段屬於你的傳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揮拍人生
0會員
19內容數
在球桌上揮拍,是挑戰對手;在生活裡揮拍,是挑戰自己。 這裡記錄桌球場上的熱血時刻、中年生活的平衡練習,以及與不完美和解的真實心情。 我不追求完美,而是練習:害怕也行動,不完美也能發光。
揮拍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8/23
我發現自己在對話裡常常「太急」,結果聊著聊著,就變成兩個人各自發球,沒有真正對打。直到我學會在回應前,心裡默念名字三次,慢了下來,也讓對話真正接得上。
2025/08/23
我發現自己在對話裡常常「太急」,結果聊著聊著,就變成兩個人各自發球,沒有真正對打。直到我學會在回應前,心裡默念名字三次,慢了下來,也讓對話真正接得上。
2025/08/22
答案能讓人停止思考,好問題卻能讓人開始思考。 而今天困住我的是一個最日常的小問題。
2025/08/22
答案能讓人停止思考,好問題卻能讓人開始思考。 而今天困住我的是一個最日常的小問題。
2025/08/20
回答問題不是展示你會什麼,而是要解決問題。 要說出解決問題需要的,而不是你想說的內容。 我們在回答問題時,常常不自覺把自己熟悉或想說的內容全盤倒出來,卻沒有真正回應問題。這是考試制度留下的遺毒:在傳統考試裡,只要寫上一些相關內容,就能拿到部分分數,久而久之養成了「多寫=安全」的心態。
2025/08/20
回答問題不是展示你會什麼,而是要解決問題。 要說出解決問題需要的,而不是你想說的內容。 我們在回答問題時,常常不自覺把自己熟悉或想說的內容全盤倒出來,卻沒有真正回應問題。這是考試制度留下的遺毒:在傳統考試裡,只要寫上一些相關內容,就能拿到部分分數,久而久之養成了「多寫=安全」的心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當你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就可以決定事情會怎麼發展,以終為始的理念執行人生目標,「Be-Do-Have」常保初心,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要的人。
Thumbnail
當你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就可以決定事情會怎麼發展,以終為始的理念執行人生目標,「Be-Do-Have」常保初心,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要的人。
Thumbnail
我分享一套系統化的方法,如何成為理想中的自己。建議找到自己的「role model」、觀察「role model」的共同特質,尋找與自己過去經驗的共同之處,並發展個人風格。切合詞彙觀察角色特質、經歷與技巧。
Thumbnail
我分享一套系統化的方法,如何成為理想中的自己。建議找到自己的「role model」、觀察「role model」的共同特質,尋找與自己過去經驗的共同之處,並發展個人風格。切合詞彙觀察角色特質、經歷與技巧。
Thumbnail
在今天這種快速變化的社會中,許多人常常感到迷失方向,不知道該如何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被動地跟隨他人設定的規則生活,卻忽略了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這種情況不僅可能導致個人成長停滯,更可能讓我們失去生活的熱情和動力。因此,了解如何設立個人準則,並據此規劃人生方向,對於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
Thumbnail
在今天這種快速變化的社會中,許多人常常感到迷失方向,不知道該如何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被動地跟隨他人設定的規則生活,卻忽略了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這種情況不僅可能導致個人成長停滯,更可能讓我們失去生活的熱情和動力。因此,了解如何設立個人準則,並據此規劃人生方向,對於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電影,你選擇你的角色,你撰寫你的劇本,你每天都在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唯一限制你的只有你自己和自己的畫地自限。本文深度探討了心態和信念對生活的影響,提出了提升頻率和用感恩的心看待生活的建議。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電影,你選擇你的角色,你撰寫你的劇本,你每天都在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唯一限制你的只有你自己和自己的畫地自限。本文深度探討了心態和信念對生活的影響,提出了提升頻率和用感恩的心看待生活的建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與你分享如何打造人生原型的四個步驟,幫助你降低風險、發展夢想的細節、早點小失敗、並擁抱小失敗,最後幫助你制定更長期的實踐計畫。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與你分享如何打造人生原型的四個步驟,幫助你降低風險、發展夢想的細節、早點小失敗、並擁抱小失敗,最後幫助你制定更長期的實踐計畫。
Thumbnail
其實作家這個名稱…一直是別人賦予我的,我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和自信,也就欣然接受了這個稱號。 至於我是如何“成為”人人口中的作家,我想…這裡有幾點可以供大家參考~ 1.練習寫出自己想要表達、散播出去的東西。這不一定是一本小說、一個故事、或是一篇遊記、美食紀錄…等。 完全不拘,都可以試試看! 然後從
Thumbnail
其實作家這個名稱…一直是別人賦予我的,我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和自信,也就欣然接受了這個稱號。 至於我是如何“成為”人人口中的作家,我想…這裡有幾點可以供大家參考~ 1.練習寫出自己想要表達、散播出去的東西。這不一定是一本小說、一個故事、或是一篇遊記、美食紀錄…等。 完全不拘,都可以試試看! 然後從
Thumbnail
試著去回答:世界上人這麼多,為什麼是你來做這件事。
Thumbnail
試著去回答:世界上人這麼多,為什麼是你來做這件事。
Thumbnail
書名: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你的人生卡住了嗎?對於現在的工作生活是否滿意呢? 如果你心中有一點遲疑,那麼你就需要翻開這本書,好好分析現在的自己 提供三個我最喜歡的練習 還有我閱讀完的三個體悟
Thumbnail
書名: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你的人生卡住了嗎?對於現在的工作生活是否滿意呢? 如果你心中有一點遲疑,那麼你就需要翻開這本書,好好分析現在的自己 提供三個我最喜歡的練習 還有我閱讀完的三個體悟
Thumbnail
這是一本講述人生觀與生命成就的書籍,作者透過自身的經歷與體悟,分享如何成為自己、面對人生挑戰、放下牽絆,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書中充滿感人的文字與啟發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這是一本講述人生觀與生命成就的書籍,作者透過自身的經歷與體悟,分享如何成為自己、面對人生挑戰、放下牽絆,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書中充滿感人的文字與啟發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