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無不言|地方創生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面對少子化與人口外移,許多學校逐漸沉寂。然而在我心中,學校不只是課本與黑板的所在,它更是社區的心臟,跳動著文化的脈搏。當我們談地方創生,其實是在問:如何讓學校與社區重新連結,共同生長。

我們應該把學校定位為地方創生的基地。課程不再侷限於教室,而是走進土地,讓孩子透過田野調查與專題探究,發現家鄉的故事。很高興看到許多學校已經將課程與在地文化結合,不只創意學習,更在心中種下對家鄉的驕傲。

另外,學校的慶典、展演與成果發表,若能邀請社區共襄盛舉,學校就不再孤立,而成為居民的共學空間;引導孩子聽長者講過往歲月,認識家鄉產業,也培養「留下來或回來,也能有未來」的信念。

當教育與地方緊密相連,學校與社區就能互為依靠,攜手走向永續,讓孩子與土地一同茁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夏蕊
15會員
40內容數
夏蕊,寫下去就對了~
夏蕊的其他內容
2025/08/20
我的身體不是我的身體/-廖泓凱 心理師/社工師 -演講 廖泓凱諮商心理師探討未成年性侵害案件及其衍生的性影像問題。 許多未成年人因愛情、情勒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拍攝,這些行為都是犯罪。 受害者不僅受到身體上的傷害,還承受心理上的痛苦,並面臨社會的指責。 廖心理師希望大家對受害者多一份理解與支
Thumbnail
2025/08/20
我的身體不是我的身體/-廖泓凱 心理師/社工師 -演講 廖泓凱諮商心理師探討未成年性侵害案件及其衍生的性影像問題。 許多未成年人因愛情、情勒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拍攝,這些行為都是犯罪。 受害者不僅受到身體上的傷害,還承受心理上的痛苦,並面臨社會的指責。 廖心理師希望大家對受害者多一份理解與支
Thumbnail
2025/08/18
危芷芬教授演講/性別與多元文化 認識母系社會/阿美族/卑南族/摩梭人 在當代社會,母系社會的文化特徵,如阿美族和卑南族,展現了性別與家庭結構的多樣性。這些文化中,走婚和不婚不嫁的現象使女性主導家庭生活,強調個人自由。摩梭人的走婚制度更是以女性為核心,保存了獨特的文化。 掙扎與糾結/存在就是文化
Thumbnail
2025/08/18
危芷芬教授演講/性別與多元文化 認識母系社會/阿美族/卑南族/摩梭人 在當代社會,母系社會的文化特徵,如阿美族和卑南族,展現了性別與家庭結構的多樣性。這些文化中,走婚和不婚不嫁的現象使女性主導家庭生活,強調個人自由。摩梭人的走婚制度更是以女性為核心,保存了獨特的文化。 掙扎與糾結/存在就是文化
Thumbnail
2025/08/17
這是由陳欣希教授擔任總編,專為中小學生設計的電子刊物, 豐富多元的文本除了提供語音朗讀、學習小任務,還有AI可以互動。 而且無廣告干擾,家長們可以放心讓孩子們使用! 可以認識如何使用網站,暑假家長們可以先鼓勵孩子瀏覽閱讀 https://newsy365.com/videos
Thumbnail
2025/08/17
這是由陳欣希教授擔任總編,專為中小學生設計的電子刊物, 豐富多元的文本除了提供語音朗讀、學習小任務,還有AI可以互動。 而且無廣告干擾,家長們可以放心讓孩子們使用! 可以認識如何使用網站,暑假家長們可以先鼓勵孩子瀏覽閱讀 https://newsy365.com/videos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移地教學-將軍村 在古色古香的紅磚牆旁搜尋寫作元素,真有感。 在真正有歷史的地方上在地文化,真有感。 在充滿知識資訊的生物型態博物館裡做中學、學中做,找出可以學習的養分。
Thumbnail
移地教學-將軍村 在古色古香的紅磚牆旁搜尋寫作元素,真有感。 在真正有歷史的地方上在地文化,真有感。 在充滿知識資訊的生物型態博物館裡做中學、學中做,找出可以學習的養分。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當代同村共養的可能,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緊緊相扣,而當我們在看待中小學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時,應不再僅是取得知識後翻身離去的出口,藉由引入外部資源帶來符合在地需求的技能與思維,維持或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透過地方認同的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區凝聚力,一方面則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關懷故鄉的種子。
Thumbnail
當代同村共養的可能,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緊緊相扣,而當我們在看待中小學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時,應不再僅是取得知識後翻身離去的出口,藉由引入外部資源帶來符合在地需求的技能與思維,維持或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透過地方認同的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區凝聚力,一方面則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關懷故鄉的種子。
Thumbnail
這些討論對於地方文化課程設計有何幫助?為什麼要有這些認知呢?原因在於,地方文化課程的設計,核心在於尋找文化、教育和社會的交會點,在任意兩個領域思維的交會處,便會產生創新設計的切入點,而三者重疊之處,便是課程設計的關鍵核心。
Thumbnail
這些討論對於地方文化課程設計有何幫助?為什麼要有這些認知呢?原因在於,地方文化課程的設計,核心在於尋找文化、教育和社會的交會點,在任意兩個領域思維的交會處,便會產生創新設計的切入點,而三者重疊之處,便是課程設計的關鍵核心。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