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抱怨卻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它帶有「負面的成癮感」。當我們抱怨時,它確實讓我們有種抒發的感受。這種感受在一時之間非常暢快、舒服,可是它並沒有「消除」問題根源。
為什麼抱怨只會讓你變得更糟糕?
自從大罷免結束後,雖然有一批人變得更正向也更努力、知道自己的職責何在了;可是同時卻也有人變得更消極、容易失敗主義,甚至焦慮到跑到別人家的粉專「分享」他有多焦慮,然後留言只會留一堆這個沒用那個沒用,問他到底想怎樣就會跟你「哭啊啊啊啊啊啊我要死啦我要完蛋啦!」說真的看起來超級討人厭又愚蠢。
為什麼抱怨只會讓你變得更糟糕?正確來說,是「只想要四處抱怨」的心態,才會讓你變得糟糕。
抱怨是人之常情。只要是人類,一旦碰上無奈、焦慮、沮喪、憤怒的事,抱怨既是抒發出口,也是表達問題與情緒的方法。
抱怨並非壞事。因為它其實能幫助我們釐清問題,在冷靜之後重新解構、思索下一步該怎麼走。
可是抱怨卻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它帶有「負面的成癮感」。當我們抱怨時,它確實讓我們有種抒發的感受。這種感受在一時之間非常暢快、舒服,可是它並沒有「消除」問題根源。
人類的本性是,一旦意識到問題仍然沒辦法解決,並且必須花費時間處理它,就會因為無力感、惰性、以及對自身必須背負責任的無奈與憤怒,而回歸到「抱怨」階段一一他們需要靠抱怨換取快感,以抑制不悅。
對。抱怨就是毒品。沉浸在抱怨的人,不知不覺就吞下一顆又一顆過量的毒,卻還不自知。可是從旁人眼光看來,他們變得比任何人都還要糟糕。因為習慣性抱怨,讓他們看待任何事情都憤世嫉俗;對待他人或事物會採取毫無耐心與理智的粗暴手段;言行因為消極與失敗主義作祟,總是給人潑冷水、尖酸刻薄的印象。
沒有人會想跟整天不快樂、只懂得抱怨的人待在一塊。更遑論當作夥伴。
因為愛抱怨的人,只會拉低整體團隊的士氣、影響每個人的情緒。與其讓他們害到自己,還不如一開始就讓他滾蛋。
只知道抱怨的人,不配得到他人的尊重與歡迎。
要成為「不會只是抱怨的人」,我覺得很簡單。那就是「思考自己能做到什麼事」。
一直以來,我都習慣與我的讀者們分享,不要去煩惱你顧及不到、遙遠的未來。因為以你的能力與知識,那都不是你可以掌控的。
比起擔憂未來,你更應該「活在當下」。去把你眼前想到能做的、本來就在做的,做到最好、更好。這是因為你已經有經歷或有想法,在你得心應手的範圍內,顧好職責,其實會讓你更有自信、不容易落入失敗主義的圈套。
此外,當你把自身職責該做的事越做越好,帶來的正面效益,會讓你很有成就感。
抱怨是讓你以較為實際的行動去正視問題。雖然一時抱怨一時爽,可是光只知道抱怨,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在抱怨之後,你該做的是採取行動,而不是迎接下一個抱怨。如果你真的在乎自己的未來,那就更不應該把自己活成只懂得抱怨的蠢樣,而是起身做點什麼一一至少先從好好吃完一頓飯,運動30分鐘,睡上好覺開始做起。
沒有很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