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什麼叫做千錘百鍊磨一劍,本來這句話我是不懂的。
網路上太多可以抄的東西,自從AI生成以後又能夠更加方便完成解答疑惑,完成MVP。
這讓自身努力與自我思考顯得白費,網路名言道:
選擇比努力重要。
我曾看過一本書,叫做 匠人精神 [一流人才的30條法則]。
裡面介紹了日本秋山木工的代表,秋山利輝先生對於教導職人的基本守則是什麼。
秋山木工是日本一家木製家具製造商,專為客戶提供可以使用100-200年以上使用壽命的家具與用品。深受政府機關,商家,企業,甚至醫院的信賴。
而他們的職人養成,從學徒進來工作,就要開始培養他的品德,心性。
首先學徒進來,需要在工房宿舍內住下當成見習學員,長達一年的時期,過團體生活。
接著如果順利通過畢業,才能進入學徒這個階段長達4年的學習工作。
而在這四年後若秋山先生認為他的技術,心性,品德都能達成標準,才會讓他升格成為工匠,繼續工作與學習。
最後三年,持續學習和精進,第九年就讓他畢業,自己出去開創新的人生與工作。
聽起來跟現在企業的做法完全不同,很不可思議。
我培養一個人才,好不容易心性德行與工藝技術都達到我的標準,我卻讓他出去成為我的同行,跟我競爭。
這是違反企業常態的觀念,反而許多企業都在搞什麼大人學,防止員工流動,打造流水的人才,鐵打的制度等。跟秋山先生提倡的學徒制度有很大的差別。
不過日本的匠人制度跟我們消耗型工程師制度本身就是有差別的,國情習慣不同罷了。
一個是千錘百鍊,一個是效益優先。
在台灣這個利益優先,CP優先,道德放兩旁的時代,秋山先生的這股清流,其實溫暖了我當時正在閱讀的心。
我要是也能這樣教導後進和完成作業就好。品德和心性,要比企業或自身的利益來的重要。
於是我開始自願進行了教導後進的工作,想為後繼者上課,讓他們知道企業的運作以及組織需要怎樣的工程技術者,我想傳達我願意教導後進,培養人才的心情,讓他們有一個基本依託。
但這半年來,我發現其實這只是我的一廂情願。
這些後進有些的經過我的指導會深受感動,但下一次就忘了然後爬到我頭上來。
要不然就是自己自身難保,你來協助他以後他就全部放給你去做,快樂下班。
或是自得其樂,自己做自己有興趣的,敷衍你的交辦工作。
我跟秋山先生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不夠嚴厲且教導的人不是發自內心自願想上進的人。
他們在我眼裡都還只是像學徒心態一樣,沒有工作心態和決心的人。
這也難怪我常看到或聽到一些前輩和學長,做完全跟我相反的事情。
沒有上進心,想要靠別人拿伸手牌的人,一律不予理會。
不管是我的長官,或是同事,一律都這麼做。
好處當然就是可以做好自己的工作這樣就好,樂得輕鬆。
至於其他人有意思想向我學習當然我願意教導。但你自己要先有點準備,不然可不理你。
我現在覺得這樣也很好,甚至該說台灣企業現在還有這樣的前輩已經難能可貴了。
多的是那是主管和你自己該完成的事情,干我什麼事。
所以回到原本所說,我不懂什麼叫做千錘百鍊磨一劍。
原本不懂,後來明白了。實作發現很困難的。
我忽略了組織本身企業文化對員工的重要性。
除非我能改變這個組織的企業文化,否則我只是做自我價值膨脹開心的。沒有人支持我,最終還是會被演化為台灣利益價值掛帥的企業。
可是我這個人,就是有決心反骨,以技術與實力來對抗體制。
我還是不打算放棄,就像每日的午間運動,晨間掃除,我沒有懈怠過。
做都做了,我們總能得到什麼。我想看到那個價值被呈現的一天,然後再來這邊寫上一篇到底有沒有用。
我仍然相信網路上的另外一句名言:
你做過的功和努力,不會背叛你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