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很喜歡蔡康永說過一段話: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 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 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 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 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 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 錯過新風景。‘’
這幾年,艾斯週遭幾個好朋友,恰巧都因為憂鬱症去身心科尋求幫助,艾斯能做的就是盡量陪伴與關心朋友,但一方面也擔心過度的關心會引來友人不適,好在現在網路方便,也透過不同的方式,維持友人可以對我隨時“敞開心胸”的管道,也許是line上的屁話、一起約吃飯、運動,或者是看到什麼搞笑影片互傳,艾斯依然是老樣子,就是希望朋友在他有壓力時,不要覺得只有他一個人在面對。Kevin
Kevin是艾斯的同學(以下簡稱K桑),在這個很難靠自己存錢買房的世代,K桑家裡算是相對優渥很多,父親經營的公司營收還算不錯,每個月可以給K桑的薪水大約120K,留了一間雙北蛋黃區的房子(無房貸)給K桑住,K桑不煙不酒,可以說是無不良嗜好,身高也180+,可以說是滿不錯的外在及背景條件。
唯一奇妙的地方在於,K桑沒有另外一半,甚至可以說,K桑在人生的大半輩子裡,沒有跟一位對象,有稍微長久的的交往,這裡稍微長久的定義是6個月~1年+。
我陪伴K桑,觀察到的
K桑在憂鬱症爆發前,常常說他覺得單身最好,他有潔癖,如果有另一半或是小孩,他會很痛苦,會想辦法另外買一間房給他們住,因為K桑要自己一個人住一間;理由很多很多,包括他很淺眠,無法跟別人一起睡,其他潔癖的事情不贅述了;K桑的標準很高,另一半的條件除了外在要好、身材也不能少,最好家事背景不要太複雜、不能是單親家庭,家裡不能沒有房子,還要勤儉持家能自己照顧小孩。
其實每個人對另一半都有點期望,很正常,但艾斯一直都覺得有個觀念很重要,那就是“等價交換”---------出自鋼之鍊金術師,這部精彩的作品。
像K桑這樣,對於自己的伴侶標準要求如此高的情況下,隨著年紀的增加,那種完美身世背景的女孩,感覺就是一場夢,聽起來很殘酷,但眼睜睜看著K桑始終如一的一個人,只有自己開出的條件,卻不審視自己可以給另外一半什麼樣的價值,這,不就只是自己做夢自己爽嗎……?
而這些他自以為瀟灑的小細節,在他逞強的外表下終究是爆發了。
K桑的哥哥
K桑的哥哥長年在國外,花著家裡定期給的生活費,10年過去花了1000萬左右的台幣,正當他爸媽也不知道拿他哥哥怎麼辦時,K哥搞大了炮友的肚子,必須奉子成婚,K桑憂鬱症爆發的序幕就開始了。
因為K桑長期單身,父母已經放棄可以抱孫子了,但沒想到驚喜來的如此快,K爸簡直爽歪了,主動說要幫忙K哥在國外買房子,也請親家的父母來台灣全程招待,那個一直說自己單身最好的K桑,此刻終於爆發了。
那時,艾斯開始注意到,K桑常常語出驚人,“我絕對不會跟我大嫂打招呼”、“我暫時不回我爸媽家了,我不想看到我姪女”、“我哥這麼廢,為什麼還要幫他買房子”、“如果我大嫂回來,我一定會罵他滾回去”,諸如此類的情緒性字眼,每每見面就是不斷產出,而大家心裡都明白,K桑心裡有一面,那一面就只是嫉妒罷了。
嫉妒他那個軟爛的哥哥,家裡事業不幫忙,在國外過爽爽,而K桑每天準時上班,出國還要選週末,就怕耽誤工作,而現在哥哥只是因為有了孩子,父母的心態完全變了,我想不平衡是一定有的,K桑就這樣日復一日的在心裡過不去。
心中希望陪伴的因子
因為K桑沒有具備跟異性長期相處的能力,常常同學間的老婆或是伴侶如果有見到K桑,給予K桑的評價就是,“人真的很好,可是就是覺得哪裡怪怪的”
而K桑如上面提到的,自以為瀟灑的不需要陪伴,嘴硬的一直到處說單身最好,在去年終於爆發式的自打嘴巴。
K桑睡不著,吃不下,體重一直掉,很有病識感的K桑,馬上選擇看了身心科,而結論就是,‘’中重度憂鬱症‘’
醫生聽完K桑的敘述後,很直覺了當、開宗明義就說,K桑必須接受現況,而不是抱怨父母多給關愛給哥哥還有孫子,因為目前的情況就是這樣,也許K桑想要回到哥哥沒有小孩的日子,這樣至少家裡的感覺不會變,但這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接受現況,事情是沒辦法變好的。
身為K桑的好朋友,那陣子就比較常去陪K桑吃飯打屁,可能他也聽進去醫生的建議,慢慢接受情況後,後續不用吃藥也都還睡得著,而K桑也慢慢的會跟艾斯吐露真心話
“我真的很想要人陪,有幾次我覺得已經到了快想不開的階段”
因為K桑求學時期沒有太多跟異性長期陪伴的經驗,要說這個時候,天上掉下來一個他的夢中情人,根本天方夜譚,所以當K桑說出真心話後,艾斯就常常鼓勵他出去社交,多去開發興趣拓展交友圈,也許比較容易遇到頻率近的朋友,可以長期陪伴,在渡過一段貌似越來越好的時光後,K桑又出事了,礙於艾斯不想打太長的文章,還請各位客官待下回分解。
結論
艾斯認為,這個壓力爆表的年代,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低潮、憂鬱的情況,當一些負能量來襲的時候,艾斯覺得找人陪伴、說說話也許會有幫助,這也是艾斯陪伴K桑的原因,我不希望K桑在那個時間點是一個人的;就如同艾斯常常對格友說的,艾斯的文章一直都在這裡,你們不是一個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